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论担保物权的竞合与实现
发布日期:2003-06-1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在各国的民法制度当中,物权制度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均赋以完善、详
尽的各种物权法律。而在我国,目前虽然仍没有一部完整的民法典、《物权法》
也只是在起草当中,因此,在我国理论界关于物权制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确。在
这样的情况之下,使得物权法理论界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局面。尤其关于物权
法的立法价值取向的问题上,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者认
为我国物权立法应以物的用益为核心,从而顺应物权价值化趋势的发展,推进我
国物权立法的现代化进程。但我们同时也应当注意到,物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是统一的两个方面,用益物权注重物之使用、收益固然重要,但从一个完整的物
权概念着眼,以物之交换价值为基础的担保物权,亦十分重要。在将来的《物权
法》立法当中也应当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担保物权制度是随着交易安全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的必然产物,其本身作为“商品经济安全阀”的作用被各国立法所重视,无论是
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对此制定和行成了大量的法律和判例。但在
我国,长时间的计划经济的存在,人为的割裂了市场与商品流通的联系,物权制
度无从谈起,更不用说有关物权制度的立法工作了,因此在建国之后关于担保物
权的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一个无法可依的真空状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确立,物权制度的立法和完善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物权制度的理论
和实践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九九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颁布和实
施,标志着我国担保物权制度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随着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
和担保制度本身完善和发展的需求,使得《担保法》逐渐表现出它的不足,尤其
在担保物权的设立、冲突、实现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缺欠。也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
本文力图通过对担保物权的基础理论以及中外法律的比较着手,就担保物权的竞
合问题谈一点自己拙浅的想法。

    一、担保物权竞合的概念及种类

    1 、担保物权竞合的概念在解释担保物权竞合之前,首先必须解释何为担保
物权。所谓担保物权:是指为确保债务之清偿为目的,而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之特
定物或权利上所设立的一种定限物权①。由此可见,所谓担保物权系为保证债务
履行而于他人财产或权利上设定的权利,因此,其实现必然不能由权利人一人主
张即可实现,这是由于担保物权的定限性和他物权性所决定,因此其实现较自物
权相比要受到一定的约束。担保物权人在实现担保物权时,不能无条件对抗其他
权利人。其原因在于担保物权常常不能完全符合物权之“一物一权”的原则,
“一物数权,数物一权”的现象颇为平常,各担保物权人之间的权利常有冲突,
任何一方的权利得以行使均要与它方权利人的权利相对抗方得实现。因此,就产
生了担保物权的实现的冲突问题。而所谓的担保物权的竞合,即是指担保物权冲
突的解决。有学者为担保物权的竞合下如下的定义:担保物权的竞合,亦称物的
担保的竞合,是指同一标的物上存在不同种类的担保物权,此时应以何种担保物
权的效力优先的问题②。而我认为此定义似有不妥,正如上文所述,担保物权的
竞合,起因于担保物权本身之冲突,而非担保物权种类不同而必然存在的效力等
级的差异。即应当强调的是担保物权共存时的对抗的状态,而不必强调这种对抗
现象下的效力必须来自不同的担保物权种类。因此,担保物权的竞合应当不仅包
括异种的担保物权共存一物而效力孰优孰劣的问题,也应该包括同一物上多个同
种担保物权共存时的冲突问题,即不论共存的权利有没有效力优先问题,只要其
存在冲突(同顺位的比例受偿)即为担保物权的竞合,其重点在于冲突而非效力
的优先问题。因此,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所谓担保物权的竞合系指解决同一物
上共存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种或异种担保物权时产生的冲突的规则。

    2 、担保物权竞合的种类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担保物权的种类这个问题,只有确定了担保物
权的种类,才能正确的概括出担保物权竞合的种类来。担保物权的分类依不同的
分析角度可以分为学理的分类和法律形态的分类两种。依学理的分类方法担保物
权分为:法定的担保物权和约定的担保物权、优先性的担保物权和占有性的担保
物权、登记的担保物权和非登记的担保物权等等。因在分析担保物权竞合问题上
以法律形态角度的分类为基础,而以学理分析为辅助,因此下面就担保物权的法
律形态分类着重加以论述。

