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留守儿童概况
发布日期:2011-12-26    作者:110网律师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长期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对儿童的年龄界定有不同的选择方案:学者段成荣等所指儿童,是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依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有2290.4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高达86.5%,即有1980万。留守儿童在全国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中中部地区六个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的占全国的百分比分别为0.58%7.58%8.45%4.46%、5.92%、7.46%;学者吴等所指的儿童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16岁的儿童;叶敬忠所指的儿童是指所有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界定的不同及统计口径的不同,还存在1000万、6755万、7000多万等不同的说法。
  由于统计的口径不同,具体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并不能确定,但留守儿童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海南等地的农村是普遍存在的,且为数不少。李庆丰2003年的调查表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学生约占20%左右;吴霓等2004年调查的三省五县中,农村留守儿童占适龄就学儿童数的47.7%;陆士桢、卢德2005年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达到在校生的1/3 ,小学生占主体地位;范先佐2005在湖北省部分县市的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学生平均占全体学生的44.9%;尹素云2005年基于湖南、 江西、河南的学校调查可发现有将近50%的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可总结为以下四种 :隔代监护、 单亲监护、 上代亲戚监护、 同辈监护或自我监 护。从各地的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为主,其中单亲监护又以母亲监护为主。
(1) 隔代监护。指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在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家庭,一般采取这种监护方式。华道金、王秀云等2005年的调研显示隔代抚养的有效百分比为3.3%。叶 敬忠等2005年的研究结果为16.9%,并指出隔代监护带来的问题最多。江苏淮安市文明委2005年在淮阴区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的比例高86%。隔代监护这种方式由于受监护人能力、精力、教育观念、生活习惯以及与儿童之间代沟的限制,很多祖父母采取溺爱的管教方式,只重视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而忽略了对其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造成留守儿童的行为和习惯等方面放纵、任性的性格特点。有些祖父母由于自身精力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健康、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中国祖辈一代的文盲率相当高,对留守儿童能够进行学习辅导和督促的可能性更小。
(2) 单亲监护。
指母亲或父亲外出务工而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的监护方式。吴霓等2004的调查结果表明53.4%的留守儿童与母亲生活一起。叶敬忠等2005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母亲单独监护的为73.3%。单亲外出主要是父亲的外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基本上没有造成影响,但由于现在只有父亲或母亲一方来承担全部的农活和家务,留守儿童可能要分担更多的家务,并且在家的父母一方由于精力有限而放松对孩子学习和品行的管理。而且同父亲相比,在我国农村地区母亲的学习辅导能力也更有限。家庭由于结构不完整和父爱的缺失对孩子性格的养成以及情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上代亲戚朋友监护。指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来监护的方式。 这种监护方式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影响并不大,但亲戚朋友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而不便严厉管教, 同时孩子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容 易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的性格和出现自卑的心理问题。
(4)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指在父母外出的情况下, 由年龄偏大的兄弟姐妹来充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留守儿童自己照看自己的监护类型。这类监护类型由于监护人自身年龄尚小而缺乏监护的能力,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首先会受到威胁。自己监护自己的儿童除了安全健康问题外, 大体上还会存在如下两种影响:一是父母出于补偿心理而进行物质上的补偿,留守儿童在无人监护的情形下极易大手大脚或受不良行为的诱惑;二是留守儿童因此要承担大量的家务与农活而无时间学习,压力很大。
 
第一节 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逐渐成为社会流动的主体。其社会流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增大,特别是乡城迁移型农民工队伍的持续扩大,带来了民工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加。但由于户籍制度及其它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毕竟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农民工还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或者因为城市没有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而将孩子留在农村由亲戚代养或寄养,致使父母和孩子长期处于两地分离的境地。由此,目前在我国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学界一般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反应为小学和初中生。据统计,全国流动人口现已超过1.13亿人,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近100万,如此之多的打工父母抛家弃儿常年漂泊在外,无非是为了家里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创造经济条件。但事与愿违,以期经济上翻身的农民可能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子女由于家庭监护缺失、教育滞后、社会引导偏差等原因所造成的厌学、逃学、辍学现象严重,难以顺利完成学业,很可能来会重复他们四处奔波的命运。
一、留守儿童现状
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民在由农业转向非农业产业、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独特问题。伴随着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特别是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日显突出。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给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管理也带来新的困难。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全国有1.2亿进城务工农民,他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 被称为留守儿童。笔者对宿州地区乡村中学进行调查发现,此类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很多, 几乎占到学生总数的46%。这些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照料, 或寄养在亲戚和邻居家里。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得不到父母的亲情关照和教育,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些孩子心理大多有缺陷,表现为娇气、霸气,性格内向孤僻,脾气暴躁,多数成绩较差。这些不良的素质就成了类似事故发生的潜在内因。
(一)监管不力,留守儿童的身心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还没有完全发育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的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监护人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一般来说,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只有在家庭监护和学校监护的相互配合、补充与协调下,他们才能获得一个相对健康的成长环境。但是在父母双方都外出的留守儿童中,有15%的留守儿童与其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约有1%与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其余约15%则留守在姑姑、姨妈、舅舅等亲戚家。在这些委托监护人中,祖辈抚养者在精神和体力上都处于衰老的过程中,其自身就是一个需要照顾的老年群体,对孩子的管束难免会力不从心,也很难与孩子进行畅通地交流。老年人说话比较唠叨,孩子根本听不进去,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若寄养在姑姑、姨妈、舅舅等亲戚家,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就更为不,在亲戚的立场上是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教的,孩子也很难在这些亲戚家中找到归属感,总是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也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因此无论是爷爷奶奶等祖辈抚养者还是姑姑、姨妈等其他亲戚代养者,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都只能是粗放型的,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也仅仅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而更为重要的心理需求与发展则往往被忽视,使得家庭监护的覆盖面不到位,同时和学校监护也无法协调起来,从而带来了诸多方面的隐患。近年来,留守儿童中溺水、触电、车祸、自杀等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寒暑假学校监护空白的时间段里,这类事故更加频繁,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留守女童遭受性侵害的恶劣事件。
(二)教育滞后,新的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有所抬头
