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咨询 法律咨询
登录        电话咨询

如下完全属实,请问是否能抗诉成功,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民事申诉状 申诉人:陈某某,男,1963年5月生,汉族,住歙县富曷镇凤凰村5组。 被申诉人:李某某,女,1969年12月生,汉族,住歙县富曷镇凤凰村1组。 上诉人不服黄山市歙县人民法院(2008)歙民—初字第888号民事判决书,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黄中法民—终字第30号民事判决书,提起诉讼。 申诉请求 1.请求依法撤销黄山市歙县人民法院(2008)歙民—初字第888号民事判决书,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黄中法民—终字第30号民事判决书,驳回被申诉人的全部请求。 2.被申诉人承担本案一、二审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一、一、二审法院将黄山市环境检测站检测报告中的昼间的背景值44.7等同于限值,并做出“使用空气锤所产生的噪音经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已严重超标”的判断,是错误的。 由于上诉人打铁店(铺)、被上诉人的房屋均位于村庄边缘并紧靠城许公路,过往车辆也要产生大量的噪声。 根据乡村声环境功能的确定b“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及“环境噪声限值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限值为60”。申请人打铁店(铺)、被申诉人的房屋所在区域应该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其噪声昼间限值应为60,而非背景值44.7。如果检测报告测量校正值60.1属实,那么申请人空气锤产生的噪声就基本没有超出规定的限值。故一、二审法院将背景值44.7等同于限值,并以此与校正值60.1比较,得出“使用空气锤所产生的噪声经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已严重超标”的判断,依据不足。 二、二审判决“在其打铁铺内停止使用空气锤,并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自行拆除空气锤”,不合情理且缺少法律依据。 1.申诉人祖辈就在凤凰村以打铁为业,申诉人1981年学校毕业后就开始打铁。1995年申诉人在马路边建造二层楼房一栋。楼下作为打铁的场所,楼上吃饭、住宿,该房屋西边与被上诉人房屋相距1.4米。1998年8月30 日购买空气锤,9月29日正式投入生产,十几年来众邻居都没有异议。 到了2008年4月,被申请人才提出申诉人打铁店(铺)的噪声影响她的正常休息、生活,与情理完全不合: (1)、申诉人从1998年就开始使用空气锤,为何在2008年之前使用空气锤没有影响她正常休息、生活,而在2008年之后使用空气锤就影响了她的正常休息、生活呢? (2)、申请人并不是持续无间断的使用空气锤,并且中午、晚上从不使用空气锤,只是在正常工作时间中偶尔使用,一次使用的时间也只有十多分钟,一天里的使用时间总和也超不过两个小时,而且像天气炎热,自己也吃不消干,就提前不做了。那么申诉人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偶尔使用空气锤又如何影响她的正常休息、生活呢? (3)、为何与被上诉人朝夕相处的丈夫、小孩却没有与被上诉人共同提出使用空气锤影响了正常休息、生活呢? 看来问题的本质,不在于使用空气锤是否影响被上诉人的正常休息、生活,而在于申诉人打铁业务开展的红红火火,被上诉人得了“眼红病”,容不得申诉人发家致富!因此,被申诉人要采用恶意诉讼的方法,来干扰破坏申诉人正常开展打铁业务。 2.如果空气锤产生的噪音超标,应该解决的也是空气锤产生的噪音如何控制的问题,法院不应判令申诉人停止使用空气锤,拆除空气锤。 如前所述,黄山市环境监测站检测报告中,申诉人空气锤产生噪声测量校正值60.1,限值为60,基本没有超出规定限值。申诉人完全可以通过有效整改来控制空气锤产生噪声不超过限值60。二审法院判令申诉人停止使用空气锤,并拆除空气锤,属于滥用审判权,既不合情理也缺少法律依据。 现在申诉人全家老小五、六口人的生活、子女的教育费用,全凭经营打铁店(铺)的收入维持。二审法院判令申诉人停止使用空气锤,拆除空气锤,已严重影响上诉人一家人的生活来源。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判决缺乏依据。 一、二审法院认定噪声污染对被上诉人的健康权造成了一定影响,并适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判决精神赔偿是没有法律事实和法律依据的,因为判决精神赔偿的前提是造成严重后果。一、二审中被申诉人并未向法庭提供噪声污染与其健康权受到一定影响具有因果关系,且对其健康权造成了严重后果的任何证据,而且在司法实践中没有出现法院单独判决精神损失费的情况。 四、一、二审错误判决造成错误的执行。 2009年6月8日,执行庭人员对申诉人说:“本人任务没有完成,不好向领导交代,请申诉人和领导谈谈。”结果当申诉人到了法院,并问领导在何处,执行人员便拿出手铐将申诉人铐起,后拘留15天。在拘留期间,法院执行人员并未出示当场宣读搜查令,况且当事人也未在场,其执行人员撬门进入当事人的店铺,拆毁并扣押空气锤,其行为对待一个劳动者是不合理的。 此呈 申诉人:陈建强 2009年7月26日 附:1.申诉状一份 2.一、二审全部材料 3.黄山市环境检测报告一份 4.环境噪声限值表一份 5.2~7月份三相电(切割机、电焊机、空气锤、电砂轮)用电总发票。

