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诉称原告(反诉被告)王二、李小二共同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依法确认位于B市3号房屋相关权益归原告李小二所有;2、依法确认位于B市2号房屋相关权益归原告王二与被告李二共同所有,且各占百分之五十份额。原告王二与原告李小二系母女关系。被告李大与被告陈小共生育有两个子女,即被告李二、被告李一。被告张一与李一系夫妻关系。原告王二与被告李二于2008年12月25日在民政局登记结婚,并于2011年10月8日共同生育一女,即原告李小二。位于B市5号院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在被告陈小名下。2013年7月份,因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上述宅院房产被依法拆迁。被告陈小作为代表签订了拆迁补偿与安置协议。被安置人员共计七人,即两原告与五被告均是被安置人员;依安置政策,每人享受50平米安置房,共计安置房面积350平米,共计四套安置房。当时原被告经协商一致,并共同在安置房确认《申请书》上签字:即登记在被告陈小名下的一套即B市2号为被告李大与陈小所有;登记在李一名下的一套即B市1号为被告李一与张一所有;登记在李二名下的一套即B市2号为原告王二与被告李二所有;登记在李小二名下的一套即B市3号为原告李小二所有。原告王二与被告李二感情不合,多次因离婚纠纷诉至法院。2018年5月29日贵院作出民事判决,即判决两人离婚;李小二由原告王二抚养。该判决现已经生效。两原告为维护财产权益,于2019年3月4日向贵院提起诉讼,庭审中被告李二主张诉争房屋另案提起诉讼撤销赠与。贵院于2019年7月30日作出民事裁定,即驳回两原告的起诉。裁定生效至今,被告李二并未提起相关诉讼,为维护合法权益,两原告现再次诉至法院。
被告辩称被告(反诉原告)李大、陈小共同辩称,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所述同事实不符。首先,原告所述申请书上的记载,并非是对于房屋归属的认定,陈小仅仅作为被拆迁人签字;2.按照拆迁政策,两原告仅仅具备一套房屋的安置资格,两原告主张一套半安置房屋,侵犯了五被告的被安置利益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3.两原告有被安置资格,但是并未实际出资购买安置房屋,没有支付相关款项,故其没有主张房屋产权的依据。被告(反诉原告)李二、李一、张一共同辩称,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理由同李大、陈小答辩意见。反诉原告(被告)陈小、李大、李二、李一、张一共同向本院提出反诉请求:请求确认安置协议项下的位于B市1号、B市2号、B市3号、B市4号房屋均归我们共同所有。事实和理由:陈小是作为被拆迁人身份签订的拆迁补偿与安置协议,而非原告起诉状中所称的“代表”。涉案四套安置房屋,是依据拆迁政策第18条规定的“首先按安置户型指导原则确定户型搭配方式”和拆迁政策第20条规定的“七口之家安置二居室四套”进行的安置,而并非原告诉状中所称的按人均50平米安置。原被告仅协商一致在《申请书》上签字确定四套安置房分别登记在谁名下,没有进行所有权确认确定具体哪套房屋归谁和谁所有。根据拆迁政策第20条规定“五口之家”安置二居室三套,因此四套安置房中应有三套房屋安置给被告一家五口,原告主张一套半的房屋归其所有,没有依据。被反诉人(原告)王二、李小二共同辩称,不同意被告的反诉请求。被告应当在规定期间内提出反诉。1.陈小是被拆迁人身份也是被安置人员7人的代表,代表签订拆迁协议和安置协议;2.按照拆迁政策第18条和20条规定,这4套房屋面积共348.4平米,所以给退还了差价3万多元,是按照每人50平米的标准进行安置的;3.4套安置房已经协商分配,在相关部门要求下进行了确权。当时拆迁安置时,陈小、李大是夫妻,李一、张一是夫妻,李小二作为未成年子女有获得安置房的权利。陈小夫妻一套、李一夫妻一套、李二夫妻一套。王二已经享受了本次拆迁,按照拆迁政策不能再享有我原户籍的拆迁。王二、李小二本次拆迁中享有的拆迁款足以购买我们主张的安置房,这些钱均被对方领取,我们没有领取。
