社会需要有文化归属感的大学
发布日期:2010-01-22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近年来,大学生通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表达自己意志的事件陆续发生,造成这些学生自杀的原因多种多样,各种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是几乎是每次必涉的话题。但是,有一个更为深入的层面也需要注意——大学的文化归属感。
在一个缺乏文化归属感的大学里,如很多人说的“大学没有文化”,学生们没有文化依靠,找不到心灵归属,就有可能造成灵魂没有安放之处和心灵上的深刻孤独,在外部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折射到心理层面,更容易触动学生甚至老师做出极端的举动。
那么,大学文化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找不到归属感呢?
文化连接起的共同体
我们知道发表文章需要说明自己的学校,认识朋友需要介绍自己的单位,对外交流需要表明自己的身份,这些是归属感的外在表现,归属以一种共同的方式对外呈现。没有人在能够做到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应对困难与挑战只能以共同和集体的方式进行,共同被认为是社会阶层间最深层的一种本质认同,共同体是理想的选择,人们坚信共同体是发展与前进的助推器,也唯有共同体能够将一切力量“结合”在一起,它们由一个核心因素——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大学是代表成员共同的期望、信念和价值的共同体,大学内的教师、学生、管理者,有着共同的治学方式、思维进路乃至办学理念。
同一个大学,同样的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及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瑟吉奥万尼认为的那样,大学作为“共同体是个体的集合体,这些个体基于自己的意愿而紧密地联合起来,共享一些观念与理想。这种联合会使一群个体的‘我’转型为集体的‘我们’。在成为一个‘我们’之后,每一个成员都是紧密编织的有意义关系网的元素之一,这一个‘我们’通常处于一个共同的地方,维持一段时间,并分享共同的意义、情感与传统。”
因而大学是一个有着共同理想,被成员高度认同,共同分享的组织。大学文化使得人们为了共同的价值走到了一起,能平等地进行交流,从而使得成员团结起来,成员间能够达成共识,尽管由于个体在价值观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是通过大学文化的认同、参与,成员们也会因精神与情感的联系而凝聚在一起。
文化可以把一个团体里新的成员社会化到这个团体正直的文化系统中来。因此,文化是个人把他们自己转化成为他们所属的团体成员的基本依据。它使得一个团体具有凝聚力,也为这个团体培养出一种特定的认同感。在大学里,可以通过群体能力解决个人困境,从而构成良性的互动和循环。
在鲍曼看来,“这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可以放松起来——因为我们是安全的”,“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相互了解……我们可能也有争吵,但这些争吵都是友善的……而且它还只是在改善我们共同的生活这一心愿的引导下,在如何使这种生活变得更为美好的问题上,我们才有可能有所分歧”,“在共同体中,我们互相依靠对方。如果我们跌倒了,其他人会帮助我们重新站立起来。……我们的责任只不过是互相帮助,而且我们的权利,也只不过是希望我们的帮助即将到来”。
这样看来,共同体是有着共同价值取向、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的集合体。能够维系共同体存在的是一种行之有效为其共同体成员认可并共享的文化,它是一种自然语言,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它的功能如同葡萄藤,可以使散落的部分“团结”在一起。
共同体能够给予成员温馨、舒适的安全感,是一种美好的组织体。在众多学者眼里,共同体是一种真正的共同生活,融亲密情感,共同理想为一体,以共同信仰和情感为纽带的社会存在。在这样一个大学文化共同体里,有利于形成比较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能加强学科间、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经验与成果,共担困难与烦恼。
大学应重视文化建设
但我们看到,这些年来大学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规模效应和利益追逐,忽视了一些需要扎实“内功”、见效慢、有内涵的事情。一些大学在硬件建设中追求高标准上档次,建设最现代的大楼,但不管怎么看总有一种走进工厂的感觉;老师们都夸夸其谈、表扬与自我表扬,学生搞不清楚“老板”肚里有多少“存货”;学生要想找老师谈心那更不易,如果老师不在去学校的路上,就在从学校到家的路上,或者在应酬的酒桌上;校名改来改去,校内的系部也是三天一合并两天一改名,学生和老师都闹不清楚自己是“哪个单位的”……
在这样的办学过程中,大学无法形成给人们温暖、安全、归属、团结、信赖的大学文化共同体。自然地,学生也包括一些教师不认同大学,也找不到文化归属感,没有情感与精神的共鸣,更没有温馨期待。许多大学留给学生的只是虚假、推托、冰冷和不信任,还有那点可怜的纯粹知识。
人们常说,没有文化作支撑的国家,难以成为强国;没有文化作支撑的大学,同样难以建成名校。一个不重视营造大学文化,构建大学文化共同体的学校,是成不了高水平的大学。因此,我们呼吁我国大学要回到理性发展的轨道上来,注意文化构建,避免办成“有知识没文化”的大学,因为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和这里的每个人都需要有文化归属感的大学。
【作者简介】
包万平,为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