问题状态:已过期 回复 (2)
提问人:莫艾是陈晨
提问时间:2009-08-06
相关咨询

请教买顶债房是否合法,买房人的权益是否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律师,您好; 请邦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买顶债房是否合法,买房人的权益是否会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谢谢!!

house 已过期 2009-03-18 回复(4)

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得到合法保护吗?

2009年9月18日—2009年6月11日在中国银行后勤上班。因省银行有规定不能雇佣临时工,为了能开出我们这块的工资,就挂了个物业(中信物业)。但实际上管理;工资发放;劳保发放都是银行自己管理,物业从来不出面,也见不着人。在工作期间签订过一份劳动合同2008——2009年和(中信物业)签的,2009年后一直没签订劳动合同。

aibenben11111 已过期 2009-06-13 回复(2)

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您好!我是个生了一个七岁男孩的妈妈!我是09年和老公领结婚证的。但是在此之前他和一个女人在一起同居了好多年。在领证前我问过他是否已经和她分开。可是到现在还是没有和那个女人分开还是一直在一起同居,那个女人还好几次的打电话给我。昨天一早被我奥门街小区的停车场看到了他的车。后来两人就大吵。我们现在在米铺村有

流浪的辛巴 已解决 2011-05-17 回复(1)

合同如下,请问合同是否有漏洞,或者说没有更大程度的保证自己的权益

立书人: 委托人 (以下简称甲方) 受托人 (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投资 有限公司事宜,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一、双方共同确认如下事实: 1、乙方与第三人共同设立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述公司”)。 2、甲方委托乙方投资

xieyininng 已过期 2011-05-19 回复(2)

公司无辜辞退我有哪些合法权益可以得到保护

我是从2011年2月18号来现在公司上班,一直按公司规定做事,到2011年5月27号,接到公司老总助理通知,说公司要对我辞退,并口头通知我28号不用上班,我当时不同意公司要求,我当时要求公司给我出具书面辞退通知书,并赔偿我相关的辞退违约补偿,但是公司不同意,我与28号继续同公司协商,但是协商不一直,公司同意我请假两天

chenshigao 已过期 2011-05-28 回复(1)

对征地补偿不满,该如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本人系清远市横何街道百家乡新围村人,全村共150余户,2009年在全村不知情的情况下,由本村村长,财务,会计三人与当地居委会签署了一份征地合同,直到2011年村民才知有此事,(征地用途是一地产开发商用作兴建别墅和公园用)当时政府为要求村民同意卖地签名,采取不法手段,逐一击破,譬如先签名的村民可以得到政府私下暗

xiang20jie 已过期 2011-06-10 回复(2)

我们顶岗实习是否合法?如何保护我们的自身权益?

我们是重庆一个大学大二生,但是今年6月底,却开始要求我们到公司顶岗实习,实习7个月,我们是会计专业学生,但是学校却要无门去的公式是外包公司,负责接电话的,和专业一点联系都没有,学校威胁我们,不去实习没有毕业证,并且不准自主实习,有同学能找到更好的实习单位,学校却不放人!有的同学耳朵和咽喉有问题不能听太

ltt216713 已关闭 2011-06-25 回复(0)

我们顶岗实习是否合法?如何保护我们的自身权益?

我们是重庆一个大学大二生,但是今年6月底,却开始要求我们到公司顶岗实习,实习7个月,我们是会计专业学生,但是学校却要无门去的公式是外包公司,负责接电话的,和专业一点联系都没有,学校威胁我们,不去实习没有毕业证,并且不准自主实习,有同学能找到更好的实习单位,学校却不放人!有的同学耳朵和咽喉有问题不能听太

ltt216713 已关闭 2011-06-25 回复(0)

我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人仅有的一套私有住房曾经委托给朋友了,我们签有公证书。但卖房并不是我的真实意愿。我在其诱骗的情况下打了一张购房款的收条,日期签的先于公正委托时间。他凭此虚假收条和委托书现在和别人订立了房屋买卖合同。当知道后我并不同意,现在此房屋是查封状态,请问我应该怎样来保护我的房产不被侵吞?谢谢

521xiaoliuzi 已过期 2011-07-13 回复(2)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
在线咨询律师
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