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义务本位主义的刑事诉讼模式(上)——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程序效应
发布日期:2011-11-0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出处】《清华法学》2008年1期
【摘要】作为一项刑事政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犯罪事实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对于那些拒不供认有罪、推翻供述或者“认罪态度不好”的被告人,则会产生一种从重处罚的效果。尽管这一政策在指导法院量刑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对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以及被告人的无罪辩护权具有否定作用。由此,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形成了一种“义务本位主义”的诉讼模式。根据这一模式,面对国家追诉机关的调查讯问,嫌疑人负有服从和配合的义务,以协助国家机关查明事实真相。在这种强调公民服从义务的政策影响下,所谓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保持沉默的权利、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被告人与国家的平等对抗等自由主义哲学意义上的理念,并没有太多的存在空间。
【关键词】刑事政策;义务本位主义;如实回答义务;供述自愿性;认罪态度
【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引言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一项在我国实行多年的刑事政策。对于这一政策,刑法学界往往将其视为“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组成部分。而诉讼法学界则更为关注这一政策与被告人供述自愿性的关系问题。一些学者基于“洋为中用”和“拿来主义”的原则,主张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确立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并认为《刑事诉讼法》第93条所确立的嫌疑人“如实回答义务”直接违背了“任何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的准则,妨碍了沉默权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而所谓的“如实回答义务”,则被普遍视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立法表述。于是,在近年的法学研究中,涉及“沉默权与如实回答义务的关系”、“沉默权与抗拒从严的关系”的论述大量出现,并一度成为法学研究中的显学。[1]如今,关于沉默权问题的讨论逐渐平息下来,法学界已很少有人再关注这一问题了。但尘埃落定之后,我们回首过去,反思那场似乎已有“定论”的学术讨论,不难发觉当时的论述大都围绕着“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问题而展开,对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及其程序影响本身,则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者明显持有过于张扬的价值判断,又都有着一种推进立法进程的冲动,这无形之中影响了这场讨论的客观性。

  在笔者看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一项潜藏在中国刑事司法深层的政策,它的基本内涵历经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大转型,而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并对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证据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现行的刑法典之中,诸如自首、坦白、立功、缓刑等方面的量刑制度,都被视为“坦白从宽”影响刑法立法的主要证据。

  而在刑事诉讼中,“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除了影响嫌疑人的诉讼地位,使得嫌疑人不得不承担“如实回答义务”以外,还对一系列诉讼程序的实施产生了影响。例如,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检察机关,在决定对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措施时,首先要考虑嫌疑人认罪悔过的态度。对于那些拒不认罪的嫌疑人,这些机构是不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又如,在近期兴起的刑事和解运动中,司法机关接受双方和解协议的前提之一,也是嫌疑人、被告人承认犯罪事实,并表现出真诚悔罪的态度。再如,法院在对被告人确定量刑幅度时,普遍将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作为重要的量刑情节。原则上,对于“认罪态度较好”、“有悔过表现”的被告人,法院可以从轻量刑;而对于那些“认罪态度不好”甚至“无理狡辩”的被告人,法院则可以选择较重的量刑,以示惩戒。这显然说明,作为一项刑事政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嫌疑人、被告人确定了一种独特的奖惩标准:自愿坦白并放弃诉讼对抗的,就可以受到量刑上的奖励;拒不坦白犯罪事实并对抗国家刑事追诉的,则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经过多年的刑事司法实践,“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已经成为中国司法官员奉行不悖的司法理念。按照这种理念,面对侦查机关的专门调查、检察机关的提起公诉和法院的刑事审判,嫌疑人、被告人只有服从和配合的义务,也就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以协助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只有如此,嫌疑人、被告人才能最终获得国家的“宽大处理”。相反,那些与国家追诉机关进行诉讼对抗,特别是不“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嫌疑人、被告人,则被作为从严惩处的对象。因此,从逻辑上说,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没有“如实回答”,被告人在法庭上拒不认罪,都可被视为一种“抗拒”行为。甚至就连被告人为寻求无罪裁判结果所采取的各种诉讼防御行为,包括提出无罪辩护的意见和证据,申请宣告侦查程序的违法性,要求法院排除某一非法取得的控方证据等,也都被视为“不坦白”或者“抗拒”的表现。

