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刑事辩护资深大律师 - 青少年犯罪心理与教育初探
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中学生处在心理断乳期。由于急聚的彻底的"断乳"将使青少年陷入迷茫而又不知所从的地步。朋友集团在青少年这个成长阶段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近年来出现了青少年成长前倾化的事实。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处于性苦闷之中。作为学校 、老师和家长要帮助青少年摆脱青春期的性苦闷。
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从根本上消除实施不法行为的思想根基,考虑到青少年善于模仿,所以要强调老师、家长的师范作用,激起学生对正面榜样的敬慕之情。青少年犯罪后一般伴有恐惧心理,要培养青少年坚强的自制力,就必须培养青少年具有科学的人生观,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形成自己做人的原则。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的世界三大公害,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我国某市资料统计,在所有犯罪分子中,不足18岁的约占 10%,18-25岁的约占50%以上,这其中学生犯罪占5%左右。本文从青少年的情感、性、人生观三方面,透视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一、青少年的情感
中学生处在心理断乳期。所谓"心理断乳"是指脱离父母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中学生来说是个危机期。由于急聚的彻底的"断乳"将使青少年陷入迷茫而又不知所从的地步,给他们带来了深刻的不安,深陷于孤独苦闷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这就是中学生所特有的孤独感。孤独感易使青少年自发形成一些非正式群体,组成自己的朋友集团,其成员之间关系具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在这些小群体中,若其个别成员对学习无兴趣,纪律松懈,经常旷课;喜欢进舞厅、游戏机房,沉迷于烟酒麻将;喜欢纹身,打架闹事;爱虚荣,摆阔气,讲究吃喝玩乐,染有小偷小摸恶习;迷恋淫秽书刊、录象等,就容易将整个群体拉下水,走上犯罪道路。
朋友集团在青少年这个成长阶段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所以作为老师、家长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孩子所在的朋友集团,即了解学生、孩子所在的朋友集团成员的个性、行为规范、家庭状况,若发现学生、孩子所在的朋友集团有犯罪先兆,应该同学生、孩子及时沟通,切忌用粗暴的方法或把学生、孩子封闭起来,而是帮助他们建立起新的良好的朋友集团,这样才能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中学生出现孤独感的同时,感受性和兴奋性提高,感情变得易于激动,容易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主张,蛮横、粗野、冷酷等。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尤其经不住别人的挑逗和刺激,如受到嘲笑,被忽视,被轻蔑,被压制,被不恰当地对待,都容易引发突发性犯罪,往往手段残忍,不计后果。2000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初中生徐力因不堪母亲管教太严,用榔头砸死自己的母亲。少年凶犯徐力有欢味腊祝?quot;当时我和母亲吃过中午饭以后,我母亲洗完碗后到客厅里边看电视边绣花。我削了一个苹果边看电视边吃。母亲开始责备我,我期中考试只考了18名,告诉我期末必须考进前10名,否则自己看着办。然后,母亲语气强硬地说反正你是我生的,打死你也没关系。我当时脑子里有点发昏,当时也没有多想,就想到学校去。走到鞋柜那里就看到放在那里的榔头,我把榔头拿起装到了袋子里。走进客厅,当时脑子里就有一个念头,把母亲打昏,我当时就打了下去。第一锤砸下去,母亲侧面过来,表情非常害怕吃惊,我发现母亲还没有昏过去,我又砸,直到母亲闭上了眼睛。"从这段独白中,我们看到这起杀人案没有事先设计,没有预谋,只是徐力在遭到不恰当对待,受到刺激,在一个念头驱使下,实施了犯罪,而且手段残忍,不计后果。因此要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并有自我控制能力。这样才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二、青少年的性