接受教育是每个个体进入社会、扮演社会角色的重要步骤,一般说来,教育水平高、文化层次高的个体所占据的工作岗位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弱化、学校教育的无力、社会引导偏差等缘故,在基础教育这样一个参与社会竞争前的起跑线上他们不仅输给了城里的孩子,而且落后于农村中的非留守儿童。其一: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是孩子成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校教育的依托与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使孩子在学校学习中更加有信心、更积极向上,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实际上是残破的,其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交往更多地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面性以及互动频率极低的特点,致使亲子之间的交往几乎成了一种正式的次级群体交往模式,造成了留守儿童父母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事实上的旁观者。另外由于补偿心理,父母觉得长期在外对不住自己的孩子,就通过多给孩子寄零花钱来作为补偿,对孩子在用钱方面并不太严格限制,结果却养成了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坏毛病。家庭作为一个初级社会群体,在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指导生活目标及形成个人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功能巨大,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由父母指向了其他抚养者或代养者,而这些抚养者或代养者要么年纪大、知识水平与个人能力有限,要么就是同时还要耕种土地、喂养牲畜、洗衣做饭及照顾自己的孩子,造成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教育根本无暇或没有能力被顾及,这样农村留守儿童实际上就成了一群父母双在的孤儿,少人关心、少人问。其二:没有家庭教育作为重要的支撑与后盾,学校教育独木难支。勿庸置疑,留守儿童的家庭收入比那些非留守儿童的家庭收入要高一些,但经济实力的提高是否就能够带来更好的基础教育呢?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容乐观,他们中的成绩优秀者仅占1%。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下,长时间的亲子分离,缺乏沟通,在学习方面所出现的困难、疑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与疏导,加之代养人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造成很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缺乏上进心,老师也很难管教。其三:社会引导偏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价值多元文化的冲击,农村中个体经营方兴未艾,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一些原来学习、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还不错的学生,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督,就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以致道德和守纪意识滑坡,他们开始逃学、旷课、不交作业,后来沉溺于网吧、游戏厅、歌舞厅;以至于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一旦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的唆使,他们就很容易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另外一些留守儿童读书观念淡薄,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照样天南海北地去挣钱,将来自己一样可以走这条路,于是厌学甚至逃学,新的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开始抬头。据教育部门的一项统计,农村青少年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已从1985年的22.13%下降到目前的约18.16%。更为严重的是,每年全国有近2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新的低文化素质劳动力。这不仅会严重阻碍孩子今后的成长成才,而且会制约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个体的畸形社会化,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在儿童期就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了各种社会大众公认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社会群体认可的行为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这种道德化了的自我即超我逐渐固化为他们全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些早年经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及其后来整个人生的社会化过程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弗洛伊德所认为的超我牢固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加上代养人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的爱、没有温暖的充满亲情的环境里,心理发展会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或变的抑郁寡欢,脾气古怪;或变的孤独内向,事事淡漠,甚至会乖戾失常。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偏执型、癔病型、自恋型的病态人格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社会化过程。一项历时5年的跟踪调查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比例高达19.18%,远高于城市孩子的8%。这其中,55.1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孤独和内向。他们对待批评教育,往往采取逃学、游逛甚至离家出走的过激行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郁积,得不到及时地缓解与疏导,使他们成为心理病变的高发群体。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无论在生活管理、智育方面,还是在心理发育、道德教育方面,都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如何保障留守儿童生理、心理各方面正常、健全、完善地发展,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应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既是涉及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社会问题,又是关涉许多农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问题。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将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也有益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人的孩子也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被称之为留守儿童。据统计,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亿,如安徽、河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都在300万人左右。按照保守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形成的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的孩子,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在一些地区,留守儿童已占到七成左右。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队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祖父母等亲属或因年长、或因经济生活等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这种情况在留守儿童身上随时可见。他们在健康、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基本权益屡受侵犯,近期在一些农村发现的,毒奶粉事件,和前不久河南系列杀人案件的受害者中,留守少年儿童占到相当比例。在四川甚至出现了一个12岁女孩,留守,家中被堂伯父诱奸生子的案件。从公安部获得的信息显示,目前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工作所呈现出的总体数据中可知,被拐卖儿童群体中居第一位的是流动儿童,居第二位的是留守儿童。最近发生在安徽的案例特点为,人贩子了解到某些家庭孩子的父母到外地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孩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无法阻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流动与留守儿童成为受害最大的群体。人格发展不健全,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愿意跟随打工父母在外读书,不愿离开自己的父母,但由于生活的无奈,只好留在老家。自己住在亲戚家,他们认为,亲戚没有父母好,和亲戚一点都不好,两者相加之人数比超过了,而在的认为亲戚对自己比父母更好的人中,多数儿童觉得是亲戚对自己约束较少,自己很自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留守儿童一般具有以下问题:
1、缺乏亲情关怀的生活问题。一方面,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在物质生活上,留守儿童很满意;另一方面,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应有的精神关爱。所以, 实质上半数留守儿童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
2、监护人对留守儿童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和安全问题。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一般较低;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劳作,因而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相对要少了很多。拿泗县的一个乡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调查来说,其中一个班的留守子女高达60%。他们中有48%的学习成绩较差,44%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6%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习成绩优秀。同时, 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儿童被拐卖问题以及意外伤害与意外死亡问题也时有发生。
3、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缺少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他们往往缺乏安全感, 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 表现出激动、焦虑、性格偏于内向、神经过敏等性格特征。有些人表现为爱挑衅、易冲动和反社会行为。
4、农村落后的教育环境使留守儿童过早离开校园, 农村经济落后与文化贫困相生相伴, 许多农民更关注自己短期内的经济利益, 加之目前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 就业竞争压力加剧, 使他们变得更为近利和保守, 及早让孩子停学, 外出打工或者经营由于成人外出而留下的农活。不少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低、教学环境差、教育资源匮乏及教师素质偏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逃学、辍学、失学现象就不可避免了, 留守儿童的教
育现状不容乐观。
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负面因素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负面因素的综合性作用所致,城乡的不协调发展,农村法治建设的滞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力,农业劳动的女性化态势,农村家庭结构、功能、生活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家庭观念和家庭关系的变异,等等,正是以上负面因素的相互认同与相互加强,干扰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正常社会化过程,使他们中不少人的健康成长受阻,从三农问题的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农村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经济滞后、法治失范、道德滑坡以及人口膨胀和人口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农村社会良性运行受阻的一种反映;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由农村男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的缺席父亲以及由农业劳动女性化造成的母亲对自身职责的力不从心有关;从家庭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社会变迁而来的家庭结构断裂、家庭功能紊乱、家庭关系淡化、家庭生活方式变异的综合体现,它反映的是农村家庭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文化失调现象,忽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将引发各种问题,给家庭与社会生活造成不良后果,有关专家就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文化学习、心理个性、日常生活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已经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深刻的剖析,然而,笔者认为仍然有两点需要加以特别的注意:一是有些专家虽然已给予由父母子女之间自然亲情关系的断裂所造成的留守儿童精神心态发育的异常现象以心理学或教育学的说明,并且全面地揭示了这种断裂对留守儿童个人社会化的负效应,但却忽略了从家庭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结合的角度,去说明和揭示因自然亲情这一类影响儿童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的缺失而有可能造成的对他们自己未来婚姻家庭生活的重大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种影响必定会对
