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发展现状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中国保险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发展现状
一场空难展开了一幅中国保险发展现状图。
短短数分钟,一架飞机,数十生命灰飞烟灭,留下无尽的伤痛。尽管媒体纷纷报道保险公司积极赔付的行动,但是50余人中只有少数人是通过长期保险安排获得补偿。此现状表明,中国百姓的风险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对保险的认识,以及保险业发展水平依然滞后于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
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包头空难中,购买了航空意外伤害保险的乘客有25人。另外,来自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公司,以及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的信息表明,通过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长期人寿保险等保险产品获得补偿的客户只有10人。
回顾过去的记录,2002年“4.15”空难中,在北京购买机票的21名国内乘客,无一人购买航空意外伤害保险,购买率为零;只有两名国航机组人员,分别投保了一份人身险和一份财产险;同年“5.7”空难中,103名遇难乘客只有45人购买航意险,购买率只有43.6%;中国人寿、太平洋寿险等保险公司个人寿险的客户数量总共才30个左右;事隔两年后,东航空难中仍有半数乘客未保航意险。这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均5-7张保单、航意险购买率95%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百姓的保险意识亟待提高。
值得安慰的是,与两年前相比,包头空难通过保险补偿的乘客比例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平安财产保险公司提供的房屋贷款保险,也在这起意外事故中发挥了作用——为遇难乘客家庭提供偿还房屋贷款补偿,这也是国内空难中个人通过财产保险获得赔偿的第一笔记录。
即便如此,应该看到,国人对保险的态度依然停留在“需要时才想起”的状态。据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介绍,在国外的机场很少能看到专门购买航意险的窗口,大多数行迹匆匆的旅客也不会为购买一份航空意外险刻意停留。这主要是因为购买航意险是一种临时的安排。在经济发达、保险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寿险计划已经涵盖了任何意外伤害事故,这就是他们很少单独购买航意险的原因。
相比而言,国人在保险意识上显得稚嫩的多。记者刚刚从太平洋寿险北京分公司了解到,包头空难后,通过该公司客户服务电话咨询航空意外险的客户数量是平日的两倍,同时电话预约购买交通工具险的客户数量是平常的4倍。这个情形与去年“非典”时京城百姓疯抢“非典”保险的景况似乎存在某种共同。
“居安思危,参加保险”是多年前某保险公司打出的广告语,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它准确体现了保险的作用——在安逸的时候提前安排风险。但是保险在百姓生活中覆盖的比例与这个行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保险产品是否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是否有一个透明的运行机制;是否能切实保证客户的利益;定价是否合理等等问题,都是决定消费者是否会选择保险产品作为风险安排的手段。
两年来,国人对保险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从包头空难中就有所反映。也由此可以推断,现在市场存在着大量需求,并且这种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依然在高速增长。但是对于保险的科学认知依然存在不足,这除了需要人们知识的补充外,更需要保险业做出努力,用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更值得信赖的服务赢得更多的认可。
中国保险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