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司法考试民事诉讼法:地域管辖
发布日期:2014-04-14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一、一般地域管辖

确定标准:当事人所在地,其中,对于公民而言,其经常居住地优先于住所地适用。

注意经常居住地的判断(意见第5条):公民起诉时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但是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原则规定--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21条)

例外规定--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22条)

第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第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第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第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注意:

意见第8条规定:双方当事人都是被监禁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1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特殊地域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确定的规律:其一、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有法定管辖权,公司诉讼、海难救助费用案件与共同海损纠纷案件除外;其二、密切联系是确定特殊地域管辖的重要原则。

(一)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1、合同纠纷案件管辖的法律规定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23条)?

(2)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双方当事人住所地又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民诉意见》第18条)?

(3)购销合同履行地按下列情况确定:①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的,以约定的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当事人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交货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约定的货物到达地、到站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均不应视为合同履行地。②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地点为合同履行地。③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或者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当事人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确定管辖。?

(4)加工承揽合同。以加工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民诉意见》第20条)?

2、合同纠纷案件管辖确定的思路:

(1)被告住所地法院有法定管辖权。

(2)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具体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看是否有明确的关于履行地的约定。就买卖合同而言,该履行地也可以包括交货地;如果没有关于履行地(包括交货地)的明确约定,则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有明确的约定履行地,应区分合同是否实际履行:

A、合同未实际履行时,履行地是否有管辖权取决于当事人约定的履行地与双方当事人住所地的关系,即如果约定的履行地在其中一方住所地(不论该方作为原告,还是作为被告),该约定履行地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案件有管辖权。如果约定的履行地是双方住所地以外的第三个地点,那么该履行地法院无管辖权。

B,合同实际履行时,应注意约定履行地与实际履行地的变化。即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地点为合同履行地。但是,加工合同与此不同,应以约定履行地确定管辖。

(二)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 2007/三/80)

1、注意产品质量侵权纠纷案件(意见29条)与因报刊、杂志引起的侵权纠纷案件。

2、注意合同与侵权的竞合问题。

(三)公司诉讼案件的管辖

第26条: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专属管辖

(一) 专属管辖的案件

民事诉讼法第33条:(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专属于中国法院管辖的案件

民事诉讼法第266条:在中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应专属于中国法院。

注意:第一、两者适用的案件范围;

第二、不动产专属管辖的确定;

第三、专属管辖不得对抗仲裁。

四、协议管辖

第34条的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民诉意见》第24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23条的规定确定管辖。

第127条第2款又规定了默示协议管辖制度,即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注意:确定合同纠纷与侵权纠纷的管辖时,有效协议管辖优先于法定管辖适用。

五、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

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民诉法35条:当事人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