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法律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的、精巧的、不可少的手段
发布日期:2012-03-1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出处】《天津法学》 2010年01期
【关键词】法律;社会矛盾;化解;手段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党中央要求抓好“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我认为这三项重点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核心是化解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就要求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求执法人员公正廉洁执法。化解社会矛盾可以采取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思想文化的种种措施及其结合,但又都必需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并与法律措施有机结合。这是因为法律不仅可以为正确处理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基本的标准,而且还可以为采取各种措施有序地化解社会矛盾提供法律秩序的保障。可见法、法律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的、精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而实行法治、贯彻依法治理,则是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和公正廉洁执法的必要前提和基本要求。学习中央的指示、贯彻中央的要求,要求我们对此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这里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供研究参考。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人们之间的矛盾)也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大都是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以及被这种生产关系所制约的利益关系、其它社会关系的反映。所以社会矛盾说到底都是、或者可以说基本上是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化解社会矛盾,说到底就是要求化解或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矛盾。

  社会矛盾、利益矛盾有多种多样。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情况下的社会矛盾的性质也有很大的区别,从而处理这些矛盾的途径和手段也有多种多样。但不外乎两大类:直接暴力的、战争的手段;非暴力的、和平的手段。法律手段基本上属于非暴力的和平手段之列,尽管法律的实施往往离不开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一切关于社会生活的理论、观念、主张,一切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社会行为,都与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利益关系相联系。但法律思想、理论,法律的规范和制度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联系极为紧密、直接。法律似乎是或者也可以说就是专门为处理人们的利益关系而提供的手段。以致有不少法学家认为法律的背后就是利益,权利义务是以利益为核心的,法律是利益的化身,处理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这正是法律的强项。中国古代就有法可“定分止争”之说。所谓“定分”就是要进行利益的分配、利益的协调,把利益分配好、协调好,达到争执各方或一定社会大多数人都可以认同并接受的“公平、正义”的程度,这样,就可以化解矛盾,实现一定的社会和谐。制定或认可法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实际出发,承认现实又改造现实,承认矛盾又化解矛盾,确立适合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的公平、正义的标准,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规则和根据的过程;实施、实现法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这种已上升为法律的化解社会矛盾的一般原则、一般规范和根据,在具体个案落实,在个案中实现法律确定的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本人认为并曾多次提出过:法的重要价值是促进和实现和谐。

  如果我们把法律规范与其它社会规范相比,就可清楚地看出:法律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方面确实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切社会意识、社会规范都有调处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法律规范与其它社会意识、社会规范相比,这种作用更为突出,这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主要的关注和主要的调整对象来看:法、法律的基本和主要关注是人们的利益关系,法律规范在生活中的现实形态----法律关系,就是人们的利益关系的法律表现,是按照法律规定调整好了的利益关系,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与主体(法律上的‘人’)的利益直接相关。权利是法律允许并保护的涉及权利人的利益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义务是法律为了保证涉及权利人利益的行为的实现(即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人必须做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可见利益是权利、义务的轴心,法律调整的核心,.利益是法律问题的核心所在,一定时期的法律规范,就是为人们处理该时期利益关系的标准,这种标准不仅在解决法律案件时,是必需依据的,而且在采用非法律的其它手段时,也是统一认识、达成共识的有力的根据。

  而其它社会规范虽然也都与利益有关,但其主要的关注似乎并不在利益。如,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它们对化解社会矛盾也有重要作用,但它们主要是从人们的心灵修养,讲道德、说仁义,宣扬“重义轻利”、“清心寡欲”,甚至像宗教讲究“认命”、“轮回报应”、寄希望于来世等等,往往对利益问题,采取消极态度,很少直接面对利益问题,提供解决利益矛盾的标准。

  第二、从对行为的调控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来看:法、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控,不仅是以利益为轴心、核心,它调整的不仅是社会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利益关系,而且使用的是双向的(各方相互制约的)调整、调控,是既讲权利、也讲义务、既有自律也有他律的调整。

  而道德等其它社会规范却主要是单向的、自律的调整,是重义务而轻权利的调整。道德等非法律的社会规范也有相互规范的规范,这类规范(有的学者叫做“相互范导的道德”),也要求关心他人的利益(如也讲公平正义),似乎也讲权利(要求他人行为的正当),但道德更着重的是要求自我的节制和义务的履行。道德等非法律规范,也受社会舆论的制约,也有一定的他律,但主要靠的是主体(社会关系参加者)的内心信念、主体的自律。

  第三、从有无明确、肯定和集中统一的标准来看:法律对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双向的,而且体现国家意志,有统一的、明确、肯定的标准。法律调整是一种统一集中的调整。

  而道德等非法律的调整却是一种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分散的调整。因为人们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宗教信仰、价值理念是不同的。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没有明确、肯定、统一的标准,这就需要以体现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差别的、以宪法为核心的、集中统一的法律标准为标准。