  当然,无论在权威人士的讲话还是司法解释中,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诉讼权利本身都不再被视为“抗拒”的表现。但在客观效果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就如同一条威力极大的枷锁,对嫌疑人、被告人的当事人地位施加了限制,并深深地影响了刑事辩护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在近期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很多法律学者都主张按照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要求,确立“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引入沉默权制度,确保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建立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使那些被判定违反供述自愿法则而获取的证据,可以被及时地宣告为非法证据,并被排除于法庭之外。[2]基于减少刑讯逼供问题的考虑,一些学者甚至建议确立辩护律师在侦查讯问过程中的在场权,建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3]这些立法设想都着眼于加强嫌疑人、被告人的防御权,使其尽量获得与国家追诉机关进行理性对抗的机会,并在这种对抗过程中拥有选择诉讼角色的自由。从实质上看,这种深受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影响的司法理念,强调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主体意识,拒绝将他们视为消极承受国家惩罚、被动接受国家追究的诉讼客体。

  但是,这些带有浓厚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色彩的改革方案,几乎肯定会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发生各种形式的冲突。因为后者所体现的是一种带有中世纪色彩的价值理念。按照这种理念,国家是公民权利的保障者和维护者,所有公民都应将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交给国家机关来保护,也应对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和裁判机关给予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国家为了维护全体国民的利益,可以动用一切力量查明犯罪事实,应用刑事法律,惩罚犯罪人,同时也保护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正因为如此,面对国家追诉机关的调查讯问,嫌疑人负有服从和配合的义务,以协助国家机关查明事实真相。在这种强调公民服从义务的政策影响下,所谓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保持沉默的权利、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被告人与国家的平等对抗等诸如此类的理念,是没有太多存在空间的。

  本文拟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对于刑事程序的影响作新的探讨。笔者将在分析这一政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讨论它对于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以及刑事辩护效果的影响。本文所提出的基本假设是,在“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本土的刑事司法制度有着一个潜在的深层结构,那就是强调被告人的服从义务,拒绝被告人的诉讼主体资格的传统理念。这一理念不仅阻碍着那些旨在加强被告人诉讼主体地位的程序规则的实施,而且对未来被告人供述自愿法则以及相关制度的确立,将产生很强的排斥效果。对于这种理念以及相关的诉讼程序,本文统称为“义务本位主义的刑事诉讼模式”,以区别于那种建立在被告人与国家机关平等对抗、承认被告人诉讼主体地位的“权利本位主义”的诉讼模式。在笔者看来,只要这种“义务本位主义”的刑事诉讼模式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么,法学界所倡导的刑事诉讼再修改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一、“坦白从宽”的诉讼效果

  尽管“坦白从宽”与“抗拒从严”属于同一刑事政策的不同侧面,但它们对于诉讼程序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使问题得到较为深入的讨论,我们拟对“坦白从宽”和“抗拒从严”的程序效应分别进行考察。总体上看,嫌疑人、被告人的“坦白”可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从宽处理”:一是法院直接以“坦白”为依据,对其做出从轻量刑;二是被告人通过供述犯罪事实,促使法院、检察机关选择某种特别的程序,使案件得到快速处理,嫌疑人、被告人也因此被科处较为轻缓的处罚。下面依次对“坦白”的上述影响作一分析,并进一步解释它对于诉讼程序的潜在影响。

  按照法学界通常的说法,与“抗拒从严”相比,“坦白从宽”因为使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认罪悔罪而受到量刑上的优惠,因此,只要这种认罪是自愿的、明智的和有一定事实基础的,那么,这种对认罪者的宽大处理就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具有正当性的。一些研究者甚至举出美国辩诉交易的例子,以证明“坦白从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是,也有一些评论者对“坦白从宽”和“抗拒从严”都没有任何好感,做出了“坦白从宽是诱供”、“抗拒从严是逼供”的尖锐评价。

