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论司法裁判的确定性及其实现(三)
发布日期:2010-09-25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三、提高司法裁判确定性的途径

  正如前文所述,裁判的确定性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体现。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司法裁判不确定的现象却较为严重,相同的情况在不同法院、不同法官、甚至不同时期有时会产生相差悬殊甚至完全相反的裁判结果,已经成为影响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问题,司法实践界占主流地位的思想仍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规则的明确和完善,才能有效地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此实现司法判决的确定和统一。这简直和十九世纪欧洲的“概念法学”的思想极为类似。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追求司法的确定性,必然是南辕北辙的。法律远不仅仅是规则,司法与规则一起实现法律下的正义。因此,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通过法律规则这一层次不能完全解决,而需要通过健全司法制度,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来进行。

  (一)建立优良的法律规范体系

  只有优良的法律规范体系,才能兼顾到法律的确定性和个案的实体公正。在我国,法律体系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还包括最高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就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具有普遍效力的司法解释等。在司法实践中,事实上具有一定法律规范作用的还有各级法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意见等。因此,法院同样承担着建构优良的法律体系的任务和职责。

  1、制定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应当疏密适当

  我国目前正处于法治建设的初级阶段,“有法可依”的理念被片面强调,这一观念在司法实践界的表现尤为突出。各种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正延伸到法律的各个领域,内容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密。这一现象满足了来自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最高法院和省法院欲通过这种方法来规范全国和本地区的执法不统一、不确定的现象(如刑事审判中的量刑不均衡问题);另一方面,广大的基层法官亦希望有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则,以避免受到上级法院改判或公安、检察机关的争议。当然笔者承认,在当前我国法官的整体素质尚不理想,司法腐败现象还难以绝迹的国情下,司法解释的细密有利于执法的统一。但是,这一做法的缺陷也渐趋明显,已经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负面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范性文件过于具体、明确,反而产生了不能涵盖(依法律的目的)应包含的情况,或者相反将不应包含的情况涵括进来的问题。这类情况主要出现在一些规范性意见中。比如,2000年10月江苏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关于办理聚众斗殴等几类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第1条(1)项将聚众斗殴罪界定为:“聚众就是拉帮结伙,人数达三人以上。对斗殴双方均有聚众斗殴故意的,只要一方达到三人以上的,对双方均应认定聚众斗殴。但对没有聚众斗殴故意的一方,不应认定聚众斗殴。”[28]这一规定,由于通过形式的具体的规定,反而未能抓住聚众斗殴罪的精神实质,所以在执行中出现了偏差。各法院在执行中极不统一,有的法院将三人以上进行的共同伤害行为(本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一概认定为聚众斗殴罪,影响了刑法的准确适用。正所谓“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29]
 二是规范性文件泛化现象。为追求司法判决的统一和确定,不少地区的法院出现了一股制定“规则”“标准”热的现象,对诸如量刑、改判、错案的标准作出一些明确的界定和实施规则。但是,“法律中的定义都是危险的”。[30]对这些领域作出刚性规定的后果,要么是将各种法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罗列汇总,并无实际的规范作用。要么是勉为其难作出规定,反而因为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个案而产生不公正现象。比如,2004年5月9日江苏省高级法院《量刑指导规则(试行)》,这个规定的出发点和运行效果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31]如该规则第9条(1):“非数额型的一般典型犯罪,以法定刑中段为量刑基准”。笔者认为这条规定是有问题的。无疑,这个规则对于一些犯罪是妥当的,比如强奸罪,故意伤害罪的基本犯形态。但是,对于有些犯罪的有些刑档就不一定合适。比如在情节加重犯中就不合适,[32]如抢劫罪中的“入户抢劫”的情形,依此规则基准刑是无期徒刑。但不管是根据刑法理论,或者是司法实践中的一般做法,这种情形的一般基准刑掌握在12~13年左右。将基准刑确定为无期徒刑显然是不合适的。另外,该规则第18条规定:“减轻的量刑要素所影响的刑罚量,一般情况下是下一个法定刑幅度上限的一格。特殊情况不在此限”。这个规定对于自首、立功这类法定减轻情节一般是妥当的。但对于另一些法定从宽情节,如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中止犯,未遂犯等,该规定就显然不合适。因为,刑法分则条文是以单独犯的既遂状态为标本来规定各个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33]其法定刑也是依照既遂犯来设置的。中止犯、未遂犯或从犯,因为刑事责任较既遂犯和主犯为轻,故法律规定从宽处理。但这些情节的情况比较复杂,几乎可以包括从免刑至从轻的所有刑罚,所以减轻的幅度应当根据具体案件中行为所造成的客观危害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进行综合分析,该减一格的减一格,该减两格的减两格。一概规定为“减轻一个法定刑幅度上限的一格”是不合适的。当然,该条中也说,“特殊情况不在此限”,但这句话是对优秀的法官说的,一般司法人员往往不知道何谓特殊情况。就笔者观察到的执行效果来讲,一般就被理解为减轻一个幅度。更为极端的是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2003年3月7日《规范量刑指导意见》,对量刑作出了更为具体的、如数学公式般精确的规则。如该意见第23条:“一般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所起作用较小的,轻处50%;作用较大的,轻处25%”;第35条:“宣告刑为并处罚金,而法条未作数额幅度规定的,基准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以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500元为基数,每增加一年,罚金增加2000元;……”规则极度的确定性,当然会带来极度的均衡性,正如该院在总结意见的成效时所说:规则试行后,“刑事案件同罪异罚、量刑不当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没有一起因量刑不当问题被中院发回重审、改判”。[34]但就笔者看来,极度的均衡必然是以牺牲个案公正为代价的。再如,针对一些二审法院改判、发回重审案件标准不统一的现象,有意见提出要制定“改判、发回重审案件的标准”,并已经付诸实施。[35]但在笔者看来,改判发回重审的情形,法律已经作了规定,如果刻意作出更具体的规定,可能产生执法机械僵化的现象,或者无实际意义。二审裁判不统一确定的问题,应当通过制度来规制。当然可以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但用标准来界定则是南辕北辙了。

