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浅谈社会法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09-11-19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一、  社会法庭存在的必要性。现阶段各类社会矛盾交织,涉诉涉访案件居高不下,各级政府和人民法院的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因“家务事”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与日俱增。据统计,目前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中50%以上是涉及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民间借贷等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家务事”,这些案件的大量增加不仅使法院的办案压力不断增大,对当事人也是一种诉累。案件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当事人认为打官司就是撕破脸面,在法庭上互不相让,为争一口气,一场官司打几年甚至于十几年,从而导致“一场官司十年仇”的局面,影响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从而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些“家务事”的解决仅仅依靠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力量介入来解决这些问题。社会法庭整合来自民间的人民调解员、社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成立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解决矛盾纠纷,可以有效克服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法官不知乡情民意、不懂民俗人情的问题。社会法庭办案不收取当事人的任何费用,还可以有效解决当事人不知如何去打官司以及无经济能力来打官司的问题。“社会法庭”是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依照法律规定、乡规民约,风俗人情来调处矛盾纠纷。它不仅仅用法律,更重要的是用人情和大义,凭借社会法官的声誉、智慧、人格力量等来处理矛盾纠纷,同时社会法庭以快捷、便利、便民的方式来处理案件。这样的办案方式能快速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具有权威性、终局性。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还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社会法庭的成立不仅与和谐社会相吻合,还能有效的减轻人民群众的诉累,且能有效减少邻里纠纷、涉诉信访案件,特别是对民转刑案件的减少,促进社会的稳定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 “社会法庭”的运作模式。社会法庭是在人民法庭的指导下,由社会名流、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或其他法律工作者组成。社会法官来源于不同的阶层,对不同类型的案件由他们分类处理。经当事人协商同意也可选择社会法官以外的人员如“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参与调解。社会法庭处理的民事纠纷,可由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也可由当事人口头申请由常驻社会法官记入接待笔录。社会法庭受理案件后一般由常驻社会法官负责调处,当事人亦可选择在社会法官库中选择社会法官进行调处。经“社会法官”调解的案件社会法庭应当制作调解笔录及调解协议。如离婚案件调解和好的应当制作调解和好协议。对于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社会法庭应当督促当事人在调解协议签订后五日内履行,不能在五日内及时清结的,应当告知当事人诉至法院申请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确认。对于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民事纠纷,社会法庭应当对纠纷的事实做出评判并出具书面评判意见。人民法院在处理案件时,应当对评判意见予以充分考虑,作为审理案件的一种价值评判制度。社会法庭在处理案件时,应依据便捷便利便民的原则,采取到村上门受理,上门调处。社会法庭处理案件可从当地村委会及家族中有威望有影响力的人中,选择1-2人协助常驻社会法官处理案件,力争就地解决纠纷。同时还应建立村村通工程,电话告知受理和调处制度。总之,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充分发挥社会法庭在调处涉诉涉访案件中的职能优势。

    三、  社会法庭的价值取向。社会法庭处理案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自愿。以“平息矛盾,案结事了”,作为社会法庭追求的价值取向。社会法庭是一种特殊的诉讼外解决矛盾调处纠纷的准司法组织。它在人民法庭的指导下,与法院的预立案制度和社会民调组织相结合,和信访、综合治理相统一。

    社会法庭应当受理的案件有人民法院移交的诉前纠纷、立案后认为可由社会法庭处理的、乡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在排查社会矛盾中发现的纠纷,以及双方当事人自愿到社会法庭要求处理的婚姻家庭、赡养、抚养、扶养、继承、宅基、相邻权、农村土地承包、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赔偿等纠纷。社会法庭主要利用社会资源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社会法庭在处理案件过程中,由于贴近群众,洞悉民情,往往能起到“处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社会法庭有其自身的优势,在实践中随着社会法庭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保障有力、措施到位,以及党委政府、各级法院、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社会法庭将突显其职能作用。

   四、  社会法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社会法庭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社会法庭达成的调解协议其效力的确认问题。如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离婚协议的,对协议书效力的确认如何来解决。(2)社会法官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如何传唤当事人,如何传唤证人。(3)社会法庭常驻社会法官在工作过程中,下乡办案车辆、经费如何解决。(4)社会法庭的归属。社会法官的地位如何予以确认,如何使其责、权、利相统一。(5)常驻社会法官的待遇及社会法官的误工补助、交通费的来源。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长期的经费保障机制,对社会法官及社会法庭的地位予以明确确认,并配置相应的交通工具使其能正常开展工作,并制作与“社会法庭”相匹配的文书样本以保证社会法庭正常、有序、高效的开展工作,使其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从而为辖区的经济稳定、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陈建森 王桂霞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