  这些针对“坦白从宽”所作的评价,体现了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也属于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主观评断。笔者这里不想陷入这种主观性十足的价值判断之中,而打算就“坦白从宽”对诉讼程序的深层影响作一客观层面的解释。

  从中国刑事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嫌疑人、被告人面对各种“坦白从宽”政策的诱惑,其实并不具有选择上的自愿性和自主性。假如我们将嫌疑人、被告人的原始状态视为一种可自由行使辩护权的当事人的话,那么,面对“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他们究竟是在怎样的心态下断然放弃辩护权,而追求一种“认罪态度较好”的法律评价呢?在笔者看来,“坦白从宽”对嫌疑人、被告人诉讼角色的选择具有三个方面的效应:一是“诱惑弃权效应”,也就是诱使嫌疑人、被告人为获得量刑上的优惠,或者为了获得令其满意的实体处理结局,而“自愿放弃”无罪辩护和拒绝供述犯罪事实的机会;二是“恐惧惩罚效应”,亦即令嫌疑人、被告人担心因为拒绝“坦白”而失去“从宽处理”的机会;三是“反悔逆转效应”,那些供述犯罪事实的嫌疑人、被告人一旦推翻原来的供述,就可能无法受到实体上的宽大处理。对于上述三个方面的效应,笔者将逐一分析。

  “诱惑弃权效应”的实质在于促使嫌疑人、被告人作为一个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在拒绝供述犯罪事实与放弃辩护权之间进行利害权衡,最终做出一种损失最小的法律选择。尽管按照无罪推定的原则,嫌疑人、被告人在法院做出生效判决之前,都属于“法律上无罪的人”,但是,面对未来很可能发生的有罪裁决结局,他们一旦断定无罪裁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之后,一般就会选择放弃辩护权,而供述犯罪事实。因此,无论是自首、立功还是单纯地供述犯罪事实,嫌疑人、被告人所寻求的无非是法院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罚的有利结果。至于被告人对简易程序以及普通程序简便审模式的选择,以及追求与被害方达成刑事和解协议,也是为了在说服法院从轻量刑或者动员检察机关放弃刑事追诉行动方面增加一些砝码。

  那么,嫌疑人、被告人为了得到各种“宽大处理”,究竟放弃了那些权利和机会呢?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有罪供述是有利于侦查机关侦查破案、公诉机关成功地完成追诉任务的,也往往会促使法院做出有罪裁判。严格说来,“坦白从宽”也并非对法院的定罪没有任何影响,在“坦白”与“从宽”之间往往经历了法院的“有罪裁判”环节。尤其是嫌疑人一旦投案自首或者供述犯罪事实,被告人一旦认罪并选择了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简便审模式,他们其实在主观上放弃无罪辩护权的同时,也在客观层面失去了获得法院无罪裁判的机会。毕竟,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已经越来越明确地将这两种程序设计成针对被告人有罪供述的审查和确认过程,法官在此种程序中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审查几乎完全转化为对其量刑的选择。而在刑事和解制度中,除非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直接做出了撤销案件、不起诉的决定,否则,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认罪和主动赔偿所带来的几乎肯定是法院的有罪判决结果。这样说来,“坦白”一般会带来法院的有罪裁判结果,这是司法实践的一个自然逻辑。

  当然,刑事诉讼法是禁止“仅仅根据被告人的有罪供述而作出有罪裁判”的。法院即便在被告人供认犯罪事实的情况下,也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这是中国刑事证据法上的一个基本原则。不过,嫌疑人、被告人的“坦白”也确实对侦查机关搜集犯罪证据的活动起到促进作用,被告人供述本身甚至可以成为侦查机关搜集其他证据的“证据之源”和破案的捷径;被告人的认罪和对简易程序的选择也直接省去了法院组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的主要环节,使审判越过定罪问题而进入有关量刑问题的讨论。