未来的家庭模式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相关的文化效应。二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是表现为心理个性的变异,而不是表现在品行和学业方面。他们与其他类型的儿童相比显得差异很大,某些研究者出于对留守儿童所处特定生活境遇的同情,为了能引起全社会的更大关注,他们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夸大这类儿童问题的后果的严重性。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在该研究部网站上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第一期调研报告证实: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上没有显著差异。留守儿童中喜欢学习的比例为81.7%,非留守儿童中喜欢学习的比例为77.12%。在对自身学习成绩的认识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也没有显著差异。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中呈现的主要问题是由监护人文化素质较低导致的留守儿童在家无人辅导功课的问题、由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的生活问题以及由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法国历史年鉴学派学者安德烈比尔基埃等在论及西方现代化初期西方家庭对青少年的生活安排时也曾认为:强迫孩子离开家庭环境,对孩子便是适应性的考验,同时也是剥夺情感的考验,这些考验能把孩子武装起来面对人生。孩子911岁时离家,这种体验既毁人又造就人。从切断孩子与自己原来家庭相连接的得天独厚的关系来说,是毁人的。说它也造就人,在于这种作法为有利于市场经济和劳动资本主义管理做好了心理准备。显然,我们今天在审视与剖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也有必要借鉴这种两分法,力求达到对这一问题的全面把握。
纵观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性。在中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之外的其他31个省、市和自治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按照段成荣等学者依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抽样数据进行的推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应为229145万人,而农村留守儿童在其中占了87%,约有2000万人。在中国,由农村向城市的人口大流动已成为一种持续20余年的社会历史现象。伴随着这一流动数量的增多和流动速度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这类现象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堪称绝无仅有,在不断地承受现代化因素冲击的近代欧洲,当年虽也曾出现人口大量地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类似现象,但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长期分离现象并不常见,常见的只是由劳动条件恶劣、居住环境拥挤、低薪无力养家、童工盛行等因素所造成的两性之间、代际之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以及家庭角色的被颠倒。旧式现代性的局限曾使得这类问题一度在欧美社会积重难返,无以应对。相比之下,当今带有典型的中国特点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得益于当代中国人能以新型现代性的视角去对其加以审视,并且能以顺乎社情民意的方略去对其负面影响加以消解。由于中国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相应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就带有区域性特征。从数量上看,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徽、湖南等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近年来,由于这些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沿海地区流动,从而导致在这些地区形成了为数众多的留守儿童。上述4个省的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高达14.19%8.15%7.16%7.15%。尤其是在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程度来看,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向是从经济社会发展不发达或欠发达的西、中部地区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西、中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然也就比其他地区更为复杂,尤其是对于一些典型的农业大省如四川、安徽、江西、河南等省来说,这一类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其他农村社会问题如农村空巢老人、农业劳动女性化、农村教育环境条件落后、农村社会治安失范等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比如,农村空巢老人群体自身就是一个无论在经济支持、日常生活照顾方面,还是在精神慰藉方面,均需要社会和家人给予关爱的弱势群体。然而,老人们不仅得不到自己儿女的悉心照料和心理安慰,而且还要发挥余热,去超负荷而又超出自身能力所限地照料他们外出留下的孙辈们。这种力不从心的状况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此外,忙里又忙外,双重担子一肩挑的农村留守妈妈在家教水平和社会引导能力方面也无法适应留守儿童们成长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呈现结构性特征,即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中留守儿童问题的发生率较低,而有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中留守儿童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独生子女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时将孩子一起带走的可能性较大,即便是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留下来照管孩子,往往也能比多子女家庭孩子的监护人具有更大的弹性,并且能够对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物力和精力。一般地说,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不可能在外出远行时将孩子们一起带走,也不可能将孩子们都推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他们被迫地选择由一方留守照管孩子,或者为减缓多重压力而将某个孩子委托亲朋好友照顾。由于他们不能像独生子女父母那样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去照料自己的每个孩子,并且由于他们在抚育孩子时不得不面对较少的选择、较大的困难和压力以及不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因此,他们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持久性特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相应地,对其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因为农民工阶层边缘化状况的根本性改变取决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乃至城乡文明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并且需要全社会力量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以至于对作为此种边缘化状况副产品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积以时日,这种界定并不意味着人们因此而可以放松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或者淡化对解决此类问题所应具有的主动创造性和思想上的信心,相反地,人们将因为充分地理解了治理此类问题的难处之后而能以更大的理性自觉和更多的情感付出,去积极地从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工作,从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集中地体现着城乡文明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市场化、城市化乃至全球化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农村居民正在经历一场自身生存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社会身份的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所催生的农民工阶层,已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安土重迁的格局,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历史文明进程,然而,现有城乡两元结构的束缚和城乡文化融合的艰难使得整个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充满矛盾与冲突,而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行为和心理等方面所出现的偏差正是这一类矛盾与冲突的派生物,我们应当看到:市场经济的变革,农村人口的膨胀,可耕地面积的缩小,三农地位的下降及其相应后果,城市繁荣昌盛景象的引力等等,正在驱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地离家远行,涌入城市以求取生存与发展,如果说以往的父母在,不远游体现了一种传统封闭型农业社会的伦理安排,那么今天的父母远行,子女留守则反映着在现代化冲击下一种农民的个人与家庭生存境遇的无奈,数以万计的农村保姆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让城市儿童避免了脖子上挂钥匙的境遇,而农村儿童自己却不得不忍受亲情的缺失及其相应的负面影响,让农民工阶层独自承担为社会发展而支付的成本,从政治伦理意义上讲,这是社会不公正在城乡关系上的显著表现,农村和农业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为城市的繁荣付出巨大牺牲,城市及其城市人负有不可推卸的支持农村的道德责任和反哺农民的社会义务,这就要求城市政府竭力为农民工的公民权益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也要求城市人从根本上转变对待农民工的思想观念及伦理情感,从而帮助他们尽快地从边缘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及其子女真正地能分享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
农村基础教育的学校布局、办学条件、 师资、学校管理、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大部分学校只能做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的条件下,学校基本未注意到留守儿童问题。随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行,大量的中小学和乡镇教育职能部门合并, 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学生就读和管理的不便。大部分农村小学缺乏寄宿条件,甚至在布局调整之前根本没有将寄宿制纳入发展规划。实行寄宿的学校则条件相当艰苦,大多数中小学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班主任负担极重;留守儿童分散寄养多于寄宿,管护形成空档。
(1)办学条件。在乡村教育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乡镇中小学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办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应付日常开支都捉襟见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硬件设施和教师遇的改善,根本无力为留守孩子创造良好的娱乐和学习环境,从而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思想教育。
(2)师资农村教师整体水平不高,教师素质较差,年龄结构老化。同时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规模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
(3)学校管理。学校、社区和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问题缺乏重视,几乎没有相应的措施。 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和经费的限制,教师由于工作的繁忙和地域的限制,对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缺乏了解,未能给予留守儿童特殊关爱。同时学校与家庭互动少。原因在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待遇偏低,从教和务农双肩挑的现象普遍,制约了家访空间。同时农村学校布局后学生更加分散,教师进行家访的难度更大。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积极有效地合作挫伤了家访教师的信心。
(4)教育理念。在农村教育部门的考核还停留在以升学为标准,相应的学校还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理念上。教师并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同时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不足,城乡教育差距巨大,初中后教育资源短缺。 学生因升学无望而导致辍学现象严重。另外,农村教育成本增大、学习后反而对农村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就业竞争的加剧,也是农村适龄儿童辍学的重要原因。
