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司法考试法制史名师讲义:清末、民国
发布日期:2012-12-11    文章来源: 互联网
司法考试法制史名师讲义:清末、民国。2013年司法考试备考的号角已经吹响,为了帮助更多的考生通过2013年的司法考试,法律教育网的小编整理出司法考试法制史中清末、民国的笔记,供大家复习参考。

精彩链接:

司法考试法制史名师讲义:元明清

司法考试法制史名师讲义:隋唐宋

司法考试法制史名师讲义:秦汉

司法考试法制史名师讲义: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清末

1、变法修律: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皇帝专权,人民无权”);各省设谘议局和中央资政院(根本不同于西方的议会组织);1911年《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武昌起义爆发后起草,缩小了皇权,但坚持“皇帝神圣不可侵犯”,未提人民权利)。

3、《大清现行刑律》:1910年颁行,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稍加修改而成,是一部过渡性法典(取消六部体例,分30门;民事性质不再科刑;废除凌迟)。

4、《大清新刑律》:1911年公布,未及施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总则、分则;主刑、从刑,罪刑法定主义,缓刑制度),附录《暂行章程》。

5、《大清民律草案》:1911年完成,未正式颁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总则、债、物权(松冈义正起草)、亲属、继承(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

6、司法机构的改革:四级三审制;刑部改为法部(司法行政),大理寺改为大理院(最高审判机关);审、检合署。

7、领事裁判权:1843年英国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中首先获得;被告主义原则。

8、观审制度:原告是外国人。

9、会审公廨:1864清政府与英美法协议设立。

(二)民国法律教育网 原创

1、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最初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民权主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特别修改程序。

2、1914年《袁记约法》:总统制,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标志。

3、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中国历史上首部正式颁行的宪

法;规定了“国权”和“地方制度”。

4、南京国民政府立法的特点:继受法与固有法混合;普通法与特别法并存

(注意:《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颁布于1948年);立法与司法脱节。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