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司法考试刑法重要知识点剖析
发布日期:2011-03-10    文章来源:互联网
以刑法命题趋势为视角

  一、试题的重心相对稳定

  历年司法考试刑法部分的重心都相对稳定,例如,刑法总则部分几乎处处是考点,今年也基本上保持了这一趋势。刑法分则部分虽然有四百多个罪名,但是,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上已经将罪名限缩了,并且,可考性的罪名也是有限的,主要集中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犯罪、贪污贿赂罪、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当然,有个别近年来必考的知识点,在今年司法考试中没有体现,如因果关系问题,在今年的司法考试试题中没有体现出来。

  如何抓住重心:以历年真题为准。

  历年真题反映的情况来看,不仅重心稳定,而且考察的方式也是较为固定的。

  (一)抢劫罪中的“暴力”的理解

  1.2003年卷二35C.丙深夜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后追赶。当丙跨上李某家院墙,正准备往外跳时,李某抓住丙的脚,试图拉住他。但丙顺势踹了李某一脚,然后逃离现场。

  2.2005年卷二60D.甲在街头出售报纸时发现乙与一摊主因买东西发生纠纷,其携带的箱子(内有贵重物品)放在身旁的地上,便提起该箱子悄悄溜走。乙发现后紧追不舍。为摆脱乙的追赶,甲将手中剩余的几张报纸卷成一团扔向乙,击中乙脸,乙受惊吓几乎滑倒。随之又追,终于抓住甲。  

  3.2006年卷二17B.甲在柜台假装购买金项链,让售货员乙拿出的3条进行挑选,甲看后表示对3条金项链均不满意,让乙再拿2条。甲趁乙弯腰取金项链时,将柜台上的1条金项链装入口袋。乙拿出2条金项链让甲看,甲看后表示不满意,将金项链归还给乙。乙看少了1条,便隔着柜台一把抓住甲的手不让其走,(转自:法|律教育网)甲猛地甩开乙的手逃走。

  4.2008年卷二62D,丁在一网吧里盗窃财物并往外逃跑时,被管理人员顾某发现。丁为阻止顾某的追赶,提起网吧门边的开水壶,将开水泼在顾某身上,然后逃离现场。

  5.2009年卷二7.甲、乙共谋行抢。甲在偏僻巷道的出口望风,乙将路人丙的书包(内有现金一万元)一把夺下转身奔逃,丙随后追赶,欲夺回书包。甲在丙跑过巷道口时突然伸腿将丙绊倒,丙倒地后摔成轻伤,甲、乙乘机逃脱。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二)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

  1.2005年卷二60.关于盗窃罪的认定,下列结论哪些是正确的?( )

  B.甲与乙在火车上相识,下车后同到一饭馆就餐。乙殷勤劝酒,将甲灌醉,掏走甲身上一千余元离去。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C.甲去一餐馆吃晚饭,时值该餐馆打烊,服务员已下班离去,只有老板乙在清账理财。在甲再三要求之下,乙无奈亲自下厨准备饭菜。甲趁机将厨房门反锁,致乙欲出不能,只能从递菜窗口眼看着甲打开柜台抽屉拿走一千余元离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转自:法|律教育网)

  2. 2009年卷二19.甲、乙、丙、丁共谋诱骗黄某参赌。四人先约黄某到酒店吃饭,甲借机将安眠药放入黄某酒中,想在打牌时趁黄某不清醒合伙赢黄某的钱。但因甲投放的药品剂量偏大,饭后刚开牌局黄某就沉沉睡去,四人趁机将黄某的钱包掏空后离去。上述四人的行为构成何罪?

  A.赌博罪

  B.抢劫罪C.盗窃罪

  D.诈骗罪

  (三)抢劫罪中的“当场”

  1. 2003年卷二32.某晚,甲潜入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价值900余元)逃跑,乙紧追不舍。甲见杂货店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次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本案应当以下列哪些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故意伤害罪

  解析:BCD.