本院查明2013年7月27日,土地整理储备中心、镇人民政府(拆迁人,甲方)与陈小(被拆迁人,乙方)签订《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记载,甲方因运河核心区3号地项目建设,需要拆迁乙方在拆迁范围内B市5号院的宅基地上所有房屋及其附属物。乙方合法宅基地认定面积270.31平方米,合法宅基地范围内首层正式房屋建筑面积241.67平方米。其中经营用房面积145平方米,出租房屋面积36平方米。甲方安置乙方人口共计7人(其中:在册人口6人,非在册人口1人),安置面积约为350.52平方米,安置户型为二居室肆套,安置人员分别是:陈小、李一(之女)、李二(之子)、王二(之儿媳)、李小二(之孙女)、李大(之前夫)、张一(之女婿)。拆迁补偿款、移机费、补助费和奖励费总额共计2256185元。上述协议还就其他事项进行了约定。2013年8月3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甲方)与陈小(乙方)签订《安置协议》(档案编号:551),记载,乙方系B市5号院宅基地的被拆迁人。该宅基地院落内可安置人口共计7人(其中在册人口6人,非在册人口1人)。安置人员包括陈小、李一(之女)、李二(之子)、王二(之儿媳)、李小二(之孙女)、李大(之前夫)、张一(之女婿)(注明与乙方关系)。家庭结构(7)口人之家,应安置面积350平方米,实际安置面积348.4平方米。上述协议还就其他事项进行了约定。2013年9月25日,陈小收到剩余拆迁补偿款905065元(其中,拆迁协议补偿金额2256185元、提前交房奖励费用10000元、购楼价款1291440元、公共维修基金69680元)。2014年5月17日,陈小、李大、李二、李二(代李小二)、王二、李一、张一作为申请人共同签订《申请书》,记载,申请人陈小就B市5号院宅基地的拆迁补偿安置事宜签订《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协议档案编号为551)及《安置协议》,根据该协议,申请人有权按约定价格购买安置房。另查,王二与李二于2008年12月25日登记结婚,婚后于2011年10月8日生育一女李小二,于2018年5月29日经法院判决离婚、李小二由王二抚养。李大、陈小系夫妻关系,张一、李一系夫妻关系。
裁判结果一、确认1111号楼X号房屋相关权益由被告(反诉原告)李二、原告(反诉被告)王二共同享有,各自占百分之五十份额;二、确认B市2号房屋相关权益由被告(反诉原告)李二、李一、张一、李大、陈小共同享有;三、确认B市1号房屋相关权益由被告(反诉原告)李二、李一、张一、李大、陈小共同享有;四、确认B市2号房屋相关权益由原告(反诉被告)李小二享有;五、驳回被告(反诉原告)李二、李一、张一、李大、陈小的其他反诉请求。
律师点评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本案中,位于B市5号院宅基地对应房屋拆迁安置人陈小、李一、李二、王二、李小二、李大、张一共获得4套安置房,后上述被安置人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向拆迁单位提出申请,《申请书》明确载明1室登记产权人李二、2室登记产权人李一、3室登记产权人陈小、4室登记产权人李小二。上述《申请书》载有全部被安置人签名且系各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上述各方均应恪守上述《申请书》载明的承诺。《申请书》中被安置人对于安置房的登记约定系对于共有财产的一种处分,并未损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被安置人应当按照登记后房屋的归属各自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现本案争议4套安置房并未取得相应的房屋产权证,但已经交付使用。王二、李小二要求确认X室房屋相关权益归李小二享有,于法有据,予以支持。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拆迁及各被安置人在处分安置房时,李二、王二尚处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尽管X室登记于李二名下,但是根据《申请书》形成时登记的情况及现在房屋的居住情况,并未明确表明系夫妻个人财产,故X室应属李二、王二的夫妻共同财产。故王二、李小二要求确认1室相关权益由李二、王二共同享有且各自占有百分之五十的份额,于法有据,予以支持。按照《申请书》约定,2室登记于李一名下、3室登记于陈小名下,现李大、陈小、李一、张一、李二一致要求确认1室、4室归五人共同享有,且二原告明确表示对该两房无争议,故对于1室、4室房屋上述分配,不持异议,法院确认1室、4室相关权益归李大、陈小、李一、张一、李二共同享有。关于上述四套安置房屋产生的购房款、公共维修基金等费用负担问题,庭审中王二、李小二认为应属他们的拆迁补偿款均被陈小领取足以支付1室、4室相关费用,李大、陈小称补偿款属于另一法律关系,付宝亮、张一、李一亦称拆迁款同本案无关。鉴于,本案各方当事人并未就拆迁款分配达成一致,而安置房购房款及公共维修基金已经从拆迁款中扣除,安置房归属确认后各方方能明晰各自需负担的安置房屋的相关费用,故法院认为各方可待安置房归属确认后,就拆迁款、安置房费用一并另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