    担保物权初肇于罗马法,包括信托质、质权、抵押权三种,但至优帝时信托
质归于消灭③。现代各国民法亦大多沿袭了此一规定,只是于个别只处有些许不
同,皆大与其国情有关,但总结各国的立法实践来看,基本可以归纳为四种:抵
押权、质权、留置权、优先权。其中以前三种为理论界之通论,而对于优先权是
否具有担保物权的属性存有争议。其中赞同者的观点认为,优先权是特定债权人
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总财产或特定动产、不动产的价值优先
受偿的权利。因此,认为优先权具有以下的特点:①优先权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
权而区别于其他的约定担保物权。②优先权的无须以登记或占有的形式进行公示。
③优先权的顺位由法律直接规定,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改动④。而反对的意见认
为,优先权是立法上基于特殊政策性考虑,为保障某些特种债权或其他权利优先
实现,而赋予权利人得就债务人的一般财产或特定财产优先受偿的一种特殊权利。
其理由为:①担保物权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优先权实质上为债权本身的法
定效力其并未形成一种新的物权,根本无任何的独立性可言。②担保物权以公示
为原则,而优先权不具有任何公示性,因而不能做为担保物权。③有限权制度不
具有现代担保物权制度信用保障、资金融通的基本功能。④大多数的优先权均基
于税法、劳动法、诉讼法等公法而设立,实质是为保障某些特种债权或其他权利
优先实现,而赋予权利人得就债务人的一般财产或特定财产优先受偿的一种特殊
权利⑤。因此认为优先权不具有担保物权的属性。我同意后者的观点,因为无论
从优先权的设立、公示、还是它的实现方式来看,都不益于把它作为担保物权处
理,而似乎把它作为一种特殊债权更为合理一些,因此在担保物权竞合的分类当
中,优先权将不在其列,而在担保物权竞合的特殊问题中加以论述。基于以上的
分析我把担保物权以法律形态分类归纳为以下三种:抵押权(动产抵押和不动产
抵押)、质权(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留置权。从而担保物权竞合的种类相应
的包括:Ⅰ、同一物上多个抵押权的竞合,Ⅱ、抵押权与质权的竞合,Ⅲ、质权
与留置权的竞合,Ⅳ、抵押权与留置权的竞合。据此关于担保物权竞合的问题仅
就此四种类型展开,而就优先权与担保物权的竞合问题则作为担保物权竞合的特
别问题加以研究。

    二、担保物权竞合的实现

    所谓担保物权竞合的实现,既是指担保物权冲突的解决。上文已经对担保物
权竞合的种类进行了分析。下面就区分不同的种类,对担保物权竞合实现的问题
加以分析。

    1 、同一物上多个抵押权的竞合

    在现实社会中抵押人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担保物的融资效能常于一抵押物上
同时设置多个抵押权,在形式上一般表现为重复抵押和余额抵押两种。所谓重复
抵押是指抵押人在已设立抵押权的物上,于同一物上又设立新的抵押权既是指同
一物上同一部分价值,得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抵押权,此种抵押方式与法
国、日本、德国等国均为合法之抵押形式。而在我国则为例外,如一九八九年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115 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即“在抵押期间,非经抵押权人的同意,抵押人将同
一抵押物转让他人或就抵押价值已设置部分再作抵押的,其行为无效。”即重复
抵押有效须以抵押权人的同意为前提条件,但《担保法》第35条则完全否定了重
复抵押,因此在现行法律条件下,重复抵押并非合法的抵押形式,而且就现实而
言重复抵押相较余额抵押是以牺牲担保物的信用保证的效能从而实现其扩大其融
资效能的目的,其显然对于保护交易安全十分不利。并且重复抵押权人的权利在
设立当时虽已为当事人明知之下的效力重叠,但仍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效力的冲突,
于是在法、德等国的相应法律当中确定了以抵押权登录的日期决定清偿顺位,顺
位在先的先受偿的原则,以此来解决重复抵押权竞合的问题⑦。

