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社会稳定与刑罚改革的人权刑法观思考
发布日期:2004-12-2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我国刑法中有关“非监禁刑”的规定需要修改和完善,这是刑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保证社会稳定的关系密切,其本质涉及到对人权刑法观认识的深化。

  关键词:社会稳定,刑罚改革,人权刑法观,非监禁刑,社区矫正

  目前,我国的犯罪率和重犯率均有增长趋势。几年前,还有学者在文章中指出我国的重犯率一直保持在6—8%,并引以为豪。但据2002年的统计,在全国监狱已突破150万的押犯中,两次以上犯罪的有19.5万,占13%,① 这尚不包括未被抓获和未立案的。具有关专家的保守估计,目前实际的重犯率至少不低于20%。犯罪率与重犯率的增长有多重原因,但不可否认,刑法中一些与“非监禁刑”(包括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等)相关的条款,在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方面的欠缺,与犯罪率和重犯率的增长也具有相关性。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把非监禁刑称之为“社区矫正”,不仅在刑事法律中有比较详尽的规定,而且一直是刑法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已开始引起我国刑法学界的重视,一些学者对刑法中有关非监禁刑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但是涉及的内容和角度有所不同,本文拟从人权刑法观的角度来探究有关“社会执行”的刑罚改革,希望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一、 我国刑法中有关“非监禁刑”条款规定的不足。

  许多学者对97年刑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从纵向角度看,新刑法在借鉴外国立法经验方面的视野的开阔、对当代刑法新理念的关注等方面,毕竟作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努力。② 有关社会执行方面的条款中,在立足国情的前提下,也适当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扩大了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方法。例如,79年的刑法中管制可适用23个罪名,而97年刑法可以适用109个罪名,管制适用范围得到了加强。③ 79年刑法中适用罚金的条文只有20个,其中可以单处适用罚金的有5条,并处的有8条,单处或者并处的有7条。而在97年刑法中,挂罚金刑的条文达139个,使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大为扩大。④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刑法中有关“非监禁刑”条款有以下不足:

  (一) 假释的条件严于减刑。如果把减刑和假释都作为对罪犯的奖励,减刑是比假释高一层的奖励。因为假释是有条件的释放,而减刑是无条件地释放。刑法第78条中规定了“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这就表明没有“立功表现的”,具备以上条件也可以减刑。而第81条的假释条件是:“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这就给假释增加了“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的附加条件。另外,第81条第二款还规定了对累犯以及五种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但对减刑却没有类似的规定,这表明了假释的条件严于减刑。基于现行法律的规定,它在全国所造成的后果是:目前我国监狱罪犯中减刑的比例大大高于假释,例如在1998年减刑率为23.13%,假释率为2.07%,1999年减刑率为24.79%,假释率为2.13%。通过对常规减刑的累计,大多数罪犯是以减刑的形式出狱,而假释的是极为少数。国外和我国的司法实践已经表明,罪犯出狱后往往有适应的障碍,这种障碍在头二年更为明显,如果没有适当的过渡期,重犯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对出狱人给以假释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使其有一个缓冲和适应期。有鉴于此,目前美国和日本的出狱人,约70%的人得到假释,我国台湾省的假释出监率为50%左右。

  (二) 在监禁刑、非监禁刑和行政处罚之间的惩罚力度缺乏一个合理的递进机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监狱服刑或在社区缓刑,其痛苦与损失的体验有天壤之别。情况相近的罪犯,在监狱服刑要受到严格的约束,从事强制性的劳动;而在社区服刑则基本能保持正常人的生活状况和人际交往;二是对非监禁刑的罪犯不能根据其犯罪的严重程度和危害性给予有区别的惩罚和监管;三是非监禁刑与劳动教养的错位。非监禁刑属于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是行政处罚,但前者的惩罚力度远远轻于劳动教养。由于缺乏合理的递进机制,一方面降低了非监禁刑的刑罚威慑功能,一些罪犯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据浙江对缓刑的调查表明:虽然公众强烈要求严惩“贪官污吏”。而事实上,目前贪污、贿赂及滥用职权的职务犯,其适用缓刑的比率平均达40%之多,有的地方达到60%,大大高于其他的刑事犯。渎职犯罪的缓刑比例平均达50%以上,有的地方高达80%至100%。⑤ 对职务犯罪适用缓刑的不适当,不利于有效地遏制这种犯罪,不利于对广大公众的权利保护。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松弛、放任自流的状况,增加了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的可能性。如有的基层派出所仅要求假释人员一月报告一次,有的没有报告也在报告记录上填写一下敷衍了事。

