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数字”岂能影响行政裁量
发布日期:2010-02-24 文章来源:互联网
纯属巧合,我的法律博客在某年的六月六日———一个“六六大顺”的日子里开通了。尽管是巧合,我却仍然为此而感到一丝喜悦,因为它寄托了我———一个庶民的理想。我想,一个庶民对于“吉利数字”这样的寄托当是无可厚非的,哪怕是其出于对“吉利数字”的崇拜与迷信亦未尝不可。
谈及“吉利数字”中蕴含的“吉利文化,中西方似乎颇有共同之处的。例如,中国人喜欢“8”却不喜欢“14”,因为人人都想着要“发(财”)而不“要死”。这样的文化甚至还带点地域特色。例如,杭州人特别不喜欢“62”这个数字,因为这在杭州方言中音同“鹿儿”,这可是杭州人的一句“土骂”,要不得。杭州电视台曾播放过的一个笑话是:一对外地来杭的小情侣各自挑选了一件上面印有数字的“文化衫”,没想到一个挑中了“6”,另外一个挑中了“2”。小两口好不得意,穿着文化衫招摇于杭城各景区,未曾想有好事者将其公诸于电视台中,于是凡看到此新闻的杭州人均为之兴奋不已。另外,杭州现在的电话号码据说都不带“62”这两数字的。而西方人据说不喜“13”这一数字,似乎是与耶稣基督有关。
凡此,皆一庶民之喜恶罢了。未曾想,近年这样的文化亦传至政府官员之身上,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有报道云:浙江的一名副厅级干部,将祖坟迁到了新疆天山脚下。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贾永祥,在新办公大楼即将落成时,通过院领导班子讨论决定,花费3万元,从澳门请来风水先生择定“乔迁吉日”。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因为某大师说他“有副总理的命,只缺一座桥”,不惜将建设中的国道改线横穿水库,修上一座桥。
我们不妨设想:倘若您在山东泰安,某日得知规划部门决定要将某国道横穿于水库之上,您能猜想这样的行政决定是出于何种考量吗?正确答案是:因为某领导想建一座桥以提升他的官运。阁下即使聪明如“一休哥“,我敢保证您是很难获得正确的答案的。此等行政自由裁量权,果真是“自由”得可以,甚至可以说自由到极致了,因为连迷信都可以作为裁量的基准了。
美国行政法学家伯纳德·施瓦茨的一句话:行政法如果不是控制自由裁量的法,那它又是什么呢?此论断果然极为精准。然而,在我国的行政权运作体制下,我们又该如何控制自由裁量权呢?答案也许就在于行政权运作体制本身。当“长官意志”失去了宪法和法律对其的控制之时,其异想天开也就不足为怪了。
吕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