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激情违法犯罪心理特征及预防
发布日期:2010-02-18    作者:孙新律师
所谓激情犯罪,原是犯罪心理学上的一个舶来概念。刑法学界对此有很多个定义。激情犯罪多是由人际纠纷的小事引起的。比如说认为行为动机受到情感支配引发的犯罪行为为激情犯罪;还有“指行为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条件下,瞬息间丧失理智,心理失衡,一念之差而发生的犯罪”。不过,专门从事犯罪学研究的学者认为,“激情犯罪”在西方犯罪学中往往被看作是挫折攻击型的犯罪,其含义是指人在受到强烈刺激和挫折后,由于情绪异常激动而产生行为的异常冲动,在发生难以控制的暴烈行为时不计后果也不择手段。“激情犯罪”的心理基础是性格粗野、缺乏修养。一些性格有弱点的人思想偏激,报复和嫉妒心理强烈,一遇外界刺激,其心理发生恶性转化,从而导致攻击性的犯罪行为。这种犯罪大多没有预谋策划过程,但往往不计后果,具有突发性强、极端鲁莽、危害性大、案发后十分悔恨的特点,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这些犯罪嫌疑人原本不是罪大恶极,90%以上没有犯罪前科,就是因为一时的不冷静,才堕入犯罪的深渊。
一、违法犯罪及其心理特征
激情犯罪是指在强烈而短暂的激情推动下实施的暴发性、冲动性犯罪。在西方犯罪学中,激情犯罪往往被看作是挫折攻击型犯罪之一,是指行为人在受到强烈挫折后,由于情绪异常激动而产生难以控制的侵害性行为。通过对激情违法犯罪成因分析,激情违法犯罪与常态违法犯罪比较,激情违法犯罪主要采用暴力手段,具有以下特征:
(一)没有预谋性
激情违法犯罪行为人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之前,心理品质虽处在不良阶段,但却没有形成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力定势。违法犯罪行为人主观意识只处于间接、被动的违法犯罪阶段,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只有具备了客观刺激性条件,为满足某种需要迅速产生违法犯罪动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从行为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阶段理论分析,激情违法犯罪行为并无预谋。
(二)情境刺激性
激情违法犯罪行为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情境刺激,内有在不良心理只处于潜流状态,心理尚能保持平衡,行为人不置过激。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的头脑“内化”的结果。人的心理一经形成后,就会对外界环境影响作出反应,这种反应就是行为。行为是人的心理外化表现。⑦一旦情绪产生强烈刺激,损伤和破坏了某种个人需要,就会产生情绪体验。由于负诱导作用,在脑皮层间产生满情绪体验。由于负诱导作用,在大脑皮层间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使情绪高涨,由此引发激情违法犯罪动机,致使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三)自我失控性
激情违法犯罪行为人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之前,由于没有预谋,情境刺激瞬间突发,打破了行为人的不良心理的潜流状态,受负诱导作用,在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刺激下,自控能力和理智感降低,自我抑制失控,在情境强烈刺激下产生违法动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有的行为在情境刺激下暴力行为在达到目的后马上中止,而是要持一段时间,甚至酿成更大的惨案,如有的杀人犯杀红了眼,在杀“仇人”之后,还伤及无辜。
上述3个特征,在激情违法犯罪行为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二、激情违法犯罪的心理预防
激情违法犯罪行为的外部因素是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的。因此,歇制激情违法犯罪的关键还是要从预防和矫正他们的心理作起。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社会化教育,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做好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激情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净化外界环境,消除不良因素
外界不良因素来诱发和自我抑制失控的相互作用,要是激情违法犯罪形成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净化社会环境,消除外界不良诱发因素,是预防、控制和减少激情违法犯罪的关键环节。个体所处的客观环境中的诸多诱因都可能“内化”为个体心理内素,个体心理因素又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之分,这是由于社会生产环境决定的。两种因素彼此消长,决定了个全的心理品质的发展。如果消极因素在个体的心理结构中起主导的支配作用时,就会形成违法犯罪动机,一旦遇到外界刺激或者违法犯罪机遇,即会产生违法犯罪动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净化社会环境,消除、控制诱发激情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外在不良因素,消除隐患,堵塞漏洞,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激情违法犯罪的发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道德观念。
要加强对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遵纪守法的思想,增强法制观念、道德观念。个体品德的优势与个体道德和法制意识健全与否紧密相连。就个体社会行为而言,是否遵纪守法,主要靠道德观念、法制观念予以调控。因此,必须加强对全体公民道德与法制教育,使其明白自己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形成遵纪守法心理,摈弃违法犯罪诱惑,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开展社会化教育,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志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习惯,要使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1个自然人成为社会的人,必须经过社会过程。要普及社会学知识,使全体公民受到良好的社会学教育,把人的社会化,继续社会化,老年社会化成为人生自我适应社会。预防和减少社会越规行为的有效措施。公民经过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对外界环境与主观愿望,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思索、区分、鉴别、选择、控制、调节的过程,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法制观念,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1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思想意识的最高调节器,对其心理活动起支配、统率作用。如果社会适应出现障碍,将直接影响心理各因素的健康协调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必然出现病态心理和不健康人格,构成形成违法犯罪心理的潜在隐患,因此,加强公民社会化教育,培养公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防止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出现缺陷,引发激情违法犯罪,提高公民自我抑制能力势在必行。
(四)注意心理卫生,培养公民健康的心理品质。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适应环境能力和道德修养,个体心理健康与否,对其是否能够自觉抑制不良环境的侵蚀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其身心健康成长,这里进行激情违法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环节和措施。要教育公民讲究心理卫生,就要促进个体以及积极主动、平衡而灵活、正确与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当前以及变化的客观环境,达到身心和谐,使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良好心境,正视现实,认识自己,善与人处,情绪乐观,自尊自重,乐于工作,个体完善。心理健康包括中高级功能,初级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消除心理障碍和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中级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应付挫折的心理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高级功能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完善。
(五)强化国家机器,严惩违法犯罪。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激情违法犯罪已构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一次会议上曾指出,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是我们改革和建设顺利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这项工作任何时候都要抓得很紧,决不能有丝毫松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诱发激情违法犯罪的心理因素和条件,防止外化违法犯罪行为,达到遏制激情违法犯罪的目的。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