  为了填补监禁刑和社区矫正在惩罚力度上的空档,美国积极进行了中间程度制裁(Intermediate sanctions)的尝试。目前采取的比较普遍的措施是强化的缓刑监督和假释,除此之外还利用中途训练所、社区居住中心、日报告中心、家中监禁(家中拘留)、电子监控等措施,还有许多州结合经济的制裁如社区服务、赔偿和罚款等,从而增加了在社区矫正中对罪犯惩罚的力度,较好的体现了在社区针对犯罪人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的递进机制。到20世纪90年代,法院对缓刑的处决除单一形式外,还有多种其他形式:(1)分开的判决(Split sentence),即法院确定罪犯先监禁一段时间然后实施缓刑;(2)判决的修改(Modification of sentence),开始给罪犯一个监禁的判决,然后根据服刑情况改判为缓刑;(3)间歇的监禁、缓刑(Intermittent incarceration),判决对罪犯周一到周五的白天予以缓刑,周末和晚上收监。⑥

  (三) 刑法对社区执行的条款没有“教育改造”的要求。在第46条中对监狱执行的罪犯,强调了要进行教育和改造。但对于管制、缓刑和假释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的要求仅仅是监督考察(刑法第39条、75条和84条)。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没有法律的要求,公安机关一般也仅仅是履行对罪犯的必要监督,而未能承担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改造的职责,不利于罪犯更好地重新与社会结合。

  而西方发达国家“社区矫正”一词已清楚表明社区执行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监督功能。目前美国的社区矫正主要承担着三方面的职责:第一是对罪犯的监督和管理,第二是对罪犯的矫治和更新,第三是对罪犯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如帮助罪犯寻找工作,帮助解决其家庭的矛盾和生活的困难并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等。目的是有利于他们能更好的重新与社会结合。

  (四) 非监禁刑管理机关与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刑法第38、76、85条规定了我国社区执行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但从国外执法实践来看,由公安机关进行管理是不妥的。社区执行的监管、矫治和提供帮助的职责,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由专门的机关和人员来管理。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非监禁刑的执行均不是由公安机关管理,而是由专门的社区矫正机关(一般隶属于矫治局),矫正机关设有专职的管理工作人员,在美国有些州为了进一步体现专业化分工,分别设立假释专业人员和缓刑专业人员。非监禁刑执行工作由非公安机关管理,并不仅仅是因为公安机关存在着力不从心的问题,关键在于这一工作的性质不适合公安机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非监禁刑执行的任务势必要得到加强,因此,需要通过刑事立法重新加以确认。

  二、对刑法中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铭暄教授在“为新世纪我国刑法学的新辉煌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了树立人权刑法观的思想,所谓人权刑法观,是指在刑法的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功能中,不应片面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我认为这一提法是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同时,高铭暄教授提出了今后应把刑罚改革作为亟待加强研究的一个方面。他认为应对刑罚的种类、实施进行研究并提出刑罚改革的最佳方案,这无疑对惩治犯罪、保障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⑦ 我认为,深化对人权刑法观的认识是刑罚改革的前提。对此试谈一些不成熟的理解。