  2. 2003年卷二35.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并结合刑法分则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甲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贵重物品时,被主人发现。甲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甲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甲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转自:法|律教育网)甲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甲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3. 1999.卷二。单。27甲、乙二人于某日晚将私营业主丙从工厂绑架至市郊的一空房内,将丙的双手铐在窗户铁栏杆上,强迫丙答应交付3万元的要求。约2小时后,甲、乙强行将丙带回工厂,丙从保险柜取出仅有的1.7万元交给甲、乙。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

  解析:A.

  4. 2006年卷二53.甲、乙、丙共谋犯罪。某日,三人拦截了丁,对丁使用暴力,然后强行抢走丁的钱包,但钱包内只有少量现金,并有一张银行借记卡。于是甲将丁的借记卡抢走,乙、丙逼迫丁说出密码。丁说出密码后,三人带着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取钱时发现密码不对,三人又对丁进行殴打,丁为避免遭受更严重的伤害,说出了正确的密码,三人取出现金5000元。对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

  A.抢劫(未遂)罪与信用卡诈骗罪 B.抢劫(未遂)罪与盗窃罪

  C.抢劫(未遂)罪与敲诈勒索罪  D.抢劫(既遂)罪与盗窃罪

  解析:ABCD.

  5.2009年卷四案例分析二甲一觉醒来,见丙已睡着,便起身试图打开保险柜。丙惊醒大声斥责甲,说道:“快住手,不然我报警了!”甲恼怒之下将丙打死,藏尸地窖。甲不知密码打不开保险柜,翻箱倒柜只找到了丙的一张储蓄卡及身份证。甲回家后想到乙会开保险柜,即套问乙开柜方法,……两天后甲又到丙家,按照乙的方法打开保险柜,发现柜内并无钱款。

  [考生复习误区]以往考生复习时的常见现象应引起重视:

  (1)过多关注于刑法定量的要求。实际上,司法解释虽然重要,但司法解释主要是定量的,如造成多少人重伤、死亡结果的;某罪的法定刑是多少,这些问题基本不可能来考察考生。对于定量的问题,考生只要记住常见犯罪的法定刑及其升格条件即可。例如,抢劫罪的八种加重情节是有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又比如,绑架过程中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对于刑法中一些不重要的司法解释予以过多的关注。

  (3)对一些生僻的问题,实践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问题经常问。

  (4)将司法刑法用书从头到尾、不分重点地看多遍。这些同学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但问题是,教材的风格是注重体系性,因此,教材将整个刑法学的内容都包含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具有可考性,都可以出考题。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哪些地方是可能出考题的,怎么个考法。

  [复习建议]

  考生只需要对历年司法考试的重心部分予以掌握就可以,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深究。首先,要以大纲为准,大纲没有涉及的问题,尤其是刑法分则问题,根本不用掌握。此外,要以历年真题为准,历年真题代表了考试的重心。

  二、难度适中

  从今年司法考试试题的难度来看,只要学生认真复习了的,应该来说,对绝大多数题目能够比较容易应对。没有什么太偏、太难的试题。

  注意: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学存在差异。

  [考生复习误区]

  1.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时间在刑法上。刑法的分值大概是80—100左右,但不少学生花了甚至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刑法方面。

  2.刑法中的争议问题比较多,不少考生花费过多的时间来考察争议问题。例如,有观点认为,盗窃信用卡后,如果对人使用,定信用卡诈骗罪,对机器使用,定盗窃罪。但刑法明确规定,盗窃信用卡后使用的,定盗窃罪。此外,对于抢劫信用卡后,无论是将信用卡在机器上使用,还是在柜台上对人使用,均仅定抢劫罪一罪,这是司法解释有规定的。

