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充分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用的新机制探析
先
进性教育活动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
工作、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更快改革发
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高校的先进性教
育活动,要把着力点放在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教职工和学生头脑、指导教
学和科研,促进师德校风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要通
过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
校的指导地位,增强高校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
性;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高等
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坚持
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促进群众反映强烈
的突出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不仅体现在能凝聚党员干
部的心,更应体现在能充分调动广大党外知识分
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
地方,而党外知识分子又占知识分子总数的7O%
左右,因此,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人才强校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
要角色。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构建发挥高校党外
知识分子作用的工作机制,更好地推进人才强校
战略,是摆在各高校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在先进性教育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做好高校党
外知识分子工作,对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
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时坚持和完善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均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和正确评价高校
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现状是切实做好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主要呈现如下几个
特点:
1.主体意识大大增强。对于高校的绝大多数
知识分子来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教
书、做学问”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时代发展
到今天,知识的价值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高校
知识分子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享受较高的
待遇,使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在现
实中努力去寻找自我实现的机会和途径,以使自
身价值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2.民主参与意识强烈。校荣我荣,系荣我荣
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高校的发展与每位教职工
的利益息息相关,关系到每位教职工的社会地位
与各类待遇。当前,党外知识分子不仅对事关自
己切身利益的各高校本身的决策与管理参与意识
强烈,并且关心、参与政治的要求及热情也较以
往更强。因为,现阶段在岗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
基本上都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
具有较强的爱国心和事业心,时国家大事和学校
工作比较关心,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有参与国家及
学校各项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愿望。近
年来,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的逐步完善,一些德才兼备的党外知识分
子被推荐进入领导岗位,使一些党外青年干部、
教师希望能通过民主党派、人大、政协等途径更
多地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更多
地发挥主人作用。
3.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市场经济的大潮给高
校党外知识分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荡,高校教
育体制、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使高校诸如教授
终身制、岗位终身制、硕导、博导终身制等逐一
被打破,于是,高校知识分子的危机感、紧迫感
和竞争意识增强了,以往那种安贫乐道的思想正
逐渐被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彼此之间的公开竟
争所取代。大多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已充分认识
到,真正依靠自己能力水平而获取所得、自身价
值能够得以充分实现的时代已经到来。理论的深
层思考和生活的切身感受使他们认识到,树立竟
争意识、自立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既是适应高
校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
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关健在于能动
作用发挥得如何。于是,高校知识分子们积极攻
读硕士、博士生,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工作中比
教学、比科研、比科研成果转化等逐步成为一种
潮流。
4.职业选择自主性增强。知识经济全球化促
进了知识资本的升值,高校内许多具有高学历、
高职称的教师已成为中外企业和办学机构高薪聘
请的对象,国内高校相互间高薪求才的条件越来
越优惠,加剧了高校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状况。人
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市场的开放性、竞
争性,决定了人才的流动性。科技、知识、信.息
可以作为资本进入市场,使知识分子有了用武之
地,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择业自主意识进
一步增强。一些诸如高学历、高职称的知识分子
纷纷流向待遇条件好、科研设备强的高校。合理
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利
于更好地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但其负面作用也
是明显的,它给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不利的因
素。尤其像一些新办的地方本、专科院校由于条
件相对较差,如果党组织没有强大的凝聚力,人
才的流失、甚至大量流失就成为一种必然。为了
限制人才的流动,有的院校就制定了很多“土政
策”,如设定高额的违约金、扣钾个人人事档案
等。
5.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在竞争意识和民主意
识增强的同时,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价值取向出现
功利化的趋势和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倾向。有些人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功利思想膨胀,个人主
义倾向滋长;有些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摆正个人
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孤立地去认识和评
