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青年犯罪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发布日期:2003-11-2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人口流动给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劳动力资源和城市经济文明的重要力量。但是,人口流动也给社会尤其是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问题。而农民进城务工是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其中又以35岁以下的青年为主(占71%)。从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看,进城务工青年给城市带来的所有问题中尤以社会治安问题为主要问题。例如:某市1994年全年发案3019宗,抓莸的4509人中外地人2638人,大部分是农民,本市人1871人中,农民1366人,占73%.故,本文试图对进城务工青年流动中的心理追求等的分析来分析其犯罪的原因并在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对策。?
一、目前农民心理约束机制的变化?
意识形态是人类重要的心理约束机制,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它 对社会成员是否遵守社会规范、遵循到什么程度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价值观念不是遗传,在环境的影响下,同样经历了内化—外化的过程。价值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农民的心理约束机制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的归属心理的变化?
中国是以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而来的。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和农村相对独立与封闭的区域环境养成了传统中国农民典型的归属性人格和“小农意识”,尊祖尊宗是其最基本的权力,也是最有力的道德约束力和行为规范。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音,农村社会的运行服从和服务于社会总运行目标,忽视农民个人的内在3需要。而58年实行的户籍制又把农民深深地固定在各自的土地上。与此相适应,政府运用运动和各种强制措施铲除农民个人价值观念,以高度统一的“一大二公”规范和约束农民的行为。?
(二)农民的价值观念的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农民开始体验责、权、利的统一。这不仅促进了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成分、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引发了农民价值观念的更新:家庭是各自利益的核心。而农村利益关系的直接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及农村一度出现精神文明弱化和文化沙漠性,不仅使一度受到抑制的宗族意识重新成为调节农民行为规范的重要尺度,而且助长了农民的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
二、进城务工青年进城后的心理不适?
在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在农民心理约束机制尤其是价值观念的变化条件下,农民充分享受“交了粮、自由王”的满足后,在人多地少,农业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的压力之下,受城市利益和比较利益的和吸引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纷纷向城市涌支,然而流动的盲目性、无序性和城市环境等导致了进城务工青年的心理不适即社会不适应。?
(一)社会的“二元化”格局与务工青年心理不适?
进城务工青年不仅从家庭承包制中尝到了一定的甜头,而且养成一种强烈的自信;凡事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成功。因此,他们进城后,深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自身及生存环境,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城市并非只是人口的集结地,它是现代文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策源地和扩散地。在与城市人的直接比较中,一些进城务工青年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感到自卑。这种强烈的自卑使其产生一种赶上或超过城里人畸形自尊心理。然而,社会的二元化格局使他们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完成一个由农民向真正城里人的转变,无法享有和城市人一样的住房、子女受教育、养老等社会福利性待遇和社会保障服务,这种横向的攀比心理使他们感到城市人获取利益及获取利益的方式优于自己:城市人付出很少便能获得的极大利益,自己费九牛二虎之力却不一定能得到。他们一方面面对的是望尘莫及的富裕者的高消费标准和城市人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另一方面是自己必须付出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和节衣缩食的资本积累。对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和期望与现实生活中自己实际地位的低下及收入支出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其内心的失衡与困惑。?
(二)、进城务工青年的文化素质及其心理需要不适?
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但它需要更多的是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劳动力且收入的高低与其受教育的程度原则上是呈正比的。“按照92年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其中农民收入与文化程度的关系可知,文盲半文盲农户人均纯收入为585.78元,小学户为710.93元,初中户中794.41元,高中户为835.73元”?①1990年进行的中国第四交人口普查显示,我国12岁以上人口中平均文化程度只有5.5岁,不足小学毕业水平。而 农村文盲、半文盲比例更高。这一基本的人口素质状况,导致进城务工青年整体文化素质低,这不仅限制了他们的职业选择空间和趋向,而且也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回报,迫使他们不得不 选择那些社会地位低下而收入也相对父的职业,这与他们普遍存在的进城“掏金”心理不相和和适应。?
(三)进城务工青年的自我实现心理不适?