  (1)2004年卷二57.甲某日晚到洗浴中心洗浴。甲进入该中心后,根据服务员乙的指引,将衣服、手机、手提包等财物锁入8号柜中,然后进入沐浴区。半小时后,乙为交班而准备打开自己一直存放衣物的7号柜,忙乱中将钥匙插入8号柜的锁孔,但居然能将8号柜打开。乙发现柜中有手提包,便将其中的3万元拿走。为迅速逃离现场。乙没有来得及将8号柜门锁上。稍后另一客人丙见8号柜半开半掩,就将柜中的手机(价值3000元)以及信用卡拿走。由于信用卡的背后写有密码,第二天,丙持该信用卡到商场购买价值2万元的手表。

  (2)2006年卷二59.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

  A.甲盗窃乙的一本存折后,假冒乙的名义从银行取出存折中的5万元存款。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与诈骗罪

  B.甲盗窃了乙的200克海洛因,因本人不吸毒,就将海洛因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

  C.甲盗窃了博物馆的一件国家珍贵文物,以2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倒卖文物罪

  D.甲盗窃了乙的一块名表,以2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

  解析:AD.

  (3)2003年卷二85—88被告人江某与被害人郑某是同一家电脑公司的工作人员,二人同住一间集体宿舍。某日,郑某将自己的信用卡交江某保管,3天之后索回。一周后,郑某发现自己的信用卡丢失,到银行挂失时,得知卡上1.5万元已被人取走。郑某报案后,司法机关找到了江某。江承认是其所为,但对作案事实前后供述不一。第一次供述称,在郑某将信用卡交其保管时,利用以前与郑某一起取款时偷记下的郑某信用卡上的密码,私下在取款机上取款;第二次供述称,是仿制了一张信用卡后,用所获取的郑某信用卡上的有关信息取款;第三次供述却称,是拾得郑某的信用卡后,用该卡取款。但被害人郑某怀疑是江某盗窃其信用卡后取走卡上所存的钱款。请回答以下85-88题。

  85.如果郑某将信用卡交江某保管时,江某私下用来取走了现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江某构成侵占罪 B.江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江某构成盗窃罪 D.江某不构成犯罪

  86.如果江某用自己仿制的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现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江某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 B.江某构成伪造信用卡罪 C.江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应该实行数罪并罚

  87.如果江某拾得信用卡后,用该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现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D)

  A.江某构成侵占罪 B.江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江某构成侵占遗失物罪 D.江某不构成犯罪,其行为属不当得利

  88.如果江某盗窃信用卡后,用该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现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江某构成盗窃信用卡罪

  B.江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江某既构成盗窃罪又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D.江某构成盗窃罪

  2009年司法考试试题中有两道试题,给的答案与命题人周光权的观点是相冲突的,进一步说明,考试时以三大本、有权解释为准是可取的,命题人极为特殊的观点不需要掌握。

  2009年卷二52.甲欲枪杀仇人乙,但早有防备的乙当天穿着防弹背心,甲的子弹刚好打在防弹背心上,乙毫发无损。甲见状一边逃离现场,一边气呼呼地大声说:“我就不信你天天穿防弹背心,看我改天不收拾你!”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BC )

  A.甲构成故意杀人中止B.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C.甲的行为具有导致乙死亡的危险,应当成立犯罪D.甲不构成犯罪

  2004年卷二4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2003年卷二2.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2009年卷四案例分析二公安机关认为甲有犯罪嫌疑,即对其实施拘传。甲在派出所乘民警应对突发事件无人看管之机逃跑。半年后,得知甲行踪的乙告知甲,公安机关正在对甲进行网上通缉,甲于是到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问:甲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从最高法院的精神来看,对自首的成立条件是解释得比较宽松的。刑法理论与实践的多数观点认为此种情形不成立自首,但周光权认为成立自首。司法部给的答案是不成立自首。

  [复习建议]

  1.合理分配司法考试的复习时间,刑法应该占多少时间,刑法中的各个部分应该占多少时间都应该进行合理的分配。

  2.以法律、有权解释的观点为准。

  3.争议极大的观点,考生可以不予理会。

  4.没有必要把命题人的书彻底看一遍,这是最不妥当的。应该多看看专门用于司法考试辅导的用书,或多听听老师讲座,这更具有针对性。因为命题人的相关书籍,司法考试辅导老师已经看过很多遍的了。

