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科学社会主义角度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日期:2011-02-26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摘要】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应当是公正、平等的社会。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作出的科学定位,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系统阐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光辉文献。

《决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四中全会《决定》据此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归根到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要求。《决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创新。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非常善于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今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决定》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了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了创新的战略思想。它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对未来社会作了科学设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三大来源之一,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设计过彻底废除私有制的“乌托邦”。19世纪初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就提出过“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既肯定空想社会主义者这一有关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又认为其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陷于空想。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虽然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产生了各种问题和弊端,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决不是一个和谐社会。只有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表述,无疑是指高级的和谐社会。列宁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科学而合理地支配社会的生产和分配,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才能使所有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无疑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给予了更为深切的关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科学发展观,确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表明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新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一步把握的结果。只要我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变成现实,有力地推动我国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迈进。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说明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高度重视的。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党作为执政党的主要职责。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时需要通过革命性的变革来实现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新的政治制度代替旧的政治制度。但当某种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就需要通过协调,以充分发挥社会或国家内部各要素的功能,促进社会或国家的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必须协调好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中国社会的各方面才能和谐发展,从而使中国社会达到和谐状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协调而得到解决。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协调来处理,可以采取一种和平的、渐进的、非对抗的方法使社会主义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根据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经典的生态智慧,是中国哲学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思想原则,可以作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被边缘化了。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发展目标的片面发展观,将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盲目、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以获得数字上的满足感,已经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社会、经济等问题,并导致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不协调的局面。这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发展。经济领域可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文明领域、精神文明领域不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例如,高等院校、公共权力部门就不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谐发展,要求各领域、各部门各司其职,否则必然会导致失调、混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今天,我国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利益要求日益增强,阶层和阶级分化日益激烈。在现实的中国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16,这个数值在当时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198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38,199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3,突破了国际警戒线0.40的标准, 也超过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基尼系数。199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进一步上升到0.45。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5。中国城镇家庭最高20%收入户与最低20%收入户年人均收入差距,从1990年的4.2倍、1993年的6.9倍扩大为1998年的9.6倍。中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中国4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占总调查量20%的高收入者拥有相当于42.5%的财富。同时,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由1978年的2.36比1扩大到2000年的2.79比1。若按可支配收入计算,城乡差距为3比1;若只考虑货币收入,差距就是4比1;若考虑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补贴,差距就是5-6比1。在这样的形势下,党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能力遇到了空前未有的挑战。我们党必须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尤其是密切党同底层民众的联系,不能让中间层将党与底层民众隔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决定》提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一方面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要健全法制,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要严厉惩治腐败,树立廉洁政党形象。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公正、平等的社会。《决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平等。今天的中国更需要公正与平等。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公正与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准则。资本主义社会有公正与平等,社会主义社会更应当有公正与平等。没有公正与平等的社会是非常危险的社会,没有公正与平等就没有社会主义,就不是社会主义。追求公正与平等是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的理念和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理念和思想。平等平均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是平等、平均思想的主张者之一。他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第十六》)中国历史上平均、平等思想经久不息,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其思想的源泉就在孔子这里。孔子之前的晏婴也主张“权有无,均贫富”(《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思想,也是主张公正、平等的思想。《吕氏春秋·贵公》说:“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在中国的广大农民群众中,平等、平均的思想是普遍存在的,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以平等、平均作为口号或纲领。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袖曾提出过“等贵贱、均贫富”的平等平均纲领,并影响深远。由此可见平等、平均的魅力。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一碗水要端平。”这句俗话说明在中国民间普遍存在公正与平等的理念和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要端平中国这碗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新总结,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因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崭新内容,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政策,是一项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是对“小康社会”理论和政策的发展,如果贯彻执行得好,就是为民立极,承流宣化,道正天下,德被四海。
 
【作者简介】
管军军,江苏海门检察院任职。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