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住权与所有权发生冲突时,应基于两条思路进行裁判:一是依据类推适用裁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七条规定:“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居住权或者房屋所有权。根据该条规定,离婚后,生活困难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房屋有居住权。
从立法目的来考量,该条主要维护离婚后弱势一方利益,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而对于因配偶去世后无住所的老人而言,其较离婚后生活困难一方境济更差,且本案中的陈某与高某父亲为婚姻关系,尽管与高某无血缘关系,但从目的性扩张的角度解释,其属于家庭成员范畴,举轻以明重,对于无居所的老人的居住权应予以保障。二是依据法律原则裁判。
《民法总则》第八条确立了民事活动中的公序良俗原则,该原则作为法律规则的补充,为价值判断提供了实证依据,即在无明确法律规定时,需要结合主客观因素综合考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从高某某与陈某再婚可以推断,如果高某对高某某尽到了赡养的义务,高某某再婚的可能性不大,而陈某与高某某再婚后共同生活九年,对高某某尽到了夫妻间的照顾、扶助义务,陈某作为家庭成员的身份并不因高某某去世而丧失,从通常意义上的善良风俗来考量,高某要求陈某腾出房屋显然有悖社会公德。在民事案件的裁判过程中,有法律依法律,无法律依习惯,无习惯依法理,法理的运用需要符合社会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普遍认知,亦不得与基本的人伦情理相违背。在社会关系、利益纠葛日趋复杂的当下,对民事案件尤其是涉及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诉讼,裁判案件的过程中,法官应当在法、理、情的权衡中做中立的裁判者,作出充满人文情怀的判决。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