近年来出现了青少年成长前倾化的事实,被称为成长加速现象。儿童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已经超过了过去的标准,就是在他们后来的成长发育中,如性发育开始、性成熟开始的平均年龄也提前了两三年。伴随着性成熟而产生性欲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只有通过合法的婚姻来满足才是道德的。可是另一方面,现代青年结婚年龄却有逐渐提高的倾向,因为他们对生活水准的要求提高了,为求学、为事业延长了结婚做准备的时间,即结婚年龄逐步高龄化。因此,从性的成熟开始到能够以结婚这种合法方式满足性的欲求为止,平均年龄长达10年有余。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处于性苦闷之中。为寻求刺激,有的青少年偷看淫秽录象、黄色书刊,最后走上性犯罪道路。重庆一少年去电脑市场买磁盘,商贩以买一送一的方式搭配了一盒黄色游戏盘。电脑视盘上的画面使他倍感刺激,以后常常沉醉其中,胡思乱想。一天晚上,他将一女同学骗到家中,模仿淫秽画面上的举动将其奸污。
作为学校、老师和家长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青春期的性苦闷呢?首先,作为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过程中性的苦闷。其次,帮助青少年确立一个适宜青少年的奋斗目标,使其生活有追求。再次,要尽量提供条件,让青少年博览群书。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富,生活越充实。最后,要培养青少年的业余爱好,生活有乐趣,才有追求,有追求才不会有苦闷感,才不会为摆脱苦闷去寻求刺激。
三、青少年的人生观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作过调查,在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父母、老师、长辈、书籍、电影、电视中的人物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原因是青少年善于模仿。里弗考兹作了一项研究,收集了三年级儿童看暴力电视节目情况与他们的攻击性资料,10年后又进行重测,对比两个时间的各类相关数据,证明了看暴力电视节目导致了攻击性倾向增加。这充分说明模仿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一个年仅12岁的小学生将其妹妹抱走,放到朋友家,打电话给母亲,索要10万元现金才送回妹妹。12 岁的小孩凭自己的脑力是不会形成这些成年人所具有的作案手段的,他主要是模仿影视片的结果。
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从根本上消除实施不法行为的思想根基,考虑到青少年善于模仿,所以要强调老师、家长的师范作用,激起学生对正面榜样的敬慕之情,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榜样的惊叹、爱慕、敬佩,从而提高青少年自身的思想境界。目前,有的媒体不是用正面榜样的力量来教育青少年,而是把一些社会边缘人物的浮浮沉沉写得过于神奇,对青少年容易产生误导。如2000年5月23日《生活日报》上有一篇文章,黑、白、红三色醒目大标题《毒手杀"大哥",黑白"鬼见愁"》。文章描写了台湾头号冷血杀手谢惠仁少年时代如何品学兼优,在特种部队如何受严格训练,如何忠于妻子,如何神出鬼没,声明远震,把警察玩弄于鼓掌之间。因为青少年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还不具有科学的分辩能力,一定是非常羡慕。试想,不足20岁就结交江湖人物,能算是品学兼优吗?他常年逃亡在外,对妻子、对4个年幼的孩子,尽到了作丈夫、作父亲的责任吗?这能算忠于妻子吗?因为青少年还不具备冷静分析的能力,面对传媒的误导,青少年会盲目模仿。
青少年犯罪后一般伴有恐惧心理,怕暴露,怕进监狱,甚至有的用烟头烫臂,以表示要痛改前非,悬崖勒马。但青少年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还没有形成自己做人的原则,在意志品质上往往表现出缺乏自制力,往往抵挡不住欲望的诱惑,形成恶性循环,在犯罪道路上越陷越深,即出现反复性。有一少年从13岁开始偷东西,4年作案30多起,盗窃价值2万余元。在他回忆自己犯罪过程时讲自己不止一次深深悔恨,表示不再干了,但经不住诱惑,越陷越深,最后锒铛入狱。
要培养青少年坚强的自制力,就必须培养青少年具有科学的人生观,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形成自己做人的原则,并坚持之。当受到各种欲望的诱惑,当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时,能进行理性思考,按照崇高的目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