价自我,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功利,不能从
长远和全局利益出发,政治意识谈漠;有些人的
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不能辩证地看待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向往西方的“多党制”;
有些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对政治毫不关心;有些人不能正确地处理教书与
育人、专职与兼职、科研与创收的关系,重校外
兼职轻本职工作,重科研轻教学,重课酬轻质量。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由于
师资紧缺和设备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出现滑波的
现象。
归来的党外知识分子在学科建设中作用不突出,
措施不到位;离退休党外知识分子居住分散、高
龄较多、党派成员较多,离退休党外知识分子的
作用不够;多数党外知识分子以“个人单体”形
象出现,反映的问题多数属个性、个案,局部性
问题多、全局性问题少,缺乏普遍性;党外知识
分子基层组织不健全,导致参政渠道不畅通,议
事程序不规范,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采纳的往往
较少;对党外人士培养力度不够,造成党外人士
担任各级领导职务人数偏少等。
2.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不足。目前高
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高校
原有的党外人才工作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一般号召,轻实施落实。大多数高校
的统战部已由原来独立运作的部门合并为现在的
“组统部”,“宣统部”,“党统部”。很多高
校统战工作由政工部门兼任。一些新走上院、校
级领导岗位的年青干部对新时期党的统战理论和
政策缺乏深入学习和领会,对高校统战工作产生
“多余论”和“花瓶论”等错误认识,统战工作
满足于一般号召,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处
于应付公事状态。
(2)重个别核心人才,轻群体基础人才。时
个别拔尖人才锦上添花多,对为数众多的普通党
外知识分子雪中送炭少。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
高校不再是传统意义的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为
主要功能的场所,而是兼具知识创新,知识传播
与人才培养三重功能。高校知识分子群体具有了
更高的价值坐标和重要的地位,必须予以高度重
视。
(3)重使用,轻培养。缺乏战略规划性人才
培养体系。
(4)重引进人才,轻原有人才。招聘人才与
原有人才待遇差别较大。
(5)重临时规定,轻系统化、制度化。一事
一议多,缺乏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用的科学
工作机制。
二、针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
点,切实查找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漏洞并积极弥补是不断增强高校党组
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高校党外知识
分子作用的非常现实和紧迫的工作
1.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特点。当前,高校党外
知识分子本身呈现如下特点:党外知识分子中级
以下职称多、中青年多,总体处于职称偏低、学
历偏低;学科优势不明显,学科带头人偏少;人
员分布较为分散,被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导
致参会机会少,参政机会少;高职称、高学历的
党外知识分子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不突出;留学
三、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
“三个代表”为指针,构建科学的党
外知识分子培养、使用、流动、激
励、服务和管理新机制,是不断增强
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高校
党外知识分子作用的关键
面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
多样化的意识形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须
富于创造性,提出新的策略和应时措施。统战工
作者要加强自身素质,认真贯彻“尊重劳动、车
重知识、尊重人才、车重创造”的知识分子工作
基本方针,在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的同时,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政治、经济发展
和道德升华、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引导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
必须改革完善目前高校党外人才工作机制,必须
提高对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的认识,必须以先
进性教育为契机构建党外人才的培养、使用、流
动、激励、服务和管理的新机制。
1.建立和健全高校党外干部培养和选拔机制。
党外干部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
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
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我们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重要
意义,不断增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责任感和主
动性。在高等学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高校统战部门要配合组织、人事等部门加强党外
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培养、选拔、安排使用党外
人士,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党外人士担任学校各部
门的行政领导职务。对他们在使用中培养,在工
作中锻炼。同时也要加强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
对他们要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和多党
合作优良传统的教育,全面提高政治素质。选拔
和培养造就一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
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和参
政议政能力并经受起各种考验的民主党派和无党
派年轻骨干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各级
领导班子结构,有利于高校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
领导干部更好地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
督,有利于发挥党外干部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有利于发
挥党外干部来自各个阶层、各个方面、代表性强、
联系面广的优势,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构建高校内部的党外知识分子能广泛参与
决策和管理的民主机制。高等学校是党外知识分
子集中的地方,党外知识分子比例高。他们的学
历、职称都比较高,社会联系广泛,掌握现代管
理知识和科学方法比较多,有的还处在各部门的
领导岗位,直接参与领导和决策。他们当中不乏
德高望重、影响大的知名专家学者,不少人几十
年如一日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对学校的
各个方面都比较熟悉,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热情
关注。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民主意识、主体
意识越来越强,但高校内部的民主制度还不够完
善,有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在听取群众意见方面还
不够充分,特别是如何让知识分子参与管理、决
策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广大党外知