  第四、从保证调整的力量来看:法、法律对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涵盖了道德等其它社会规范调整机制的内容,既有自律也有他律,既讲权利也讲义务,既调整外部行为也涉及内心信念(行为的动机,虽然法律不能脱离开行为去过问其动机,但法律有重大的教育作用,法律调整可以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要求主体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法律信仰。所以法律调整,既有依靠人们内心信念和舆论的保证的优势,又有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特点。法、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明确的、肯定的、统一的系统,是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制度。

  第五、从调整经验和调整技术的完善程度来看:法律调整不仅主要解决的是利益关系、利益矛盾,不仅是一种双向的、集中的、有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而且经过长期的发展,人类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色彩斑斓的适合各种情况的、相当巧妙的、化解利益矛盾的方法、措施,这些法律文化是今人和后人在思考、设计、制定和实施自己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措施时,必须借鉴、能够借鉴、也应该借鉴的经验和智慧。我们只要细心浏览一下东西方的、法制史、例如罗马的法制史、中国的法制史,便可产生令人信服的答案。

  从以上五点就可以看出,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法律手段较之非法律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等手段,确实具有突出的重要作用,它确实是文明社会的人们化解社会矛盾的精巧的、有效的、不可少的手段。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即:当人们运用法律手段、通过法律程序化解社会矛盾时,不仅不排斥、而且应该、也常常必须与其他非法律的手段向配合,“徒法不足以自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可明确这样的道理,即:在一个实行法治的地方,当不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或不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社会矛盾时,对各种非法律手段的运用,也必须符合宪法、法律的要求,必须在宪法、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并可以借鉴通过法律以国家意志确立的标准,还可以获得通过法律确立的法律秩序提供的保障。这就是法治,这就是“宪法、法律至上”的真正含义。

  总之,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公正廉洁执法这三项重点工作,都离不开法治、离不开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法、法律既然是这样一种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的、精巧的、有效的不、不可少的手段,那么他必然也是任何人类社会都不能没有的手段。因为磨刀石普遍存在的,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社会矛盾。有矛盾,就需要有法这种化解社会矛盾的好手段。可以预见,即使在未来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类似现在的法律的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仍然会存在,而且会更加精巧、有效。人类是不会把这样一种文明的、精巧的、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随意抛弃的。

  然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法、法律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即进入阶级社会时与政治国家同步产生的现象,是上升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在未来消灭了剥削、消灭了阶级的时代和社会,国家、法之类的反映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工具也将消亡。难道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这个原理错了吗?不、不是。

  马克思的原理并没有错,因为马克思主义讲的是迄今和今后还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法的概念,即阶级社会和还有阶级残余、阶级斗争的时代的法的概念,是从法律现实的历史和实际状况概括出来的法和法律的概念。直到现在,这个概念仍然与客观现实相符,仍然是我们观察和研究法律现象时必须坚持的科学概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事物的概念、包括法的概念也会起变化。曾有一个时期、如在阶级斗争激烈的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很容易注意法与阶级斗争的联系,往往把法简单地理解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现在,我们就更清楚了,法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但又不单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它还执行者广泛的社会公共职能。但是,到现在我们还不能说有那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包括我国的法,已不是阶级斗争、阶级统治的工具了,因为即使在我国,虽然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但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依然存在,有时甚至会很激烈,并且国内的矛盾往往会与国外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相联系,我们还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国的法律也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力武器。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马克思主义的法的概念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仍然是符合实际的、正确的。

  但可以预见,在未来、在人类完全进入无阶级的时代,法、法律的内涵必然会改变,那时,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一定还会存在,这样,人类已掌握的化解社会矛盾的这种重要的、精巧的法律手段必然还会存在,不过已不再是阶级矛盾的反映、丧失了阶级性而已。毛泽东同志就曾深刻指出过:法庭一万年以后还会有,不过性质改变了。

  明确以上的道理,有重大理论、现实意义:

  首先、它有利于提高我们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就的指导下,加深对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的理解,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当然要与其他非法律手段作必要的、恰当的配合)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公平正义;

  其次、它有利于提高我们学习、研究法与利益的关系、研究法律手段在解决社会矛盾、利益关系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便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矛盾,认识社会矛盾的根源都与人们的利益有关,在立法执法和法学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法律调整手段,正确、及时、巧妙、有效地处理社会矛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最后、它也有利于提高我们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要求的正确、深刻理解。“三个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精髓。“三个至上”的基础是人民利益的至上;但历史的经验、现实的形势表明,在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利益就会落空,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没有脱离开人民利益的自己的利益,所以党的事业至上与人民利益至上是一致的;同时人类历史的经验和自己执政的历史也充分证明,治国必须依法,必须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必须实行法治;所以这三个至上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对“三个至上”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我们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业务工作与伟大的人类解放事业、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树立并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把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理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作者简介】
孙国华,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