    而余额抵押是指抵押人在一物上除去先于抵押的价值的部分而剩余的价值部
分再行设立抵押的行为。因其抵押物的价值远大于总体债务之和,正常情况下对
抵押权人各方均无影响,不会产生抵押权的冲突。但是在现代的商品社会,物的
价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一物设立抵押之后有可能升值
也有可能贬值,而于此时同时存在的抵押权既有无法完全实现的危险,冲突即为
产生。又依各国抵押权成立要件的约束,往往抵押权的设立又存有瑕疵,而于此
时抵押权冲突就更不可避免。又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只规定了余额抵押制度,因此
下面着重就余额抵押情况下抵押权竞合的实现的原则进行论述。

    ①依登记原则———抵押权顺位的确定

    公示原则是担保物权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原则,而登记则为抵押权的最重要的
公示的形式。各国民法均对此形式要件作了严格的规定。我国《担保法》第四十
一条、第四十三条也分别就抵押权的登记作了详细的规定,但这两条的法律意义
却是不同的。我们知道依我国的《担保法》对于抵押权的分类依标的物的不同而
分为动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两种,而由于不动产在物权制度中的特殊意义,《担
保法》的第四十一条把不动产抵押的登记作为抵押权的生效要件,即不登记则抵
押权至始不产生效力。而第四十三条之规定则针对动产抵押权,其意义是不登记
不得对抗第三人,即其为抵押权的对抗要件。因此对于不同的抵押权竞合,登记
要件的意义也是不同的。(Ⅰ)在不动产抵押时,依登记原则应当理解为:登记
的抵押权优先于无登记的抵押权;同为登记的抵押权依登记日期之先后而决定受
偿的顺序;登记日期相同者,在其顺位上取得相同权利而比例受偿;而如果同一
物上各不动产抵押权均未登记的,则认为其均为普通债权而无就抵押物价值优先
受偿的权利。《担保法》第五十四条基本上也确认了以上的原则。(Ⅱ)而动产
抵押权的登记原则应当理解为:多个动产抵押权有的登记有的没登记的,其登记
的优先受偿;均为登记的动产抵押权的,登记日期不同时,日期在前的优先受偿,
日期相同的则比例受偿。而各动产抵押权均未登记时则与不动产抵押时有所不同,
依《担保法》动产抵押权不依登记为生效要件,即不登记动产抵押权依然成立,
只是不得对抗第三人。那么同一动产上的多个抵押权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假设物主甲与债权人乙、丙同时就一动产设定抵押权,那么就甲、乙之间抵押合
同丙为第三人,同理乙为甲、丙之间抵押合同的第三人。即乙之抵押权不得对抗
丙之抵押权,丙之亦然。那么于抵押物不能同时满足乙、丙的全部抵押权时,一
方之全额实现必以损害对方利益为前提。而于此时未登记动产抵押权显然是不能
及于第三人的,即乙、丙之间抵押权不应有对抗对方的权利。有因于此,两者权
利即无优劣之分,得于同时受偿,即未登记的动产抵押权与同一顺序比例受偿,
而不论成立的先后。即“为贯彻非登记不得对抗之规定,宜认为未登记之数动产
抵押权处于同一位次。”但在我国现行《担保法》第五十四条第㈡款之规定“未
登记的,按照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受偿”显与动产抵押登记原则的对抗性原
则相悖,似有修改的必要。