  至于“恐惧惩罚效应”,可以被解读为嫌疑人、被告人因担心失去“宽大处理”的机会而不得不作出有罪供述,甚至被迫放弃无罪辩护的机会。尽管失去“从轻处罚”的机会本身并不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法律惩罚,但从社会心理学层面来看,“坦白从宽”政策的实施就对嫌疑人、被告人施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一旦拒绝“坦白”,就会失去获得各种量刑优惠的机会和可能,所以相对于那些通过“坦白”而获得宽大处理的人而言,没有“坦白”而无法获得宽大处理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惩罚意味。

  我们可以将两个可能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的被告人的选择做一对比。正如前面的案例所显示的那样,假如其中一个被告人“坚定”地供述犯罪事实并“自愿”选择了普通程序简便审模式,法院可以对其判处5年有期徒刑。另一个被告人心存幻想,拒绝供述犯罪事实,或者推翻了原来的供述,或者拒绝选择快速审理程序,法院直接对其判处了10年有期徒刑。两相比较,前一个被告人因为认罪而受到从轻处理,后一个被告人则因为没有坦白而受到较重的刑事处罚。尽管法院对后一个被告人的量刑仅仅属于“没有从轻和减轻”而已,但法院对前一被告人的轻缓处理足以使后一被告人产生“受到惩罚”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会令被告人本人感到失望和沮丧,而且还会带来一种连锁效应,即未来的嫌疑人、被告人“引以为戒”,不再动辄推翻有罪供述,更不敢轻易做任何“不切实际”的无罪辩护了。

  “反悔逆转效应”主要是指嫌疑人、被告人一旦供认了犯罪事实,就很难中途推翻有罪供述,或者改作无罪辩护。因为他们的“反悔”往往意味着不再有获得“宽大处理”的机会。而在“恐惧惩罚效应”的作用下,嫌疑人、被告人的翻供将使原来围绕着认罪所做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对于很多原来受到某种不当侦查行为诱惑的被告人而言,这种“反悔即受惩罚”的效果,无疑会在忍气吞声地认罪与推翻有罪供述之间犹豫彷徨。而选择前者,就意味着不得不违心地默认违法侦查的结果;选择后者,则肯定会失去任何“从轻量刑”的机会,从而在客观上因为“不配合”而遭致惩罚。

  由此可以看出,“坦白从宽”透过对法院量刑的影响以及对诉讼程序的左右,使嫌疑人、被告人经常面临着一种“进退失据”的困境。对于“事实上有罪”的被告人而言,这一政策或许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它可以越过定罪这一环节直接作用于有罪被告人的量刑问题。但对于那些“事实上无罪”或者“法律上有罪难以认定”的被告人来说,这一政策则对辩护权的行使构成了重大的损害,甚至有可能迫使被告人违心地选择认罪。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事实上有罪”和“事实上无罪”,都是研究者的一种假设而已。对于侦查人员、公诉人和法官而言,一个被告人属于“事实上有罪”还是“事实上无罪”,究竟根据什么来判断呢?其实,既然任何人都无法确切地知道被告人“事实上是否有罪”,那么,我们何不将所有被告人都假定为“法律上无罪”的人呢?从这一角度出发,“坦白从宽”无疑既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理念,也从不同的角度损害了所有被告人的辩护权。

  二、嫌疑人的如实回答义务

  按照通常的说法,现行《刑事诉讼法》第93条所作的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等于确立了嫌疑人的“如实回答义务”。因为按照这一规定,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嫌疑人既应回答问题,也要“如实”回答问题,而没有保持沉默或者做“虚假陈述”的权利。很多人都根据这一规定推论出中国刑事诉讼中没有确立嫌疑人的沉默权,并认为这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法律表现。每当分析至此,大多数研究者都会主张确立沉默权制度,废除这一剥夺嫌疑人供述自愿性的“如实回答义务”。