(5)课程设置。当前,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从调查中可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的年级分布,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生  多, 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的多。 调查表明以留守儿童达到在校生1/3比例的小学为主体,在年级分布总体均衡的基础上呈现出三年级以上年级留守儿童数量 略多的特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部分临时就业岗位对就业者年龄下移的就业要求使 得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提早向城市流动,从而形成留守儿童群体在低年级增多的趋势。在小 学低年级是最需要父母精心照顾的年龄,家庭教育的不完整或缺席对他们的成长学习带来一 定的负面影响。但留守儿童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如学习表现不佳、性格和行为有明显偏差等 不能完全归咎于有关儿童群体的留守状态,非留守儿童群体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但是根据 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基本的结论:父母外出务工所形成的子女留守状态催化或加重 了有关儿童群体原先处于萌芽阶段的各种问题。换句话说,儿童群体的留守状态并非形成留 守儿童问题的终极原因,而是至关重要的影响性因素。(1)安全。就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而言, 研究结果基本上都显示父母的外出给孩子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威胁。留守儿童由于 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效监护,易产生安全问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会议综述 (2004)指 出:由于父母疏于照顾及监护人的防范能力弱,在被拐卖的儿童群体中,居第二位的是留守儿童;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与意外死亡问题也很严重。 者范先佐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归纳为:一是由于亲情得不到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二是受他人的人身侵害, 如被拐卖和受到性侵害。周宗奎还提到了留守儿童自己行为失范,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他人的生命。(2)学习。就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父母外出后教育观念的影响,并没有一致性 的结论,但大多数研究都显示留守儿童总体的学业成绩较之非留守儿童要差,较之父母外出之前有所下滑。因为父母外出务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辅导、学习监督、学费缴纳及学习目的等各个方面。(3)心理。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人格与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少研究都反映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5.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对父母充满怨恨、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还有的因缺乏父母的监护而变得胆小,缺少与同伴和监护人的积极交流互动,缺乏自信;尤其还有的心理负担重,心理承受着压力和不安全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情绪问题源于对亲情的需要; 交往问题显示出内心的不平衡;自卑心理是缺乏心理支持的结果;逆反心理代表了某种无奈的反抗。(4)品行。个体的品德行为发展是一个从自律向他律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自发形成的, 需要学校、家庭等的引导和管束。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的有效监护,其品德行为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问题。 调查发现由于父母的外出,对子女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造成许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真空,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容易使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发生消极变化, 如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同学之间拉帮结派等;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 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任性、脾气暴躁、打架斗殴等。 也有部分研究者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迟希新2005年探讨了家庭教育缺失会导致留守儿童得到的亲子关 系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探机制的弱化,这些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5)情感。父母外出后往往很难与子女进行沟通,由于长期没有交流,彼此都感到陌生。在家的父母一方因要承担家务农活,也没有足 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子女沟通; 祖孙辈由于年龄代沟、 知识的局限,与留守儿童的谈心沟通 也很少,因此对留守儿童情感世界影响较大。(6)生活。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有所加重,课余活动单调,生活习惯差,缺乏青春期教育,易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表现在:伙食水平降低、 家务负担增加、卫生状况变差。尤其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降低。
三、意见和建议
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在城市人口拉力和农村人口推力的共同作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长期存在,从而彻底打破原来的那种家庭成员长期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家庭因其结构的不健全将不能正常发挥它原有的监护与教育功能,即父母因在外打工将无法承担起对孩子的监护与教育责任。大多数学者依此认为,既然留守儿童的问题起因是其父母外出务工,那么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应从其父母处着手,例如谭绍怀等认为要促使外出父母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的联系,鼓励打工父母尽量带着子女一同流入城市。而笔者则认为,目前在我国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还要缴纳高额借读费的情况下,鼓励农民工贸然采取家庭化流动的方式来解决其子女的监护与教育问题。对于那些农民工来说,不仅他们自身要承受城市失业、工伤事故、疾病等经济风险,其子女还要承担相当大的教育失败风险,退一步讲,即使留守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绝大多数也是被迫进入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民工子弟学校,而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能力令人质疑:它们大多坐落在城市郊区的垃圾堆上或废弃的工矿厂房,硬件设施严重匮乏,师资东拼西凑,老师也很少具备正规的授课资格,学校又缺乏切实的监督机制,致使老师的教学成绩无人考评。办学者也多是以赢利为目的来创办民工子弟学校的,至于孩子到底能从他们的学校获得何种教育则不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试想如此质量的学校、如此素质的教学队伍怎么能够承担得起民工子女基础教育的重任?再说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异常艰难,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是城市人不屑于干的最苦、最脏、最累的工作,而且经常要全天候务工,即使回到住所与孩子接触的频率也很低,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因此笔者以为在现阶段与其把孩子带到城市接受那种不健全、低水准、毫无保障的教育,倒还不如把孩子留在农村中小学享受家乡的正规基础教育,因为那毕竟是规范化的、有教育主管部门随时监控的公立教学机构。农村中小学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拥有丰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而这种资源优势是其它任何机构部门都无法比拟的。教师是职业的教育工作者,具备教育专业的基本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提高人口素养、传播先进文化是学校应尽的社会义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因此在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应利用其自身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性作用,积极探索教育新路,勇于承担起更多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责任。
1、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食宿,配备以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同时强化家庭的监护意识和教育责任,确保家庭教育力量的存在。寄宿制解决留守儿童监护缺失、教育滞后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由于农村中小学的大幅撤并和布局的大规模调整,现在一个农村小学或教学点要覆盖几个甚至几十个村庄,大量的农村小学生不能再在家门口上学,而是要长途跋涉到十里甚至几十里以外的中心小学去念书,单且不说留守儿童由于没有专人接送,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即使对于那些父母均在身边的非留守儿童来说,一天三四趟的接送也是家庭的一个不小负担,特别是每逢寒冬腊月或阴天下雨等糟糕天气,每天来回的走读就是摆在瘦小羸弱农村小学生面前的头号难题,目前在农村主要有两种途径解决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一是用车接送;其次是学校提供食宿,第一种方法不仅存在严重的道路安全隐患,而且它的费用相对于农村较低的经济收入来说也显得过于高昂,因此用车接送只能作为那些还没有能力马上给孩子提供食宿的农村小学暂时的权宜之计,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把用车接送作为过渡手段,而寄宿制应该作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方向,用寄宿制的办法把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统一管理,从宏观上讲,节省了分散管理的社会成本,提高了效率;从留守儿童自身来讲,孩子的全部学习和生活时间都转移到了学校,充裕的学习时间、集中的学习精力、稳定的学习情绪、浓郁的学习氛围,再加上与满腹学识老师的朝夕相处,耳濡目染,这些都有利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同时,寄宿的团体生活,可以发挥学校的替代作用来弥补留守儿童从父母那里缺失的亲情与关爱,学校管理和老师指导也能及时到位,对于保障孩子身心安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都很有好处,可见在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不仅能够解决留守儿童监护缺失、教育滞后的难题,也是缓解整个农村小学生上学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2、配备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生活指导老师在日常的寄宿生活中,应平等对待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切忌因为他们缺少监护、行为偏差和学习成绩差就语言歧视或放任不管,应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关心和爱护,从细微处做起,用心去爱他们,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生活指导老师实际上扮演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因此有条件的学校还是应引进受过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社会工作者介入,这样就既可在微观上直接面对留守儿童展开个案性的、精神性的心理疏导服务和各种小组团体活动,也可在宏观上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开设农村留守儿童娱乐服务机构、作为留守儿童合法权益行使的代理人等等,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但学校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可以把孩子丢在学校不管不问,父母是孩子法定的监护人,有着抚育孩子长大成人的义务,打工父母在外出挣钱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教育孩子成长成才的责任,外出家长要通过电话、书信经常与孩子联系、沟通,每年应抽空回家看看孩子,让孩子感到父母虽在异地,但父母的爱随时陪伴着他们;还应经常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掌握孩子的近况,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孩子的监护和教育工作。