  (一) 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和人权保障功能不能等同。

  什么是社会?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⑧ 虽然刑法第13条把对公民权利侵犯的行为也概括进“危害社会的行为”,但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和人权保障功能毕竟是有所不同的。无论是马克思的解释还是人们在习惯上使用“社会”一词,往往是将社会与人分开的。高铭暄教授在论及刑法的犯罪概念时指出:它揭露了犯罪的阶级性和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危害性。⑨ 马克昌教授在论及刑法的犯罪概念时,认为这一定义“揭示了在我国犯罪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公民权利”的危害实质。⑩ 因而,仅用对“社会”的危害来涵盖对公民权利的侵犯,似有不妥。对此,我们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作一观察。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的,犯罪和现行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⑾ 这表明了在阶级社会中,犯罪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统治阶级为维护其利益,用确立犯罪和打击犯罪的形式来维持其有利于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关系和基于这一社会关系的社会秩序。因而,他们总是把危害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作为打击的重点。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统治阶级对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社会保护”的内涵是有所不同的。在奴隶社会,奴隶只是奴隶主会说话的工具,连公民的资格都没有,因而,“社会”保护并不包括他们个人的权利。在封建社会,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农民虽然从奴隶的身份中解放出来,但由于主要靠租种土地为生,许多人不得不保持一种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封建统治者运用法律的手段所保护的“社会”,主要是指有利于他们自身利益的社会秩序,虽然在法律形式上也涉及到对平民的保护,但对危及统治秩序的行为者不惜施以残酷的肉刑和死刑。凌迟、枭首、戮尸等野蛮的死刑适用和执行正是这种重“社会”轻个人权利的体现。事实上,在封建社会,一些农民仍处于农奴的身份,他们并无个人权利所言。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相对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护,这种保护首先是出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从法律上赋予劳动者以相对自由的权利,并追求人权保障的价值,这无疑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⑿ 这种非常革命的作用包括了对人权的保护(当然资产阶级的人权保护具有相对性和虚伪性)。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社会主义是较资本主义更高一层次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由于生产力的主体是人,所以尊重人、发挥人的首创精神是特别重要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应享有比资本主义更高一层次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我国的宪法和刑法等对此都已有充分的体现。但纵观建国后的历史,由于封建因素的沉淀和其他因素,在强调社会保护的同时,并非能很好地进行人权保障。特别是“文革”期间,令人尊敬和爱戴的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文革中竟失去了一个普通公民的应有权利,被迫害致死,许多老一辈的革命家也惨遭厄运,大量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被冠之以反动学术权威。因此,根据历史的教训,我国82年宪法中关于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的规定,不仅恢复了1954年宪法中的内容,而且规定得更加切实和明确,还增加了新的内容。1979年刑法也特别注意和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了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和“尊重和保障人权”。⒀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提法是历届党代会所未曾有过的,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人权保障的重视。党的十六大又再次重申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由此可见: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和人权保障功能并非等同。

  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具有对立统一性。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所追求的直接目的是社会的稳定,而社会的稳定有待于对公民的权利给予充分的保障,只有社会中公民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是使社会大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而,现代刑法的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应该是尽可能的趋于统一,加强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是刑法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那种重社会轻个人或重个人轻社会的倾向都是不足取的。

  (二) 人权刑法观应包括对罪犯合法权益的保护。

  一方面,罪犯是犯罪者,国家通过对其惩罚,可以保护其他社会公民的权利;另一方面,罪犯也是公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现在的罪犯多数也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国家的刑法有责任来保护他们应有的合法权益。这种合法权益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罪犯在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和受刑期间,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应受到刑法的保护。有的学者回顾了建国后的刑罚执行的历史:在建国后的前十年,把罪犯作为阶级敌人关押,因不让其坐吃闲饭,让他们全部投入劳动,自给自足。劳动带有惩罚性,出现了相当比例的超体力、超时和饿肚劳动的情况,正好赶上我国自然灾害的大环境,出现了成批的罪犯集体死亡的事件,同时,罪犯也受到一些其他的非人道待遇。中央领导提出“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劳改方针具有明确的针对性。1959年到1979年,仍然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以强迫劳动为特点,但注意开始向政治、文化、技术教育方面转变,大前提是学政治。劳动不是单纯的惩罚,但有强迫性。在管理中仍然保留着一定的非人道待遇,在局部还很严重。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监狱开始注重了对罪犯的科学文明管理,并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⒁ 在此期间,法律规定了对于司法执法工作者刑讯逼供或体罚、虐待罪犯、侮辱罪犯的人格,殴打或者纵容他人殴打罪犯等行为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历史发展来看,随着我国刑事法制建设的加强,对罪犯应有权利的保护有很大的进步。

  第二个层面上的保护是指刑法在满足对罪犯应有惩罚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在刑罚的方法和种类、刑罚量的调整以及刑罚的适用方面如何尽可能有利于罪犯重返社会,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