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要调动党外知
识分子的积极性,就必须进一步改革学校内部的
管理体制,实行依法治校,加强和完善校内的民
主制度建设,让群众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学校重大
问题的决策,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学校要通过制度保证,开辟多种渠道,吸收教学、
科研骨干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学校党委不仅要
重视选拔优秀的党外教师、科研人员进入管理干
部队伍,而且要重视发挥业务骨干在学校重大工
作中、特别是学科建设等业务领域的作用。要通
过教代会、各类咨询委员会、党外知识分子联系
人等多种形式,发挥第一线党外教师、科研人员
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作用,这也是教师精神方面
的重要需求之一。对于学术上的重大问题,要在
广泛征求党外业务骨干意见与进行科学论证的基
础上才能作出决策,使决策能充分反映学校党外
知识分子骨干的民意。
3.构建高校党外人才使用新机制。“培养人
才是基础,吸引人才是重点,使用人才是关健”。
高校党外人才的使用,主要应体现在公开选拔、
平等竟争、公正评价上。要建立一整套人才任用
体系,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
则。在党外人才公开选拔上实行凡进必考,竟聘
上岗,按岗酬薪,按贡献领取津贴。在党外干部
竟聘任用上,要规范选用程序、强化选用责任,
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选用管理体系,实行能
上能下,末位淘汰,竟聘上岗,岗位轮换等措施。
既要兴举才之风,又要明确用才之职。在评价体
系上,要注重“业内公认”。要研究建立一套由
品德、知识、能力等体现不同人才特点的人才评
价指标参数体系。
4.构建高校党外人才流动新机制。高校党外
人才的流动是自然合理的现象。要让人才在合理
流动中增值。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契约、理性。
高校人才配置市场化,面向社会招聘人才。建立
相对稳定党外人才队伍,要坚持事业留人,感情
留人,待遇留人。要实行能进能出,进出自由的
管理模式。要引导党外人才有序流动,最大限度
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5构建高校党外人才激励新机制。激励是管
理的核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
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
能只能发挥20.300/,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
员工把另外70.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知识经济
时代已经到来,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社会。
如何做好新世纪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摆在各级统
战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高校党
外知识分子工作应紧紧围绕国家的工作中心和学
校的中心任务,在发展知识经济中,发挥优势,
有所作为。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术造诣深、文化修
养高、在国内外影响大的党外知识分子的优势,
用他们带出一支学术梯队,形成一门优势学科,
创立一些名牌专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及加强与生
产部门的合作方面,要鼓励知识分子把知识转化
为生产力,为社会创造对富。对高校党外知识分
子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参与适合自己情
况并富有成效的以各种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为主
要内容的社会服务应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它有利
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学校,有利于党外
知识分子个人事业的发展。要用重要的岗位激励
人,用公平的奖励激励人,用优惠的待遇激励人,
用真诚的情感激励人。高校除支持鼓励党外人才
干事创业之外,还要创造条件让党外拔尖人才早
日脱颖而出。要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给人
才机会展现才能,优化一些能够发挥他们专长的
岗位。在对人才的奖励上,可建立综合奖励为主,
单项奖励为辅,特殊人才专门奖励的分配机制。
对于引进的人才,除了给予的一次性奖励之外,
还要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根据做出成绩
的大小,随时奖励。在发放内部岗位津贴时,向
教学科研人才倾抖,可实行目标奖励、情感奖励、
机会奖励和环境奖励等多种奖励方式,让人才在
高校里始终感到有压力、有动力、有地位、有机
会、有荣誉。要发挥政治激励作用。根据人才综
合能力,量才使用,交任务,压担子,委以重任。
对具有领导才能,群众拥护的人才,经过组织考
察,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
6.构建高校党外人才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
和完善各项制度,是大力推动高校统战工作发展
的有力保证。要从制度上保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
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根据新形势、新特.支,创
新高校党外人才工作制度。(1)完善情况通报
会制度和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统战工作的会议
制度。校党委要及时向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通
报重要的情况,传达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重大
事情要随时通报。(2)完善座谈会制度、征询
党外人士意见制度。校党委要定期就学校的教学、
科研和管理等重大问题与党外知识分子座谈,要
广泛听取并认真研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
时反馈。(3)完善谈心交友制度。校党委要经
常邀请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进行小范围的谈心
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与党
外人士广交深交朋友,要坚持重大节日走访和看
望党外人士;要积极妥善地解决他们在工作、学
习和生活等方面存在和问题。(4)完善党外知
识分子代表人士举荐制度。党委及统战部门应将
政治、业务素质好的党外中青年优秀人才举荐到
校院系领导班子和各级政府部门,做好其实职安
排。同时还应积极举荐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做好其政治安排,为党外知识分子参加高校和政
府的管理铺台阶、搭舞台;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在高校得到充分体现。(5)完善党外知识
分子代表人士参与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
参加学校有关会议制度、谏言献策和信息反馈制
度、参观考察制度、阅读文件制度和改善民主党
派工作条件制度。要邀请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
参加学校举行的党代会、教代会、职代会、中层
以上干部会及其它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建立和
健全各项制度,不但可以防止工作中的随意性和
间断性,而且可以升华和规范工作,使各项工作
科学化、制度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开拓高
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高校应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政治上信任、
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的指导思想,不断研
究新形势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的新情况、
新问题,开创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
局面,从而为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的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