3、政府和社会热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问题,但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在呼吁学校、教师更加关心留守儿童的同时,也应唤起政府及社会对他们的关爱,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协调管理、综合解决。政府资金注入,保障寄宿制中小学的正常运转上面所提到的在农村中小学推行寄宿制来解决留守儿童的监护缺失和教育滞后问题,从模式上来讲并不是什么理论创新,寄宿制在农村中学早已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实行起来难度并不大;至于引进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总体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引进专业人才也不是难题,问题的关键点倒是在于:为提供食宿而新建的校舍、食堂以及引进人才所需要的费用由谁来埋单?笔者以为在我国目前学校绝大部分还是由政府承办的现实背景下,除寄希望于少量的非政府组织(NGO和社会慈善人士的捐赠,农村中小学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要依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扶持,因为农村中小学教育属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义务教育是关乎整个国家振兴与发展的基础事业,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它是一种公共产品,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都有义务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投资,再说,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源于农村经济的不发达,而这归根结底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市优先于农村的不均衡发展战略,城市正是依靠工农产品剪刀差实现了工业的资本原始积累,国家和城市对今天农村经济和基础教育的落后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农村中小学开设寄宿所需的资金来源主要在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辅之以向学生家长收取小额杂费予以补偿,保障农村中小学资金的正常运转。 创新管理模式,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援。根据留守儿童缺乏监护与教育滞后的现状,建议那些农村退休老教师和有爱心、有能力的人们担负起为外出打工者教育子女的责任,为双亲外出留守儿童提供家庭式的寄宿制管理,如代理妈妈、代理爸爸等,这样既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又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解决现在留守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让外出的家长解除后顾之忧,农村老教师发挥自己的余热,爱心人士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协助解决好留守儿童这个有时代烙印的社会问题,既可以把留守儿童教育作为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又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赚钱的商机。依靠政府强力部门,净化学校四周人文氛围学校社区的文化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鉴于留守儿童还属于未成年人,对于黄色信息、暴力文化等缺乏辨别力和抵抗力,因此,要依靠政府主管部门,整顿、清理学校社区周围的文化环境污染,依法取缔不健康的黑网吧、黄色电影院、游戏厅,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社区娱乐活动,优化育人环境,使留守儿童在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中受到良好的熏陶,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资源应相互整合、相互协力,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更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同时, 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 因此,我们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 整体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制度建设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就业、医疗、住房和教育等制度。
(2)城乡统筹, 协调发展城乡教育。降低城镇中小学招收农民工子女的门槛,吸引有条件的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 真正落实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孩子问题。
(3)在经济不发达、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 镇企业, 让农民,离土不离乡。
(4)各级政府应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 强化 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责。
(5)积极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下乡支教志愿活动。
(6)在学校设置方面合理布局, 尽可能缩 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覆盖范围。
 加强财政支持
(1)下大气力改变优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的不合理现状, 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2)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有 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
(3)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民办教育、看护中心以及寄宿制学校,解决不同收入阶 层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同需求。
(4)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鼓励大学生和年轻 教师扎根农村基础教育。
 加强家庭教育:
(1)家庭应高度重视其育功能,有条件的尽可能把子女带在身边。
(2)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支持子女教育, 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防止过度物质满足。
(3)代养人、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 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学校教育:
(1)教师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2)学校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帮助留守儿童 服面临的种种困难。
(3)推进课改,加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重视学校的情感教育、道德教 育、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开展法制、安全和生存教育。
(4)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加强社会责任:
(1)加强舆论宣传, 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宣传,以引起全社会关注 强社会组织建设,加大社会帮助留守儿童的力量。
(2)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 形成社区、学校和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
(3)建立基层组织对留守儿童的监督和对家长的监督制度;乡镇社区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建立代理家长制。
(4)依靠政府部门,净化学校及社区的育人环境。
(5)以村委会为基点 以乡村小学为依托,建立留守孩子教育指导中心。
 
第二节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由此开始了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移。这一转移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人数由1978年的2 827万人上升为2002年的17 78万人。二是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改革开放以来这类人数累计在6万到1亿之间。此外,中国加人WTO之后,农村的隐性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将进一步上升,这也将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来看,现代化进程往往都伴随着大量的人口转移。二战后,日本、韩国等在经济高增长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一方面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扩大了消费的需求。在中国,从1988年中央1号文件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人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因。与此同时,人口的流动和转移也加大了城市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压力。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口分布状况使这种压力落到流动者身上,这就造成促进城市发展的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不能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间题研究第一期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以及留守儿童占适龄儿童的比例,在这一目的下,调查组设计了,农村学生情况调查表。
    调查小组分为五个组,分别负责江苏省沐阳县、宿豫县,甘肃省秦安县、榆中县,河北省丰宁县五个县的调研工作。调研方法主要是班级整,每县选择1所初中样本校、一所村级小学妙、样本。各调查小组在24615日一35日样校之间,分别在五个县进行了问卷调研工作。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
    此次调查选取三省五县为调查区域,各县样本量占总样本量的比例分别为:甘肃省秦安县113%、榆中县11.8%,河北省丰宁县17.4%,江苏省宿豫县3.4%,沐阳县29%。调查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在校生,年龄分布在7——18岁之间。其中男生人数占59.1%,女生人数占38.9%;留守儿童人数占总样本数47%,男性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体,女性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36.5% ;住校生占44.1%,走读生占53.2%,留守儿童中住校生占54.51%
    1、父母在外打工情况分析。
    被调查学生中,甘肃省秦安县中小学生的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占32.9%、双方均在外打工的占多数;甘肃省榆中县分别占44.2%84;河北省丰宁县分别占31.5%;江苏省宿豫县分别占24.7%18.6%;江苏省沫阳县分别占31.3 %27.3%。甘肃省、河北省、江苏省并不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但从数据统计上显示,五个县中小学生的父母中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占总样本数31.5%,双方外出打工的学生占总样本数16.2%,二者合计为47.7%。也就是说,在此次调研的三省五县中,留守儿童占适龄就学儿童数的47.7%。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比较庞大的。
    2、父母在外打土地域情况分析。
甘肃省榆中县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在县城内打工占5.6%,跨县、跨市打工占I7.6%,跨省打工占7%;甘肃省秦安县分别占34%;河北省丰宁县分别占26.5%;江苏省宿豫县分别占12.3%33% 33.2%;江苏省沐阳县为13.6%49.2%21.5%。从总体来看,五个县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县城内打工的占总样本数的。跨县、跨市打工的占总样本数的37.6%,跨省打工的占总样本数的21.6%。此外,甘肃省秦安县屯榆中县,河北省丰宁县分别有19.8%17.7%的留守儿童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什么地方打工。
    3、在外打工的父母回家频率分析。甘肃省留守守儿童中在外打工的父母常年在外的占4%,一年回来一次的占57%,半年回来一次的占15. 9%,每个月回来一次或几次的占6.8%;甘肃省秦安县分别占11.2%33.6%37.1%12.1%;河北省丰宁县分别占22%61%41%8%。从数据显示的情况来看,在外打工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维系松散。
