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张某某,男,X年X月X日出生,壮族,住所(略)。
委托代理人:曾玲玉,安信律师事务所(略)。
被告:防城港泛林某业有限公司,住所地防城港市港口区渔洲坪工业园。
法定代表人:林某,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冯燕滨,该公司法律顾问室主任。
原告张某某诉被告防城港市泛林某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于2010年5月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0年7月6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曾玲玉、被告防城港市泛林某业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冯燕滨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张某某诉称:2008年5月20日原告受聘于被告从事操作工工作,被告答应“厂里很快就按新的劳动法和全部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给员工缴纳各项保险”,可是被告一拖再拖直至2008年10月10日才给厂里全部的员工在一份合同条款为空白的合同书上签名,签名后被告没有按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留一份合同书给原告,原告未再见到那份合同,也不知道被告给原告签名的用意何在,直至2009年1月18日被告将原告辞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的工资属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应当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关于超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的约束,而防城港市港口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10年3月23日作出港区劳仲裁字[2010]第X号裁决书关于引用此法条的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原告对该裁决结果不服,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请求判令:1、被告支付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7910元(时间从2008年5月20日至2005年10月10日共4个月零20天);2、被告支付因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3390元;3、被告支付原告在职期间其应为原告申报缴纳的社保费3532元(时间从2008年5月至2008年10月)。
原告张某某为其陈述事实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的证据有:1、防城港市港口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港区劳仲裁字[2010]第X号仲裁裁决书,用以证明本案已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原告请求赔偿的时间与仲裁的时间是一致的,只是数额改变;2、履行生效仲裁裁决书裁决内容通知书,用以证明被告认可原告的入职时间。
被告防城港市泛林某业有限公司辩称:原告的诉讼请求与劳动仲裁阶段存在不一致的情形,时间、数额计算有不同,没有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部分违反程序,法院应不予支持。社保费属于法院目前暂不受理的范围,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原告是于2009年2月4日向被告提出书面辞职,原告自动辞职的情形属于不能领取经济赔偿金的,该项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驳回。
被告为其辩解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的证据有:1、《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登记备案证》等防城港市行政职能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用以证明被告依据相关文件得以批准开工试生产的时间为2008年8月20日,从而证明原告为达到其诉讼目的而虚构入职时间;2、《劳动合同》,用以证明被告已依法与原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3、《辞职报告》,用以证明原告于2009年2月4日自行辞职;4、《仲裁申请书》、《仲裁证据目录》、港口区职工医疗保险管理所的《证明》,用以证明本案的客观事实,被告已为原告缴纳社保费;5、《工资表》、《考勤表》,用以证明原告入职期间的工资、工作考勤情况;6、《防城港市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许可决定书》,用以证明本案的客观事实。
经过开庭质证,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1-6真实性没有异议,但认为原告请求双倍工资没有超过仲裁时效,原告的入职时间为2008年6月。被告对原告的证据1、2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认为原告的证据2只是被告履行裁定的义务,并不是认同原告的入职时间。
本院结合各方当事人的举证和质证,认证如下:对双方确认的书证证据予以采信;对双方提出异议的证据,因各自无相反证据予以否定,且该类证据确与双方诉辩事由具有一定关联性,故本院亦作为定案的参考依据。
综合全案证据,本院确认以下法律事实:2008年10月10日,原告与被告签订一份《劳动合同书》,约定原告到被告公司工作,合同期限为1年,自2008年10月10日起至2009年10月9日止,原告的工作为车间操作工岗位,工资标准为计效加670元,并约定一方若有特殊原因需要解除劳动合同时,按有关规定提前通知对方,否则由此造成经济损失的,由违约一方负责赔偿。劳动合同签订后,原告遂在原告单位工作。2009年2月4日,原告书面向被告交纳一份《辞职报告》,内容为:“防城港市泛林某业有限公司领导:因公司减少生产任务,不能正常上班,因此本人要求辞去公司操作工的工作。承蒙公司照顾,我于2008年6月进入公司任操作工,工作期间得到公司领导、车间主任的关心和照顾,辞职后我一定继续自觉维护公司的形象。祝公司兴旺发达”。原告提交辞职报告后遂离开被告公司。2009年12月21日,原告向防城港市港口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认为其是于2008年5月20日起到被告公司工作的,而被告直到2008年10月10日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请求裁决被告支付2008年5月20日至2008年10月10日共4个月零28天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共计7910元;支付非法解除原告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3390元;为原告申报补缴2008年5月20日至2009年1月期间的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2010年3月23日,防城港市港口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港区劳仲裁字[2010]第X号仲裁裁决书,裁决:1、被申请人(即被告)在本裁决书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为申请人(即原告)申报补缴单位部份的基本养老保险费2807元,利息148.20元。申请人个人部份的基本养老保险费1123元由个人筹集,被申请人收取一并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申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从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2、驳回申请人的其他仲裁。被告收到仲裁裁决书后,于2010年4月29日向原告发出一份《履行生效仲裁裁决书裁决内容通知书》,原告不服裁决,遂向本院提起本案诉讼。