  迄今为止,笔者尚未发现立法决策人士对于嫌疑人的“如实回答”条款所作的权威解释。不过,根据一些曾参与过1979年刑事诉讼立法的学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这一条款的立法意图有大致的了解。按照一位资深学者的看法,

  如实回答的规定不仅适用于侦查阶段,“在起诉、审判阶段,被告人对检察、审判人员的讯问,也应如实回答。如实回答的具体要求是:有罪的被告人应如实供认罪行,提供自己能提供的证据;无罪的被告人则应如实陈述无罪事实,提供自己能提供的证据或线索。对有罪者,要求他如实供认罪行,既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准确地查明案情,正确处理案件,也使罪犯本人能获得从宽处理,并在认罪的基础上加速改造。对无罪者,要求他如实陈述无罪的事实,有利于司法机关迅速查明案情,查获真正的犯罪分子,也可使他从刑事追讯中尽早解脱。因此,这一规定既有利于与犯罪作斗争,又有利于保护被告人(无论他有罪或无罪)的合法权益,亦有利于刑事诉讼直接目的的实现。被告人有如实陈述的义务,不等于被告人负有举证责任……被告人不能证明自己无罪,并不能据此得出他有罪的结论……”[4]

  上述这段文字为我们考察“如实回答义务”的立法原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我们可以看到,嫌疑人的如实回答义务与中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一脉相承的。按照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要在查明犯罪事实、正确适用刑法的基础上,完成“惩罚犯罪”和“保障无罪的人不受追究”的双重使命。嫌疑人只有“如实陈述”,才能使那些“真正的犯罪人”被绳之以法,同时追求国家的宽大处理,而那些“事实上无罪”的被告人也可以洗清罪嫌,尽早解脱。“如实陈述”既有利于国家惩罚犯罪,也有助于无罪的被告人免受刑事追究,因此符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立法意图”。

  同时,“如实回答义务”与中国主流的司法认识论存在密切的理论联系。按照这种认识论,刑事诉讼主要是一种旨在发现犯罪事实的活动,公检法三机关做出任何诉讼决定,都要尊重“事实真相”。嫌疑人、被告人作为重要的当事人,也要通过提供证据材料,来协助司法机关发现事实真相。所谓“如实回答”,就是要求嫌疑人、被告人按照客观事实的原貌,如实陈述案件事实。“如实回答”问题的要求,使得被告人陈述的真实性受到了强调,其证据来源的属性受到了重视。

  但是,过于强调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来源”属性,势必忽略其当事人和辩护方地位;过于重视口供的“真实性”,也会使其“自主性”、“自愿性”受到轻视。因为从行使辩护权的角度来看,嫌疑人、被告人承担所谓“如实辩护”的义务,这是难以成立的命题。而从维护口供自愿性、避免使被告人被迫自证其罪的层面来看,“自由自愿地进行陈述”这一命题本身,就包含了有权“放弃陈述权”和可以“作出虚假陈述”的含义。不仅如此, “如实回答义务”的立法条款将侦查人员、起诉人员、审判人员都想象成“了解案件事实真相”的超人,仿佛任何刑事案件都存在一个可供参照的事实标准,足以使人判断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或者“如实提供了无罪辩解”。但是,在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案件事实尚未查明,“事实真相”尚不明晰,侦查人员、起诉人员和审判人员真的会像上帝神明那样,具有“明察秋毫”的高超本领吗?他们凭借什么来判断嫌疑人、被告人究竟是否如实陈述了呢?

