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张千帆:车辆限行需经公民理性对话
发布日期:2009-07-0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单双号”限行能否“转正”?
   
     坊间争论显示,无车族不一定赞成限行常态化,有车族也不一定反对临时限行的“转正”,不再是简单的“屁股决定脑袋”,似乎预示着习惯了“特事特办”的国人,对公共政策变迁日益理性的关注态度。
 
 
    后奥运北京是否继续车辆限行——这既是一个问题,也是一次公共参与的机会。只有通过公民的理性对话,才可能产生理性的公共政策。
 
    奥运之后是否延续车辆单双号限行规则?其关键在于,如何权衡车主的利益和北京市交通与环境等一般公共利益?究竟应该优先考虑谁的利益——广大车主的便利及其自由使用车辆的权利,还是更加广大的北京居民的交通畅通和环境利益?
这本身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别的不说,“车主”就是一个庞大而利益分化的群体;北京有2000多万居民,而北京牌照的汽车就有四五百万辆,还不算进出北京的外地车辆。大多数车主只有一辆车,限行规则意味着车的用途降低到原来的一半;但是少数车主拥有不止一辆车,可以单双号轮流行驶,因而受限行规则影响不大;可以依赖公车等公共资源的政府官员所受的影响也不大。
    
    再进一步推敲,事情将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任何一项新规则的出台总会改变人的行为,从而产生一系列事先难以预料的后果。限行规则的初衷是净化环境、减少车流,但是对于那些有足够经济实力买第二辆车的车主来说,这项规则带来的极大不便足以刺激他们增添车辆;即便对于那些买不起第二辆车的车主来说,交通不便也很可能促使其频繁打破限行规则,因而规则所预期的效果必然会打上某个未知的折扣。
   
    再说净化环境、降低车流虽然是良好的目的,但是达到这个目的之手段则并非只有一种选择;其他规则对车主造成的影响有可能不如单双号限行那么大,而同样能达到目的甚至更加有效,譬如提高车辆使用税、燃油税、牌照费等都是可能的选择。因此,究竟如何权衡不同方面的利益、什么是后奥运北京应该追求的交通管制目标、什么是实现某些受到普遍承认的公共利益的合理与有效手段,是一系列需要用事实论证的复杂问题,实在不是某个部门领导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目前,北京市交通部门就是否继续沿用奥运期间的限行规则征求民意,这在程序上显然是一个进步。北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和交通,理应主要由北京居民自己决定,而不应由部门官员越俎代庖。当然,北京居民也是一个复杂而分化的群体,他们当中有车主,也有上下班坐公交车的。不同的交通规则将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成本和收益,而最后究竟采纳哪种规则,应该在公开而理性的对话之后根据多数人的意愿确定。在人数上,车主可能是“弱势”,但是车主完全可以在对话过程中为自己的权利和需要辩护,并争取中间立场的人乃至多数人的支持,毕竟,单双号限行是对车主的财产权(至少是其使用权)的长期而严重的限制,而在私有财产受到宪法保护的今天,我相信同情车主立场的北京居民不乏其人。最后,在澄清目标、手段和事实等复杂问题之后,对话将在限行规则的取舍问题上产生一个对北京——也就是多数北京人最有利的理性民意。
   
    理性的民意当然不只是简单的投票或网络调查的点击次数。试想,如果连一些基本事实都没弄清楚,我们可能对这个问题作出理性决策吗?如果支持限行的网民知道限行对守法的车主带来了很大不便,但是大量不守法的车主却照样天天上路,或是限行只是导致北京囤积更多的车辆,最后市区环境和交通并没有实质性改善,那么他们还会投票表决支持限行吗?
   
    决策并不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还取决于一系列复杂乃至难以预测的事实;没有这些事实,难免会产生和初衷南辕北辙的效果。即便假定公共交通和环境利益超越车主使用财产的自由,还是存在具体规则的可操作性与实际效果、替代方案的利弊权衡等一系列复杂的事实问题。如果公众不知道这些事实,那么政府就有义务披露其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如果政府部门也不知道,那么就有必要进一步调查并收集数据。否则,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为基础,所谓的“集体”决策就和领导个人决策一样不可靠。
    
     因此,后奥运北京是否继续车辆限行——这既是一个问题,也是一次公共参与的机会。只有通过公民的理性对话,才可能产生理性的公共政策。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