在审理期间,本院先后组织当事人到庭进行调解,但双方没有达成合意。
本院认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通知精神,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基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所引发的纠纷,包括劳动者起诉要求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起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求发放保险金,或要求享受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等纠纷,人民法院应暂不受理。因此,原告的第三项请求即由被告支付原告在职期间其应为原告申报缴纳的社保费3532元应属法院暂不受理案件的范围,故本院在本案中不予审理。故本案争议的焦点为:1、本案原告请求的双倍工资及经济赔偿金超出其在劳动仲裁阶段请求数额部份是否须经劳动仲裁才能审理;2、原告要求被告支付从2008年5月20日至2008年10月10日的双倍工资差额是否于法有据,该请求是否超过诉讼时效;3、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经济赔偿金是否于法有据。
关于第一个焦点,本案原告请求的双倍工资及经济赔偿金超出其在劳动仲裁阶段请求数额部份,应该为对原劳动仲裁请求数额的增加,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如该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的精神,原告起诉的双倍工资及经济赔偿金的金额、时间虽然增加了,但增加的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本案一并予以审理并无不当,故被告以超出部份的请求未经仲裁应不受理的辩解本院不予支持。
关于第二个焦点,原告在本案中请求的双倍工资差额为2008年4月25日至2008年10月10日,即原告主张的未签订合同的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如果被告有违反该条规定的,应当向原告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从原告主张的第一部分工资差额来看,原告与被告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为2008年10月10日,原告认为其在被告单位工作时间始于2008年5月20日,虽然原告对其该陈述没有能提供其工作起始的相关证据证明,但防城港市港口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港区劳仲裁字[2010]第X号仲裁裁决书认定原告在被告工作的时间从2008年5月20日起,并裁定被告为原告申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从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对该仲裁裁决书被告没有异议,被告并于2010年4月29日向原告发出了《履行生效仲裁裁决书裁决内容通知书》,即被告承认仲裁裁决书所确定的原告工作时间为2008年5月20日起,因此,本院对原告主张其系2008年5月20日起在被告工作的主张予以采信。被告于2008年10月10日才与原告签订合同,因此,被告要求原告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2008年5月20日至2008年10月9日的双倍工资差额并无不当。关于原告该请求否超过诉讼时效问题,由于该双倍工资差额是以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属于对被告违反法律的惩罚金,并不属于拖欠的劳动报酬,其仲裁时效不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的规定,本案原告向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的时间为2009年12月21日,但其请求的是2008年5月20日至2008年10月10日的双倍工资差额,因此,原告的仲裁申请已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依法不受法律保护,故原告请求被告支付2008年5月20日至2008年10月10日的双倍工资差额,本院应不予支持。
关于第三个焦点,原告主张被告支付因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从查明的事实来看,被告并没有存在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原告与被告于2008年10月10日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在履行合同期间,被告于2009年2月4日自行辞职,不存在原告违约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故原告该主张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该不予采信。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张某某的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10元,由原告张某某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或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上诉状正本1份,副本5份,上诉于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并于上诉期间届满之日起7日内预交上诉费10元(收费单位: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费专户,账号:x,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防城港分行友谊支行)。逾期不交也不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审判长朱海
审判员刘庆荣
代理审判员李建新
二O一0年八月十日
书记员骆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