  三、最新的立法、法律解释以及大纲新增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从历年司法考试来看,当年列入大纲的新增知识点、立法、法律解释一般均会在考题中出现。比如,今年刑法修正案七对于刑法作了不小的修改,这些都是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考生应该对这些重大问题进行关注。但对于司法考试而言法|律教育网建议,对于刑法的修改、立法、司法解释我们千万不能与普通老百姓一样,大致掌握就可以,而一定要弄清其中细微的差别。又比如,2008年司法考试大纲中新增了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期待可能性等问题,这在2008年司法考试中立即体现出现了。

  2008年卷二4.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2008年四川卷二5.关于期待可能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A.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过失,与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换言之,具有故意、过失的人,也可能没有期待可能性

  B.行为人犯罪后毁灭自己犯罪的证据的行为之所以不构成犯罪,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

  C.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因遭受自然灾害外流谋生而重婚的,之所以不以重婚罪论处,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

  D.身无分文的乞丐盗窃他人财物得以维持生存的,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不应认定为盗窃罪

  解析:D.

  [考生复习的误区]法.律教育网总结得出:对于新增的知识点,或者新出台的立法、司法解释等问题,考生仅仅是大致掌握,甚至是根本没有掌握,这显然是不能应对精确性的司法考试的。

  2009年的如下几道真题可以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

  2009年卷二64.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甲系某国企总经理之妻,甲让其夫借故辞退企业财务主管,而以好友陈某取而代之,陈某赠甲一辆价值12万元的轿车。甲构成犯罪B.乙系已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请接任处长为缺少资质条件的李某办理了公司登记,收取李某10万元。乙构成犯罪C.丙系某国家机关官员之子,利用其父管理之便,请其父下属将不合条件的某企业列入政府采购范围,收受该企业5万元。丙构成犯罪D.丁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主管土地拍卖工作时向一家房地产公司通报了重要情况,使其如愿获得黄金地块。丁退休后,该公司为表示感谢,自作主张送与丁价值5万元的按摩床。丁构成犯罪解析:ABC.

  2009年卷二54.关于刑事责任的追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B.乙采取欺骗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1,000万元,但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了应纳税款。即便乙拒绝缴纳滞纳金,也不应当再对其追究刑事责任C.丙明知赵某实施高利转贷行为获利200万元,而为其提供资金帐户的,构成洗钱罪D.丁组织多名男性卖淫,由于《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并未限定组织卖淫罪中的被组织者是妇女,对丁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解析:CD.

  [复习建议]对于新增的大纲、刑法的修改、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应该细致的掌握,了解其与以前规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四、试题注重对原理的把握,而不是单纯地看法条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从历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来看,包括2009年刑法的试题,除了刑罚论的部分试题之外,均不是单纯地看一下法条就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的试题。有的时候,单纯地看刑法条文的形式性的规定,甚至刚好得出错误的答案。例如,2008年转化型抢劫罪中的暴力的理解。这个题目最具有典型性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08年卷二62.《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转化型抢劫作出了规定,下列哪些选项不能适用该规定? ( )

  A.甲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并追赶,甲进入李某厨房,拿出菜刀护在自己胸前,对李某说:“你千万别过来,我胆子很小。”然后,翻窗逃跑B.乙抢夺王某的财物,王某让狼狗追赶乙。乙为脱身,打死了狼狗C.丙骗取他人财物后,刚准备离开现场,骗局就被识破。被害人追赶丙。走投无路的丙从身上摸出短刀,扎在自己手臂上,并对被害人说:“你们再追,我就死在你们面前。”被害人见丙鲜血直流,一下愣住了。丙迅速逃离现场D.丁在一网吧里盗窃财物并往外逃跑时,被管理人员顾某发现。丁为阻止顾某的追赶,提起网吧门边的开水壶,将开水泼在顾某身上,然后逃离现场

  解析:ABC.