    ②顺位变更的相对性原则

    公示原则解决的是抵押权效力确定的问题,而顺位变更相对性原则所要解决
的则是效力确定情况下权利实现的顺位问题。因此,公示原则是顺位变更原则的
基础,只有依公示原则确定了抵押权的效力问题,于此顺位变更原则才有其意义。
所谓顺位变更,指同一抵押人的数抵押权人,将其抵押权的次序互为交换。而产
生抵押权变更的前提条件是抵押权人为三人或三人以上;且让与人与受让人非同
顺位或最后两顺位抵押权人。只有满足以上的两个条件,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的
顺位让与行为才能对第三方抵押权人产生影响,也只有此时抵押权人顺位的变更
才有产生抵押权的冲突的可能。依各国的立法以及法理来看,抵押权顺位变更的
效力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绝对效力说,一种是相对效力说⑥。绝对效力说
认为抵押权人对于抵押权的顺位拥有独立的处置权,其权利源至于抵押权的独立
性,因此,先顺位的抵押权人与后顺位的的抵押权人一旦达成让与的合意,则其
顺位即发生绝对的变更互相取代对方的顺位的权利。而对于其他的顺位的抵押权
人绝对有效。例如第一与第三顺位抵押权人互相变更顺位则第三顺位权利人当然
取得第一顺位人的权利地位,而对抗其他抵押权人优先受偿。而相对说认为,两
者的顺位变更不应当损害其他抵押权人的利益。由于各抵押权人就抵押物的权利
份额是不同的,如果实行绝对主义,有可能损害其他人的抵押权的实现。如上之
例,当第三顺位抵押权人的债权显大于第一顺位抵押权人时,于其他抵押权人而
言,抵押权将受到很大损失。基于这样的考虑,相对主义认为顺位变更只于当事
人之间发生效力,即顺位变更之后,双方在众抵押权人之中的顺位并不发生变化,
而只在清偿时,就优先清偿额度内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后顺位人只取得前顺
位人权利范围内的优先受偿的权利。显然后者的内容是较为合理的。在我国将来
的《物权法》立法时我认为也应当确立顺位变更的相对性原则,以更好的保护当
事人的利益。

    以上就是解决抵押权冲突的两个原则,两者以公示原则为基础,而以顺位变
更相对性原则为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同一物上异种担保物权的竞合

    (1 )抵押权与质权的竞合

    前文已经提到抵押权是于债务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不动产上设立的担保物权,
而与它不同的是质权的标的物则是动产或权利,因此两者的竞合并不是在所有情
况下都会发生的,一般只有在标的物是动产时,即动产抵押权与动产质权才有竞
合的可能。因此,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仅就此种类型而言。

    ①公示要件完备效力均等原则

    正如前文所述,公示原则是物权制度当中最为重要的原则,是解决担保物权
竞合的情况下最为基本的解决方法。因此在解决异种担保物权竞合的时候,依然
需要运用这一原则,只是内容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不同的担保物权的公示形式、
意义存在着差异。具体到抵押权与质权的竞合的情况下,动产抵押的法定公示形
式是登记,但其意义仅为对抗第三人的形式要件,而动产质权以占有为公示形式,
且此要件为动产质权的生效要件。因此在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动产质权人
已经占有标的物则推定其质权得为有效而不论出质人有无质物之处分权此为质权
的善意取得制度,而动产抵押权人如无登记则认为其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动产质权应当优于抵押权优先受偿,其原因就在于动产质权
人因占有而使公示要件完备,而动产抵押权人则由于公示要件的瑕疵而不具有对
抗的能力。那么两者均达到公示要件完备的时候应当如何解决呢?依《担保法》
的解释第七十九条“同一财产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先于
质权人受偿。”采取的是抵押权优先原则,这样的规定无论是在各国的理论界还
是立法来看都可谓独一无二,但独创不见得就正确,其抵押权优先的观点另人费
解。首先,就两种担保物权而言均依法律规定完成了公示要件,即都符合物权法
定的原则,两者在权利性质上不应该存在差异。其次,两者均是为保证一般债权
的实现而设立,就其产生原因上不存在优劣之分。因此,抵押权根本没有优于质
权优先受偿的理由。在梁彗星先生的《物权法草案意见稿》第三百三十五条第二
款第三项中这样认为“同一财产上既有抵押权又有质权的,拍卖、变卖、抵押物
的价款,抵押权人和质权人按照各自设定的先后顺序受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其各
自的债权额的比例受偿。”其在解释的理由当中也指出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无
优劣之分。

