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单位职工之间转让在建的集资房,法院判决合同内容违法而无效
发布日期:2013-12-04    作者:110网律师
    单位职工之间转让在建的集资房,法院判决合同内容违法而无效
     【案情】于某是某上市公司的职工。2000年,于某参加了单位的集资建 房。2001年,于某与同事何某订立了合同,将该房产转让给何某。何某在合 同订立后首付给于某3万元房款,双方约定于某将房屋过户给何某后再付余 款。2002年,该房屋建成竣工,于某将建好的房屋直接交给了何某,该房屋 产权证也于20041月办理完毕,何户主仍为于某。由于该房屋建设占用了 城市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的有 关规定,未办理产权登记的房屋不得转让。于某在20043月据此认为,双 方的房屋转让合同无效,诉讼法院请求何某退房。
     【审判】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双方签订的合同内容违法,合同无效。判决生效后 10日内,于某返还何某购房款3万元及同期银行存款利息。案件受理费由何 某负担。
     【评析】
  将自己的集资房转让是我国现阶段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特别现象,但由于各项法律法规不健全,常常发生纠纷。
  单位集资建房,是单位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划拨土地解决员 工住房的一种非完全市场现象,政府及单位建房并不是为了获取自身经济 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作为一种福利分配给单位员工解决社会较低收人人群 住房的一种措施。集资房跟同一地段的商品房相比价格要低很多,但由于 其是一种福利分房,对其转让、使用都有严格限制,在领取的房地产证 (蓝本)上大多是明确注明不允许转让、出租的,因为这样会冲击正常的 房地产市场。以深圳市现行的政策为例:如果集资房所有人补交地价差额 及各种减免的税费后可以取得完全产权(红本),并作为商品房在市场上 自由流通的,这时候的集资房就转变成商品房。
  本案中,于某在分得单位集资建房后再把集资房转让给何某,这样的行为 是违反我国的房地产政策的。这些政策我国尚未以法律的形式作明确规定,但 可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下列房地产,不得转 it:……(六)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因此,何某购得的集资房行为 应是无效的行为,无效法律行为的后果双方互相返还,于某可退回购房款,何 某退回房子,利息可以折抵租金。另外,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权属证书”不 仅仅是一个房屋产权证,应是一种完全所有权,是对房产的一种完全处分权。 集资房所有权人在取得蓝本房产证时,还不能算是对该房产拥有完全的处置 权,其转让、出租还受到制约,只有在其补齐地价办理上市手续后,才能认为 其已“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本案中导致合同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合同的 内容违法而不仅仅是没有取得房产证。事实上,我国不动产实行的是登记生效 主义,只要购买的房产在国土部门备案登记就可生效,实践中很多商品房 “炒楼花”就是在房产尚未建成且房地产证尚未领取阶段。因此,是否办理房 产证,应该不是确认合同是否有效的关键。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