  2009年的以下两道试题具有代表性:

  2009年卷二18.甲系私营速递公司卸货员,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收取的货物从汽车上卸下,再按送达地重新装车。某晚,乘公司监督人员上厕所之机,甲将客户托运的一台价值一万元的摄像机夹带出公司大院,藏在门外沟渠里,并伪造被盗现场。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诈骗罪 B.职务侵占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对比2008年的这道题目:

  2008年卷二18.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B.甲虽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也不属于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C.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D.甲实际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解析:C.

  2008年卷二95—97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95-97题。

  95.在本案中,由监狱执行刑罚的罪犯是:(AB)

  A.王某 B.朱某 C.李某 D.周某

  96.对周某刑罚的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监狱 D.基层组织或其所在单位

  97.所判刑罚既需要法院执行,又需要公安机关执行的罪犯是:(AD)

  A.王某 B.周某 C.李某 D.朱某

  解析:执行机关。1).死刑立即执行:法院。2).罚金刑:法院。3).没收财产:法院。4).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监狱。5).无期徒刑:监狱。6).有期徒刑:监狱(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未成年犯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7).拘役:公安机关。8).管制:公安机关。9).剥夺政治权利:公安机关。10).驱逐出境:公安机关。

  [考生复习的误区]

  1).不少考生仅仅看刑法条文,而没有注重对刑法条文背后的精神的理解。

  2).刑法条文在很多情况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例如,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分,必须注重对原理的掌握,了解司法考试命题的最新观点。

  3).将刑法法条一条一条往下看,这是十分不正确的。以抢劫罪为例,刑法中多处规定了抢劫罪,并且,司法解释也对抢劫罪作了规定,不仅仅是挂有“抢劫”之名的司法解释,大量的其他司法解释也有抢劫罪的规定。

  4).心态不端正,猜题、押题的思想较为严重。

  刑法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可以说,让没有经过系统性学习司法考试刑法的同学,开卷考刑法不一定能够及格。所以法.律教育网建议考生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注重对原理的掌握,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够认真地做对试题。我们不少考生,总寄希望于猜题、押题,浪费大量的时间,

  [复习建议]

  1).注重对法条背后的原理的掌握。

  2).对法条的复习应该注意归纳,而不是一条一条往下看。应该看看老师已经归纳整理的重点法条

  五、大量试题是历年真题的翻版

  从2009年司法考试试题来看,我们发现不少试题是历年真题的翻版。可以说,如果对历年刑法试题中的每个知识点都弄透了的话,2009年司法考试试题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

  历年真题的意义在于:

  (1)历年真题考察的知识点是比较固定的,只要掌握了这些题的知识点,就可以应付来年的司法考试。

  (2)部分试题直接来源于历年真题

  2009年卷二15.甲将自己的汽车藏匿,以汽车被盗为由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认为该案存有疑点,随即报警。在掌握充分证据后,侦查机关安排保险公司向甲“理赔”。甲到保险公司二楼财务室领取20万元赔偿金后,刚走到一楼即被守候的多名侦查人员抓获。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保险诈骗罪未遂B.保险诈骗罪既遂C.保险诈骗罪预备D.合同诈骗罪

  解析:A.对比试题2004年试卷二第4题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2009年卷二9.关于没收财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抢劫数额巨大,对其可以判处罚金一万元并处没收财产B.乙犯诈骗罪被判处没收全部财产时,法院对乙未满18周岁的子女应当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对乙的成年家属不必考虑C.丙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即便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亦应当判处没收财产D.丁为治病向李某借款五万元,一年后丁因犯罪被判处没收财产。无论李某是否提出请求,一旦法院发现该债务存在,就应当判决以没收的财产偿还

  解析:C.