  我国的刑法与美国的刑事法律相比,在这一方面的修改和完善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当前,依据我国刑法而形成的刑罚适用模式是以监禁刑为中心,90%的罪犯是在监狱或看守所中服刑。这是自《大清新刑律》以来所沿续未变的刑罚适用模式。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其刑罚适用模式在50年前则已转入以非监禁刑(社区矫正)为中心的时代,尽管美国也多次采取了严厉惩罚的刑事政策,但以社区矫正为中心的模式没有变化。根据联邦司法部2001年底的统计,处以监禁刑和缓刑、假释的罪犯共有662万人,其中监狱有133万人,看守所有63万人,监禁刑的比例约占30%,而缓刑人数为393万,假释人数为73万,缓刑假释的比例约占70%。我国与美国这种刑罚适用模式的差距,其本质是刑法在人权保护理念方面的差距。当我国在第一个层面上对罪犯权利保护有重大进展时,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注重了在第二个层面上对罪犯的人权保护。道理并不复杂,绝大多数受到刑事制裁的罪犯都要重返社会,他们需要重新在社会上生存,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的社会化程度日益增强,与此相适应,犯罪原因与社会的相关性越来越紧密。正因为如此,社会在运用刑罚惩罚罪犯的同时,有责任创造尽可能有利于他们回归的条件。而长期监禁对罪犯重返社会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它可以使罪犯传习犯罪手段,染指犯罪文化,形成与现代社会生活观念的差距和障碍,出狱后受到社会的歧视、偏见,使其难于融入主流社会。我国监狱2%的低假释率,使大多数罪犯出狱后缺乏适当的过渡期。另外,已婚罪犯的长期监禁易于造成家庭的不稳定直至破裂,影响对子女的正常扶养功能,增加了其子女犯罪的可能性,间接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据一些有经验的监狱工作干警反映,有相当一些危害性不大的初犯没有必要在狱中服刑,如果让他们在社区中受到适当的惩罚和矫治,对社会、本人和家庭都是非常有利的。当然美国采用社区矫正为中心的刑罚适用模式,除了注意到惩罚和有利于罪犯重新与社会结合外,也考虑到降低与公众经济利益相关的刑罚成本。

  我国传统的刑法观注重打击、惩罚和报应,似乎把罪犯判了刑,关进监狱就万事大吉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刑事执行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改造罪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但事实上,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不少的监狱仍然满足于罪犯不逃跑、不发生非正常死亡、不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和提高生产效益的低要求。我国连续的“严打”整治斗争,使监狱的押犯率有较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社会保护、轻人权保障的倾向。使社会一部分公众对我们持续的“严打”和现行的刑罚方法缺乏信心,引起一些被判刑人及其亲友包括部分社会公众对刑事政策的逆反心态和对犯罪的同情心理,从而增加了服刑人出狱后报复社会、重新犯罪的机率。

  总之,树立人权刑法观的思想,需要充分注意在第二层面上对罪犯应有合法权益的保障,从而推动我国扩大社区执行的刑罚改革。但在第二层面上的权益保障时,不应忽视惩罚的前提和适量惩罚的递进性。

  三、对刑法有关“非监禁刑”条款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从世界刑罚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刑罚适用的重点从以监禁刑为中心转变到以社区矫正为中心是历史的必然,尽管各国的国情况有别,但只是早晚的问题。这正如世界刑罚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从以死刑、肉刑、流放刑和耻辱刑为主到以自由刑为主一样。目前,我国与世界经济的合作和交往更加密切。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必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波及到政治和法律,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法律的趋同化”倾向,这“是指不同国家的法律,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在国际交往日益发达的基础上,逐渐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趋于接近甚至趋于一致的现象,其表现是在国内法律创制和运作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涵纳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与国际惯例,并积极参与国际法律统一化的活动等等”。⒃ 我们有必要借鉴、吸收和部分移植国外有关社区矫正的立法成果。