4、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环境情况分析。从五县的总体情况来看,有53.4%的留守儿童与妈妈生活在一起,有30%的留守儿童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有49%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有27.3%的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41%留守儿童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有9%留守儿童寄养在别人家里。            
5、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求帮助的对象情况分析。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教师,比例为67%;第二为向伴,比例为24.1%;选择家人的比例为6.1%。生活中有了烦恼,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为教师,比例为34%;第二为同伴,比例为33.9%;选择家人的比例为28.8%。这样的结果与祥本校中半数留守儿童住校相关。我们又对非住校留守儿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非住校留守儿童群体中,同伴的作用上升。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非住校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教师,比例为61.5%;第二为同伴,比例为26.6%;选择家人的比例为8.1%;生活中有了烦恼,非住校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为同伴,比例为39.7%;第二位为家人,比例为36.8%;选择老师的比例为19.2%。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等问题关注较少。   
6、农村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分析。我们发现,各地留守儿童在表达是否希望父母外出打工的意愿时,表现出较高的成熟度。五县留守儿童希望父母出去打工的39.6%,不希望父母出去打工的比例占44.7%,还有15. 7%的留守儿童没有表达意见。留守儿童希望父母出去打工的理由包括,我们家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贫穷,希望爸爸挣一些钱能让家里过上好的生活;不希望父母出去打工的理由包括,怕爸爸妈妈在外面会出事故;不想让爸爸妈妈那么辛苦。这说明留守儿童对自身的家庭状况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对父母出去打工能够给予理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家庭的生活状况和父母在外工作的艰辛在留守儿童心里留下了较深的印记。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上没有显著差异。留守儿童中喜欢学习的比例为80.7%,非留守儿童中喜欢学习的比例为77.2,在对自身学习成绩的认识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二、农村留守儿童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导致了他们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1、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
    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所以,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这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与城市相比,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相对要少了很多。
    2、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的生活问题。
    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生活(主要是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留守儿童的满意度更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所以,半数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3、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家人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儿童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在缺乏父母关爱的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另外,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的忧虑,这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三、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发展中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
    2003年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已达到1.39亿,比2002年增加了8.8%,即增长了1万农村
流动人口。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不能与城市人口享有同等的权力和权益,也造成了其子女接受教育的困难,这些直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
2、农民工在经济收人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一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者。农业部2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第一、第二选择的6%。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一一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3、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
    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4、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把这些问题纳人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人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逐步实现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2、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加大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力度。社会组织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具有的帮助机构,其中帮助儿童是重要的内容。在我国,这类系统尚欠发达,类似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应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政府部门应充分引导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加强协作,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3、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少年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很少或没有相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中尚处于空白。农村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土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社区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
    4、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很多学校甚没有寄宿条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条件,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5、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增设心理课程。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学校应并设心理课程,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夹键时期;配备心理教育教师,使儿童心理健康地发展。
郫县农村留守子女调研报告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也在增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推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留在家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留守子女,这些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仅四川省就有三百万留守子女,缺少父母呵护教育的孩子,生活、思想、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郫县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近期,我们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对郫县犀浦镇、红光镇等地区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作了专题调研,共下发问卷500份,回收475份,回收率95%,回收问卷全部是有效答卷,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1、农村留守子女的基本概况
位于成都市近郊的郫县,所辖14镇,261个行政村,全县4811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就占3812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共计6万名中小学生。此次调研选取红光镇、犀浦镇为主要区域,为了确保调研的针对性和典型性,调研对象主要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年龄分布在7-16岁之间。留守子女在全县各乡镇普遍存在,父母双方均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共2572人(其中小学生182人,中学生752人,约占中小学生总数的5%)。父母中有一方阶段性外出务工的比例更大,占在校生的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子女群体非常庞大,总体比例偏高,在被调查的留守子女中,绝大多数情感发育正常,近8%的留守子女非常想念在外工作的父母,希望父母在家陪伴自己,或至少有一人在家。45%的孩子在调查中流露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家、希望爸爸妈妈在外保重身体、希望爸爸回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希望爸爸和妈妈能在本地上班等等。
2、农村留守子女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的复杂性,有些小孩表现得更加独立、自主,他们认识到父母在外打工挣钱供养他们上学之艰辛,而倍加努力学习;另有一部分的留守孩子则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任性妄为,在家中不听从爷爷奶奶、亲戚的话,在学校经常不遵守校纪班规,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性格缺陷、行为偏差,有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在感情上对子女有所亏欠,想通过金钱来弥补,而这些子女则往往不珍惜父母在外辛苦赚来的钱,花钱如流水,进一步助长了他们养成不良的习气,统计数据表明,留守学生在知、情、意、性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事实表明: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子女教育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状况堪忧。通过对郫县四中学初一(1 )、初一(2)两个班的问卷调查,在双亲外出的27名留守子女中,学习成绩好的占15%、较好的占32%、一般的占4%、差的占13%,据介绍,这仅仅是学生自己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实际情况可能更差,特别是一些山区乡镇,因厌学而辍学的学生更多,留守子女长期与父母分离,负责照顾孩子生活学习的临时监护人绝大多数是老人、文盲和半文盲,难以从智力和精力上担负起监管重任,加之相当部分老人的思想观念陈旧,对孩子的培养基本上是停留在管穿管吃的层面,学习问题完全依靠学校和老师,据统计,双亲外出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其他监护人监管的留守子女比例占7%,监护人仅识字和没有文化的占61%,这些临时监护人普遍年老体弱,对儿童的学习重视不够,学龄儿童辍学率较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从红光镇的调查情况来看,有14%的留守子女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委托其他亲戚或熟人监护的仅占81%,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子女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岁,与留