  对比试题2002年卷二1.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犯A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被告人犯A罪,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对此,下列哪一判决符合该条规定? ( )

  A.甲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为由,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B.乙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且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有期徒剂1年,缓期2年执行C.丙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拘役3个月D.丁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罚金1000元

  2009年卷二14.赵某多次临摹某著名国画大师的一幅名画,然后署上该国画大师姓名并加盖伪造印鉴,谎称真迹售得收入六万元。对赵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 )

  A.按诈骗罪和侵犯著作权罪,数罪并罚B.按侵犯著作权罪处罚C.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罚D.按非法经营罪处罚解析:B.对比试题2007年卷二62.关于诈骗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B)

  A.收藏家甲受托为江某的藏品进行鉴定,甲明知该藏品价值100万,但故意贬其价值后以1万元收买。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B.文物贩子乙收购一些赝品,冒充文物低价卖给洪某。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C.店主丙在柜台内陈列了两块标价5万元的玉石,韩某讲价后以3万元购买其中一块,周某讲价后以3000元购买了另一块。丙对韩某构成诈骗罪D.画家丁临摹了著名画家范某的油画并署上范某的名章,通过画廊以5万元出售给田某,丁非法获利3万元。丁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2009年卷二6.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教唆犯

  2008年四川卷二7.根据《刑法》规定,关于教唆犯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引诱他人吸毒罪的教唆犯

  2009年卷二62.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包庇罪?( )

  B.乙(乘车人)在交通肇事后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2006年卷二11.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某日,乙开车送甲去洽谈商务,途中因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丙撞死,并致行人丁重伤。乙欲送丁去医院救治,被甲阻止。甲催乙送其前去洽谈商务,并称否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于是,乙打电话给120急救站后离开肇事现场。但因时间延误,丁不治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B.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C.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D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考生复习误区]

  (1)只注重答案,而不注重原理的掌握,这样,会导致题目稍作变换就不知道做了。

  2008年四川卷二6甲、乙上山去打猎,在一茅屋旁的草丛中,见有动静,以为是兔子,于是一起开枪,不料将在此玩耍的小孩打死。在小孩身上,只有一个弹孔,甲、乙所使用的枪支、弹药型号完全一样,无法区分到底是谁所为。对于甲、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

  A.甲、乙分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B.甲、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共同犯罪C.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D.甲、乙不构成犯罪解析:D. 2003年卷二47题:C.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2)真题做得少,或者做对了的题目不注意分析自己为什么对了。没有深入发掘真题背后的知识点。

  [复习建议]

  1).在学习具体知识点的时候,要结合真题来进行,这样才能好较好地有适应司法考试的感觉。

  2).一轮复习之后,要做真题,不仅仅要弄清楚做错的题目,还要弄清楚做对的题目。对真题,深入挖掘其价值,能够举一反三。

  六、争议问题的处理可以不予理会

  即使出现了争议试题,命题老师会以很巧妙的方式回避争议的。如果没有回避,按法律、司法解释、通说的观点,最后才考虑命题老师的见解。

  2009年卷二2.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解析:C. 2000年卷二28、甲男与乙女发生纠纷,乙将脏物泼在甲的身上,甲便揪住乙的上衣,并向乙的下身猛击几拳;乙骂声不止,甲便唤来自家拳养的大公狗,在有许多围观村民的情况下,甲扒下乙的裤子,使其当众赤裸身体,并叫狗扑在乙的身上。甲的行为构成何罪?(B)

  A、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B、侮辱罪 C、公然猥亵罪 D、诽谤罪。

  2008年卷二58.某日,甲醉酒驾车将行人乙撞死,急忙将尸体运到X地掩埋。10天后,甲得知某单位要在X地施工,因担心乙的尸体被人发现,便将乙的尸体从X地转移至Y地。在转移尸体时,甲无意中发现了乙的身份证和信用卡。此后,甲持乙的身份证和信用卡,从银行柜台将乙的信用卡中的5万元转入自己的信用卡,并以乙的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8000余元。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

  A.交通肇事罪 B.侵占罪 C.信用卡诈骗罪 D.诈骗罪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