  如此看来,立法者对“如实回答义务”的确立,固然有着“不枉不纵”和“发现事实真相”等方面的考虑,但这种立法意图本身是有问题的。立法者其实是通过一种“认识论上的完美主义”的表述,传达了“不枉不纵”的政治理念。而这种对“理想裁判结果”的偏重,注定会导致法律程序的正当性受到牺牲。道理很简单,只要立法者将某一“乌托邦”式的诉讼理想奉为诉讼各方都要致力实现的目标,那么,任何可能阻碍理想目标实现的制度和规则就都不具有正当性了。可以想象,在“不枉不纵”和“发现真相”的大旗之下,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翻供、无罪辩解及其处心积虑地采取的各种诉讼防御行动,不是都失去了政治上和哲学认识论上的“正确性”了吗?其实,立法者所表达的“发现真相”理念、与现代诉讼制度所蕴含的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思想,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层面问题。通过强迫嫌疑人“如实回答”而追求“不枉不纵”的政治理想,其实会剥夺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甚至导致其诉讼主体地位受到破坏。

  以上不过是对“如实回答义务”的立法意图所做的反思。但是,刑事司法的基本经验表明,立法者的“立法原意”几乎没有不受到曲解的,立法意图也是很难得到完整实现的。对于“如实回答义务”,我们还需要关注其司法实践效果,并从中发现“抗拒从严”政策的实施状况及其对诉讼程序的影响。

  在履行“如实回答义务”过程中,嫌疑人的行为究竟在何种情况下才具有“抗拒”的性质?其实,“如实回答”既包含“回答提问”的义务,也对嫌疑人提出了“如实陈述”的要求。与此相对应,“抗拒”也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拒绝回答提问,对侦查人员的提问保持沉默;二是拒绝“如实陈述”,做出了无罪的辩解,或者推翻了原来的有罪供述,而该做无罪的辩解。

  在前一情况下,嫌疑人既不作有罪供述,也没有作无罪的辩解,而是始终保持沉默,拒绝回答侦查人员的任何提问。在司法实践中,这种保持沉默的情况一般被视为“对抗侦查”或“负隅顽抗”的标志,也当然被视为“认罪态度不好”甚至“拒不认罪”的表现。而后一种情况则要复杂一些。嫌疑人面对犯罪证据,拒不认罪并做出无罪辩解的,固然可以被认定“无理狡辩”,但在实践中发生的几率并不太高。刑事侦查中最常见的“抗拒”情况还是嫌疑人在做出有罪供述之后,又否定了原来的供述,而改做与原来供述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的陈述,甚至出现反复翻供的情况。当然,这种翻供既可能发生在侦查阶段,也可能在审查起诉和法庭审判过程中出现。

  那么,“抗拒从严”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换言之,那些没有履行“如实回答义务”的嫌疑人,究竟会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呢?

  通常情况下,嫌疑人在侦查阶段没有如实陈述,或者在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推翻原来的有罪供述的,公诉人在法庭上一般会指出被告人“认罪态度不好”、“无理狡辩”或者“拒不坦白自己的罪行”,并要求法院在量刑时做出从重处罚。这显然涉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问题,法院会将被告人曾经“没有如实回答”这一点作为从重量刑的酌定情节。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将在后面专门讨论。不过,我们这里至少要指出一点:嫌疑人拒不“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确实会承受不利的后果,或者受到一定的惩罚。既然嫌疑人一旦被认为没有“如实回答”,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就会促使法院进行严厉惩处,那么,“如实回答”显然就具有法律义务的属性。

  不仅如此,即便在侦查阶段,嫌疑人拒不“如实回答提问”的,也会招致一些不利的后果。首先,嫌疑人始终保持沉默或者反复翻供的,侦查人员完全可以“案件侦查困难”为由,反复延长未决羁押期限,从而使嫌疑人受到长时间的羁押,其人身自由受到任意的持续剥夺。因为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要侦查机关认为案件侦查出现困难的,就可以申请上一级检察机关或者省级检察机关批准延长逮捕羁押期限,这种延长至少可以达到5个月。当然,侦查机关还可以嫌疑人被发现犯有新的罪行或者嫌疑人身份、住址不明为由,重新计算羁押期限,从而达到延长羁押期限的目的。[5]