  结合前文的分析,笔者认为,为提高裁判的确定性,制定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是必要的,但制定的司法文件应当疏密适当。对于一些可以做出明确规定的问题,应当制定规定。但应尽可能使用开放型的类型而非封闭型的概念,留给司法者以解释的余地。对于一些不宜作出规则的问题(比如改判发回重审案件的标准),不如暂时不作规定。“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36]就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可以通过指导性意见和判例等形式,指导司法实践。
  2、加强中国特色判例制度的构建。众所周知,英美法系国家主要的法律渊源是判例法,而大陆法系则有条古老的法谚,“审判不依照判例,而依照法律”。[37]但是本世纪以来,这种传统有很大的改变。大陆法系也越来越重视判例的作用,通过判例的形式对既有的制定法进行补充和改进,在不断引进新的法律原则和精神的同时也保障了法律的确定性。在我国的司法语境下,判例的补充在提高法律的确定性方面具有哪些优势呢?(1)与法律和司法解释相比,判例的抽象性程度较低,因此更能有效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成文法和司法解释都是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高度抽象出来的,往往过于原则和一般。与此相反,判例则是根据具体的个案所创立的,这一特性使其概括性和抽象性较低,也因此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和约束力。(2)对一些具有较大裁量幅度,但又不宜作出司法解释进行统一规范的地带(如刑法中的量刑问题,成文法本身是由于无能为力才将这一地带留给司法裁量),判例却由于其抽象性较低而适合起参照作用。尤其对于一些法律存在漏洞的地带,判例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如果一个先前的判例已经确立了利益衡量的模式,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合理的方案,但为了维护裁判确定的需要,则应根据先例确立的规则作出裁判。对相同情况给予相同处理,有利于裁判的确定性。(3)与成文的司法解释相比,判例更具有灵活性。在大陆法国家,判例确立的“法律规范”没有立法者确立的法律规范那样的威力。“判例的规范只是因为法官们——每个法官——认为它好才继续存在与被应用。”[38]正因为判例具有这样的特点,对由于社会急剧发展而产生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果马上制订司法解释条件不成熟,但判例的相对灵活性却使其可以担当此任。它只需对已经出现的一些较为成熟的问题作出规范,然后经历不断出现的新案件的考验。当对先前的判例作出一定的修正时,不致影响法律的稳定性。当然,当你推翻一个具有较高说服力的判例时,你必须说明理由。

  鉴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各级法院的判决都存在一些不正确和不统一的现象,所以目前不宜确立上级法院的判决对下级法院有约束力,或者先前的判决对以后的判决有约束力的机制。根据我国的国情,由最高法院选择优良的判决进行公布的做法具有现实的合理性。目前的最高法院公报和各业务庭编写的“审判参考”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遗憾的是,有些案例却存在着质量不高和矛盾的现象,[39]建议今后对判例制度的构建予以更加重视和完善。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