目前进城务工青年的流动主要起因于对更大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城市生活的向往。一部分农村青年在生活富裕之后,富裕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已使其基本需要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满足,心理需求指向集中于充分占有并发展发挥其社会属性,尤其是尊重和自我实现上。而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里所从事的职业大多是苦、脏、累、毒等职业,这些职业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却是城市人愿干和忽视的职业。由此引发城市了人对从事这些职业的群体的冷落甚至歧视。因此,进城务工青年高层次的需示难以获得满足。?
三、进城务工青年心理不适与犯罪心理?
面对陌生的环境,在农民心理约机制的变化下,传统的社会约束力被解除,人与人之间关系松散、冷漠。进城务工青年似乎脱离或者弱化了同原有群体的联系,从而导致家族、家庭等约束力的鞭长莫及和当前农村所进行的精神文明对他们的无能为力。而进城务工青年并没有同新的群体建立牢固的联系,他们既不完全是农村人,也不是城市人,也就不可能以城市文明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其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处于自生自灭之中。在这种状况下,面对在城市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心理不适,一部分进城务工青年只能以自己的悟性来理解社会所出现的各种冲突和调适自己的心理。然而,进城务工青年文化素养的低层次性使其在理解社会现实问题上表现出迅速、朦胧、肤浅的特点。他们一方面以客者心态来审视城市环境与文化,以短期行为来规范自身,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加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难以接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价值观念上难以形成高度整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取向,完全以自己的利害得失对人、对事进行判断,以低层次的价值取向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面对心理上的种种不适,不能理智从政治、文化角度进行调适,而是选择一些不正当的 手段来满足自己对利益的追求,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四、对策分析?
进城务工青年由心理适应性障碍到产生犯罪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以进城务工青年心理不适的调节与娇治以减少犯罪也并非是纯粹的心理学问题,而是一项系统的动态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二元化格局难以改变的前提下,应着重从教育和管理入手,提高进城务工青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化其内控制和外控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切实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
九年制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广大农村地区仍有许多孩童因各种原因未能真正享受或者中途辍学,从而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也就不能从本质上解决进城务工青年文化素养差的问题。为此,在进城务工青年的管理上,流出地区与流入地区都要切实把好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关,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生产过程中的成人教育。
具体说,一方面,流出地区在组织农民进城务工时,必须制订一定的文化水准,不符合标准的,原籍乡镇以上政府不开具证明;另一方面,城市在给进城务工青年发放《务工许可证》
时,把文化水准作为一项硬指标,考试合格者方可发给《进市许可证》,为达此目标,城市地区不仅要对特殊工种进行培训,而且要严格审查和掌握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种进修班和培训班,对师资、场地、设备等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坚决取缔以杜绝培训上的形式主义。
?(二)用城市文明塑进城务工青年积极、良好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性格的养成主要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个体对文化的内化而成的。塑进城务工青年积极,良好的性格特征主要的是培养其社会适应性。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优越:第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其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城市地区在加强进城务工青年文化学习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力量,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并在有条件的群体中,利用其现有的地缘、血缘关系建立健全党团组织,充分发挥党团和骨干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及时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伊朗发展。第二,抓好进城务工青年的目标导向教育,使他们理性、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实力和自己的未来,减少流动中的帮派心理、盲目服从和攀比心理,增强他们迅速适应新工作的能力。第三,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青年的实际问题,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肯定进城务工青年对城市巨大贡献及他们中存在有问题的同时,要看到桎城市而言,他们是一个弱者群体,他们最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行为的冲击和被动机不纯者所伤害。
因此,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对因工负伤者,其医疗费和住院费彩由企业负担的办法,并根据具体情况参照国营企业劳动保险条例予以经济补助,以解决其后顾之忧,增强其对城市的亲和感。?
(三)完善市场经济,规范进城务工人员的行为?流动人口的管理涉及公安、工商、劳动人事等部门,这种“块块”管理局面易构成某一“死角”(某一块谁都管谁都不管)和工作上协调性差,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负责各项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并对流动人口进行全面、系统、积极有效的管理。与此同时,加强对进城务工青年法制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其内心存在罪与非罪的概念,进退有度,令行禁止,养成遵纪守法、格守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