  其次,“如实回答义务”的设定,使得嫌疑人失去了供述的自主性和自愿性,而被迫提供足以自证其罪的言辞证据。由于不存在一个可以检验嫌疑人是否“如实回答”的客观标准,侦查人员往往会按照自己对案情的了解来充当认定嫌疑人是否“如实陈述”的裁判者,因此,嫌疑人只要做出与侦查人员所掌握的信息和线索相吻合的供述,就会被认为“如实回答”了提问。否则,侦查人员就会武断地认定其拒绝“如实回答”。

  如此看来,所谓的“如实陈述”,在实践中经常变成“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甚至演变为“顺着侦查人员的思路供述犯罪事实”。事实上侦查人员成为确定嫌疑人有无如实陈述的裁判者,嫌疑人的沉默和无罪辩解都被视为不履行“如实回答义务”的标志。在“如实回答义务”的作用下,嫌疑人的沉默和无罪辩解都会被视为拒不如实陈述的“抗拒”行为,不具有政治上和道义上的正当性,其诉讼主体地位完全丧失。

  再次,遇有嫌疑人拒不“如实回答”的情形,侦查人员为了获取有罪供述,经常对嫌疑人连续不断地进行预审讯问,或者将嫌疑人押送看守所以外的秘密场所,在侦查人员直接控制嫌疑人生存状态的情况下谋求嫌疑人的有罪供述。当然,为了应对嫌疑人拒不供述犯罪事实的情形,侦查人员还可以对其采取各种带有强迫性、诱惑性、威胁性的非法讯问手段,甚至不惜采取足以令嫌疑人身体感到疼痛、精神遭受痛苦的酷刑措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嫌疑人拒不如实供述的“法律后果”就是刑讯逼供。无论是刑事诉讼法还是司法解释,都明确禁止侦查人员采取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获取犯罪证据,司法解释甚至还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避免侦查人员通过措施所获取的“非法证据”转化为定案的根据。这显然说明,中国法律尽管赋予了嫌疑人“如实回答”的义务,但并没有将刑讯逼供作为制裁拒不履行该义务的嫌疑人的法定措施。至于有人推论说,按照侦查人员的理解,既然嫌疑人负有“如实回答”的义务,那么,对于没有履行这一义务的嫌疑人,侦查人员就可以采取包括酷刑在内的“惩罚措施”。这恐怕属于一种附会之辞,应当是不值一驳的。

  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在现行刑事侦查体制下,看守所完全处于公安机关的控制之下,侦查人员既可以在看守所进行预审讯问,也可以自行决定将嫌疑人押送到任何地方展开专门调查,侦查人员还可以自行决定讯问的次数和持续时间,而整个预审讯问过程又是高度封闭的、秘密的,嫌疑人得不到律师的任何帮助。可以说,这种预审讯问体制本身就使得侦查人员在采取刑讯逼供方面具有极大的便利和条件。嫌疑人面对侦查人员的提问,一旦保持沉默,或者推翻原来所作的有罪供述,就会被视为“对抗侦查”,侦查人员对嫌疑人采取各种旨在获取有罪供述的违法措施,也就在所难免了。可以说,“如实回答义务”的设定,一方面使嫌疑人在面对侦查人员的预审讯问时处于心理上的劣势,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另一方面也使侦查人员在政治上和道义上具有较强的心理优势,以致断定为促使嫌疑人“如实供述”而采取各种“变通措施”,都是具有正当性的。而在这种心理优势作用下,侦查人员很难控制“变通措施”的界限,动辄采取延长讯问时间直至酷刑等各种足以制服嫌疑人的讯问手段。




【作者简介】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
[1]有关沉默权问题的研究,参见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参见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徐静村:《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参见樊崇义主编:《刑事审判前程序改革实证研究——侦查讯问程序中律师在场试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严端:“被告人如实陈述与沉默权”,载蔡敦铭主编:《两岸比较刑事诉讼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01页以下。
[5]参见陈瑞华:“未决羁押的理论反思”,《法学研究》2001年第5期。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