守子女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二)性格缺陷明显。父母关爱缺位导致留守子女孤独感增强,监护人通常是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对留守子女思想品德引导较少,教育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孩子思想波动且出现心理障碍时,不懂得及时沟通,常常使留守子女缺乏心理慰藉而产生较强的孤单感,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子女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高达8%,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三)缺乏亲情关怀。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子女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子女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根据调查和座谈的情况,大多数留守子女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调查统计,8%的孩子能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希望父母能够找一个好工作,挣到很多钱,早日回来;有56%的孩子感到担心,孩子的担心主要包括父母的安全、身体健康以及工作是否顺利三个方面;有7%的孩子最盼望的事就是父母回来,能在自己身边;6%的孩子表示他们最苦恼的事是学习题目难,不知道该问谁;3%的孩子最害怕学校开家长会,因为不知道到底应该请谁;有2%的人担心自己的学习,怕成绩不好对不住父母。
(四)心理健康障碍。留守子女长期被托养或寄养,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使得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有的处于无人管束状态,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亲情饥渴现象,众多留守儿童逆反心理强,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不愿与别人交往;对学习、未来缺乏自信心,普遍表现为孤僻内向、胆小怕事、自觉性差、管理困难,好打架、爱学人、喜欢撒谎,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有心事时,留守子女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教师,占53%,第二为同学,占31%,第三是监护人,占16%,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
(五)行为习惯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子女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子女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儿童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六)价值观念扭曲。由于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部分留守子女养成了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产生了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挣钱,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七)安全存在隐患。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报道,20043月,四川省富顺县某镇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一个13岁的女孩,在无人事先知情的情况下生下了一个孩子,尚未成年的女娃娃竟然当上了母亲、悲剧的根源在于女孩的父母双双务工在外,作为留守子女的这个13岁女孩的监护权无人顾及,才最终导致了这个悲剧的发生。
3、问题的成因
留守子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其成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
(一)社会: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这就意味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农民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根源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子女这一群体的产生,而社会对留守子女的关注度不多,对网吧等一些娱乐场所不能行使有效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子女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出现一系列问题。
(二)家庭:家庭教育缺位,家庭教育作为儿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外出务工父母的收入不高,居无定所,又被高额的择校费挡住,难以将孩子带在身边,只能交由家中的老人抚养,而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责,而且监护人由于年龄、文化、身体和精力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真空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三)学校: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特别是在对待问题学生上,有的学校认为难以管理,于是在教育无效时就干脆放任自流,一推了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子女在心理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大多关注学习成绩,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子女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子女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时代的所有青少年都是必要的,
4、对策与建议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新农村的未来在农村青少年身上,留守子女是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基础教育的质量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如果没有教育的参与,一体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教育不仅要参与,而且要提前参与,要靠教育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素质靠教育来加速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教育要先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重要作用尤为明显,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是当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子女问题,要有赖于社会教育与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健全,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子女教育的问题。
(一)城乡教育要均衡发展,努力追求教育公平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子女的根本所在,要改变以县为主的地方财政投资体制,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逐渐缩小城镇与农村之间教育发展成本,真正降低城镇中小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门槛,吸引有条件的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从根本上缓解留守孩子问题,要从政策上给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提供切实的支持(如取消户籍限制、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免收入学赞助费、减免学杂费等,帮助农民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农民工子女入学,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追求教育公平,为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不仅能使他们安心工作和生活,还能为弱势群体的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这对于从根本上防止新的弱势群体的产生,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日前,成都市启动实施的八大工程: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民教育与培训工程、教育强乡镇工程、帮困助学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城乡学校结对子工程、稳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工程,从资源配置、帮困助学、培训就业等多个方面,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二)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子女的教育与管理
学校要对农民工子女在精神上鼓励、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并要严格执行上级收费政策,对外来务工子女一视同仁,使他们与城市孩子一样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一是在留守子女较多的农村地区开办寄宿制学校,政府应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民办教育、看护中心以及寄宿制学校,解决不同收入阶层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同需求。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子女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子女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子女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子女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二是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子女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子女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子女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三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关注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学校、教师、家长互相配合必不可少,学校要建立留守子女跟踪管理档案,对留守子女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要关注留守子女的身心健康,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要经常组织留守子女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四是关注留守子女身心健康发展,尤其留守女童的身心健康,由于各种原因,重男轻女现象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关注女童的身心健康和素质提高,意义重大,她们既是祖国的未来,又是未来的母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关注女童,就是关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子女排忧解难,引导青少年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像四川富顺13岁留守儿童做妈妈的类似事件的发生,
