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经销商骗取家电下乡补贴行为如何定性?
发布日期:2011-10-07    文章来源:互联网

【案情】
2009年7月,经营家电门市部的周某取得经营下乡家电的资格。同年9月,家电下乡补贴方式由国家对农户实行补贴,改为由经销网点代垫资金直接补贴给农户,并由家电销售网点负责对农户的基本信息进行初审、录入,然后由财政局审核后给经销户兑付。周某与县财政局签订了《家电下乡补贴审核兑付委托协议书》。2009年12月份以来,周某为了多得到补贴,多次采取冒用、借用农户身份资料、虚构购买家电下乡产品资料等方式来骗取家电下乡补贴款;至2011年8月份,周某共骗取国家家电下乡补贴资金2万余元。案发后,周某所得赃款全部被追缴。

【分歧】

对于周某骗补行为如何定性,办案人员存在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周某受县财政局委托,负责审核农户购买资料,办理补贴兑付手续,然后与县财政统一结算,属于“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应当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周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也不属于“按国家工作人员论”的情形,不符合贪污罪的主体资格,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评析】

针对这种案件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定性。

首先,应分析县财政局与周某签订的《家电下乡补贴审核兑付委托协议书》的法律效力。该协议书约定:县财政局全权委托周某负责审核农户的身份证、户口簿及购买资料,并在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把补贴资金垫付给符合购买条件的农户。对符合购买条件的农户,周某将销售补贴资料输入家电下乡补贴系统,然后将销售资料交由经销商所在地的财政所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统一由县财政将补贴款打入经销商指定的帐户。由此可见,《协议书》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应分析县财政局委托行为的法律特征。参照民法委托行为的法律特征:①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实施代理行为;②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代理行为;③代理人以自己的意志与第三人发生有法律意义的行为;④代理行为的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就本案来讲,经销商并没有以县财政局的名义实施上述行为,其审查兑付所产生的效果也不直接归属于县财政局,经销商只是在办理家电下乡补贴程序中的一种前置性初审,这是归于特定业务上的特定要求,补贴的审核最终还是由财政所来最终完成的,这种初审不具有决定意义与法律上的委托意义。

再次,该委托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委托”?在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中,没有关于行政委托的具体规定,只是在部分法律中有提到。比如《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规定: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处罚法》第十八、十九条也对行政委托作出规定,尤其指出受托的组织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很显然,本案中的周某不符合受托的条件,不是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最后,财政部于2009年8月14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审核兑付工作的通知》财建[2009]458号文件,文件要求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改进家电下乡资金审核兑付办法,进一步完善审核兑付方式,并列举了五种可供操作的审核兑付方式、流程。其中,第五项模式为销售网点代办申领并垫付方式,具体操作方式和流程如下:⑴农民持身份证及户口簿到指定的销售网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补贴资金申领手续由销售网点代办,补贴资金由销售网点直接垫付;⑵销售网点当场审核农民身份相关证件,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后,当场为购买人开具发票,将相关信息录入计算机专门系统,审核后将农民相关证件当场退还农民。不符合补贴条件的,当场告知农民并做好解释说明。符合补贴条件的,直接将补贴资金垫付给购买人,并负责将产品标识卡原件以及发票、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复印整理,即时汇总填写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结算表格,到指定的乡镇财政所办理结算手续;⑶乡镇财政所收到销售网点结算材料后,应当场审核农民相关证件及购买资料,对农民身份进行核实,对销售网点垫付情况进行审核,在此基础上进行补贴资金结算。产品标识卡原件及相关复印件留存备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乡镇财政所不得结算,由此发生的损失由销售网点自行承担。符合条件的结算资金,由乡镇财政所参赛知指定的金融机构将资金拨付到销售网点的帐户。由此可见,经销商对购买农户资料的审核、兑付并不是基于县财政局的授权委托来“经管理、经营国有财产”,而是来源于是国家财政部对家电下乡补贴流程的简化。该县财政部门在办理家电下乡补贴程序中,选择了第五种模式,正好与此相吻合。或者说,本案《家电下乡补贴审核兑付委托协议书》的签订并不是家电下乡经销商对农户购买资料进行审核的直接、决定因素,也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县财政局与各家电下乡经销商签订的《家电下乡补贴审核兑付委托协议书》不具有行政委托的法律意义,不能单独以此来认定经销商的骗补行为属于贪污行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周某的骗补行为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区分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若周某单独或伙同其他经销商采用虚构购买家电下乡产品资料等方式,窃取、侵吞、套取国家家电下乡补贴款,不符合贪污罪的法律特征,而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若周某与财政、商务部门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相互勾结,利用职务之便,窃取、侵吞、套取国家家电下乡补贴款,则应该按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以贪污共犯论处。若周某单独或伙同其他经销商实施骗补行为,而财政、商务部门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过错疏于审核,导致国家家电下乡补贴款补骗取而构成犯罪的,则应当分别以诈骗罪、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其他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作者:乐安县人民法院 罗俊谋 江颖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