  在刑法学理论研究的推动下,在上海市委、市政法委的重视和支持下,为适应国际行刑现代化的趋势,上海市于2002年8月开始了在徐汇、普陀和闸北三个区的3个街道扩大社区矫正的试点,试点的管理对象包括缓刑、假释、管制、保外就医和剥权人员。拟在取得经验基础上尽快扩大规模,并在全市推开。上海扩大社区矫正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根据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扩大运用社区的力量对罪犯进行矫治。将过去强调的对罪犯的狱内改造,转为把狱内和狱外的改造有机结合。目的是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和对立面,减少重新犯罪率并降低刑罚成本。通过这种转变思想和观念的刑罚改革,可以增加我们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同时,这种改革,不仅对大多数罪犯(除死刑外)会产生较大的正面触动和影响,而且能够得到罪犯的家长、亲友的赞同以及社会大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增强执政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当然这种改革并不会影响“严打”的深因为“严打”和扩大社区矫正都有其特定的对象。社区矫正适用的对象应以社会、人身危险性较轻的罪犯为主。

  上海的试点和全国其他省市社区执行的实践迫切需要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得到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我认为是否应涉及以下四点:①、对于准予假释的标准应适当放宽,目前“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往往成为假释决定的禁锢咒。而且假释的标准严于减刑标准是不妥的,另外对假释是罪犯的权利还是对罪犯的奖励尚存争议,⒄ 如果把假释作为罪犯的权利,应在刑事法律有关假释条款中加以体现。如在对罪犯假释的审理和决定的过程中,允许罪犯的参与,给于罪犯辩护和上诉的权利。②、对社区执行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和制度规范作出进一步的明确规定,现行的有关规定已不适应客观的需要。如在社区执行的惩罚管理中,应建立宽严相济的合理的递进机制,避免不加区别的一律对待,易于使公众误认为社区执行不是惩罚,对罪犯过于宽大。③、重新确认社区执行的管理机关和工作人员。④、在立法方面,除了对刑法这一基本法有关社区执行条款进行修改和完善以外,还需要制定更为详细的社区矫正法。1994年,根据宪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对于监禁刑的执行有了更为详尽的法律规范,但遗憾的是,对刑法中涉及到的有关社区的执行,至今没有制定相应的从实体到程序方面的更为详尽的法规。而社区矫正法的滞后出台,势必会影响我国行刑现代化的进程。

  当然,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国情、文化传统以及政治、经济条件的差异,扩大社区矫正势必涉及到公众和立法者的心理承受问题,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重新配置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就业、下岗的问题突出,如何能为社区中的服刑人员开辟一条适当的就业之路也面临的困难。因此,社区矫正在我国需要有一个逐步摸索、逐步扩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总之,刑罚的改革与社会的稳定关系密切,如果对一定的犯罪人适当安置在社区,并使其能较好地回归社会,势必有利于减少犯罪率和重犯率,降低刑罚成本,使我国刑法人权保护的内涵得以深化。

  注释:

  ① 范方平。 监狱理论研究[J]2002年 第四期 第17页。

  ② 李秀清。 当代国际刑法新潮流于1997年中国刑法[J]法治论丛 2002年 第五期 第87-95页。

  ③ 高铭暄。 “我国刑事立法中的新问题”专题报告。 2000年7月(上海)。

  ④ 陈兴良。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结构调整[J]法学研究 1998年第6期第41-55页。

  ⑤ 应建廷。 2000年、缓刑实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刑事法杂志 第5期第24-30页。

  ⑥ Clear, Todd R. and George F. Cole. 1994. American Corrections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P.177.

  ⑦ 高铭暄。 “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001年10月(济南)。

  ⑧ 马克思。 “雇佣劳动与资本”,(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363页。

  ⑨ 高铭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M)法律出版社,1981年,第35页。

  ⑩ 马克昌。 《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德意志意识形态》,1960年,(M)人民出版社。第379页。

  ⑿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3页。

  ⒀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⒁ 张国新的发言:见中国特色监狱制度理论研讨会实录[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 第九期 第21-23页。

  ⒂ 李林: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立法发展[J]法治论丛 2002年 第五期5-13页。

  ⒃ 李双元、市场经济与当代国际私法趋同化问题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⒄ 尉迟玉庆:假释适用面面观[J]中国监狱学刊 2002年 第三期 第24-28页。

  上海大学法学院·刘强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