(三)要努力改变外出务工家长与留守子女教育沟通方式。调查材料显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影响较大,但如果父母有一方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小得多。因此,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联系一次,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许多学生习惯通过书信、日记来抒发和宣泄内心感受,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是难以解决问题的,需要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一是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家庭暴力、艾滋病等社会问题的宣传,增强了社会关注度,对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解决,二是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建议依托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委员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协调教育、文体、广播、司法、财政、劳动、卫生、民政、工商、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涉及教育教学、扶贫助困、公共卫生、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文体科技、市场净化、环境整治、劳动用工、经费保障等诸多领域,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子女教育管理体系,三是要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体系,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迫在眉睫,建议由基层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相关群众性组织,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起到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四是积极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下乡支教志愿者活动,开展大学生下乡支教活动,既可以给农村教育输入新的知识、理念,也在一定意义上生动地教育了大中专学生,使之将来志愿投身农村教育、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和城市、乡村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因此,城乡一体化,教育要先行,建设新农村一定要做好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应该创造条件,让广大留守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与城里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第三节  留守儿童的实证研究———以豫东农村为例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在城镇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大多数农民工的孩子被留在了流出地,这是大多数农民工迫不得已的选择。这些离开父母被留在家中的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笔者对河南省东部的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300 份,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家庭打工的情况,父亲在外打工的比例是35.6%,母亲在外的比例是6.1%,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比例则高达 55.2%。这些打工家庭中,孩子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占54%,和其他亲戚生活的占17.3%。通过对这些留守儿童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这些孩子存 在以下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
对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来说,年龄太小,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如果监护人照顾不到位,那么这些孩子很可能就成了犯罪分子的目标。公安部的一项统计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受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其中,男孩容易被人贩子拐卖,女孩则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在豫东某村,夫妻两人外出打工,把四个孩子交给了孩子的爷爷奶奶照看。由于这家的孩子与邻居的孩子发生了争执,引起邻居家大人的十分不满,最后 邻居家的爸爸竟然拿起了菜刀砍向了这几个孩子,而其爷爷奶奶由于年龄太大,不仅没能保护孩子,他们自己也死在了菜刀下,而这四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孩子因及早跳窗而活了下来。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
经调查,对于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来说,有 45.3 的孩子平时都有零用钱,虽然半数以上的孩子没有零花钱,但这些无零花钱的孩子多是7岁以下的。所以 大部分留守儿童对他们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他们很少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一直处于亲情饥渴的状态,他们越是意识到父母的重要性,那么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就会越低。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儿童的心理是在与父母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儿童如果在早期和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将对其以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起到促进作用;相反,若是儿童在早期不能 与父母建立这种亲密关系,那么会对他们的心理成长产生消极影响。一般来说,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通常比较在乎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对于无形的心理健康却忽视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 22.7%孩子会向他们的监护人诉说烦恼或困难,一般多会和同龄人交流。缺乏正常的家庭氛围,很可能造成他们心理的不健康、人格的不健全,造就或孤僻、或任性、或自私的性格,极易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偏差。
四、留守儿童的学业问题
    对于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一般比较低,他们很难得到学习上的帮助。而对于处在上代监护下的留守儿童来说,即便监护人在能力上能帮助他们,可是由于农活和家务比较多,监护人很少有时间给予帮助。尤其两类监护人很难在学习上对留守儿童做到有效管束。有20.7%的孩子认为学习比较吃力和困难。一部分留守儿童认为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可以随心所欲,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学习上也就放松自己了,这样就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还有些留守儿童从父母外出打工赚钱这件事情上,认为读书并没什么用处,就算不读书,到时候也可以像父母一样外出打工赚钱,他们的这种错误思想由于没有人及时给予纠正,也就成了他们不好好读书的理由。
    五、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问题
    一般来说,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这些孩子的交往范围要比非留守儿童的交往范围要广,而且他们独立行动的自由度大,自我实践性强的特点。这在客观上说,是有利于孩子的独立发展,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但是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共处的时间很少,缺少必要的交流,父母对孩子很少有正确的指引和教导,这就会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带有一定的冲动性和盲目性,所以这些孩子会很容易流入不良社会群体中。萨瑟兰的,差异交往理论,认为:个人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其生活交往所决定的,越轨者的越轨行为是与同样有越轨行为的人相互交往的结果。根据,差异交往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如果留守儿童与不良社会群体中的不良青少年交往,那么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会很容易学会越轨行为的知识,他们越轨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很大。由于父母不在孩子身边,这就使父母根本无法及时发现孩子不良行为倾向而进行有效的劝导,通常都是孩子的越轨行为已经发生了,父母才知道孩子越轨了。 另外就是有的留守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由于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不懂社会交往技巧,不擅处理突变的人际关系,所以这些孩子在社交中常常不能做到与别人和平相处,在交往中经常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与别人产生冲突,甚至会有恶性事件的发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家庭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坚实基础,将会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顺利实现。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我,概念:他人的姿态充当了镜子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身;正如他们在其社会环境中看待和衡量其他事物一样。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也都是看着镜子中的我,一步步地走向社会、完善自我的。我们会从镜子中看到,我,是不是大家期望的我,当我们从镜子中看到的,我,符合我们大家所认可的价值标准,我们会继续按照这个价值标准继续完善自我;当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我,与大家所认可的价值标准有差距的时候,那么我们通常会按照这种价值标准来改变自己,做到让大家认可、接受和赞赏。家庭是个人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则是个人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面镜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洛尔报告中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能力加以安排,这四种能力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重要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而父母的教育正是这四种能力的早期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没有这样的镜子,这些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父母在身边的这些孩子,他们得不到父母的保护,他们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经常与父母沟通、与父母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他们渴望爱和被爱,他们有时无法辨别真伪是非,他们需要亲人的帮助和指引,当他们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心理不健康、道德真空、越轨行为等种种问题出现在这些留守儿童身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农村富足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去,那么作为劳动力转移的副产品留守儿童又该怎么办呢?其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以及在社会变迁中社会制度发展的滞后,但这将是长期存在的,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青少年的教育一般都是从家庭、学校、社区这三个方面着手,那么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对策也应该从这三方面出发。从学校这一角度来看,农村学校应该担负起重任,不仅要教文化知识,还要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培养起他们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从社区这一角度来看,由于经济的发展状况,目前 社区建设在农村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是农村的社区服务需求是更迫切的,这也就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村民的积极参与,对留守儿童进行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家庭,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多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多关心、多指导。同时,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入学应该与城市的孩子享受同样的待遇,尽量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使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健康发展。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