    ②设立在先原则的例外———债权人权利优先原则

    所谓设立在先原则是指,同为已公示抵押权、质权,设立在先的优先受偿。
此为解决担保物权竞合的一般原则,但在抵押权与质权竞合时却存在例外。抵押
权与质权竞合在设立顺序上存在两种类型即先质后押和先押后质。此时无论后押
还是后质,如果均是为抵押人或出质人的债权而在原有权利后再行设立的担保物
权都应依设立在先原则而在先设立的抵押权或质权后受偿。但是如果质权人或抵
押权人经出质人或抵押人同意为担保自己的债务,就标的物再行设立抵押权或质
权时则不能适用设立在先原则。其理由是,如果适用设立在先原则,质权人或抵
押权人的债权人的担保物权将劣于其债务人对标的物的优先受偿权,其债权的担
保则形同虚设,于担保物权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宗旨相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此
即所谓债务人的权利不应优于债权人的权利。因此于此时后设立的担保物权应优
于先设立的质权或抵押权优先受偿,这就是设立优先原则的例外。《担保法》解
释第九十四条“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为担保自己的债务,经出质人同意,以
其所占有的质物为第三人设定质权的,应当在原质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之内,超
过的部分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转质权的效力优于原质权。”仅就转质作出了
相应的规定,而对其他类型没有规定。

    (2 )质权和留置权的竞合

    在一般情况下动产质权与留置权一般不会在同一个在债务人与数个债权人之
间发生。因为如果先成立一个留置权,物之所有人将无法向质权人交付质物;而
先设立质权,则出质人已不占有标的物,自然没有支配物的可能当然也不会因他
引起产生留置的法律行为的可能。因此,只有在权利质押时才有可能使质权与留
置权同时指向同一个债务人。而大部分的质权与留置权的竞合都是由于留置权人
或质权人的行为而产生的例如质权人交由第三人加工质物,质物被加工人留置的
情况;以及留置权人为担保自身债务出质留置物的情况,都会产生两者的权利竞
合。那么对于以上的情况应当如何解决呢?

    ①法定担保物权优先原则

    此原则适用于权利质权与留置权的竞合的情形,即只适用于质权、留置权同
指向一个债务人的时候。我们知道物权制度的除公示原则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则
就是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设定,形式,内容均由法律直接规定,当事人不得任意
创设,而法定担保物权的法定是指担保物权的适用该担保物权的债权项目的法定。
即此种担保物权的设置原因亦由法律规定而不得当事人的自治,是一种严格意义
的法定原则,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留置权。而设定这种担保物权的债权项目一般
都是这些项目的债权较之其他债权,债权人不获给付满足的危险更大,因此,法
律往往直接规定符合条件的债权项目能够自动就债权的相关财产取得担保物权;
另外,如留置权相较质权、抵押权,不具有物上代位性,从而也决定了它实现权
利的有限性。因此通过对立法本意、以及保护特别债权的考虑,法定担保物权应
当优于意定担保物权优先受偿。但有时,权利质押权人常常依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作为抗辩理由要求留置权人实现其票据权利,对于此如何解决呢?我认为,质权
人基于票据而取得了物之所有人的地位,但是质权人的权利取得于出质人,因权
利出让人不得出让大于自身的权利于受让人,因而,留置权人对于物质人就留置
物的优先受偿的权利同时及于质权人,即留置权人对留置物的约束同样及于被留
置人的权利受让人(权利质权人)。所以,此时质权人不得主张票据行为无因性
而对抗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②设立在先原则的例外———债权人权利优先原则

    此原则适用于动产质权、留置权指向非同一债务人的情况,理由已经在抵押
权与质权竞合时论述过,在这里将不在赘述。即于此时,后设立担保物权优先受
偿。

    (3 )抵押权与留置权的竞合

    两者的竞合仅在动产抵押权与留置权相竞合的情况,又由于动产抵押权以登
记为公示形式,第三人不可能于留置权人手中善意取得抵押权,即留置权人不可
能就留置物为自己的债务提供抵押。因此,这种情况只要适用法定担保物权优于
意定担保物权原则即可,即两者竞合时,留置权优于抵押权优先受偿。《〈担保
法〉解释》第七十九条第二款“ 同一财产抵押权与留置权并存时,留置权人优
先于抵押权人受偿。”亦作了同样的规定。

    总结对以上四种担保物权竞合类型的论述,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原则可以概
括为以下几点:1 、依登记原则2 、顺位变更的相对性原则3 、设定在先原则4 、
公示要件完备效力均等原则5 、债权人权利优先原则6 、法定担保物权优先原则

    三、优先权与担保物权竞合的实现

    优先权作为一种法定的特别债权,是区别于担保物权而独立存在的一项准物
权制度。在我国立法中,没有优先权的专门性法律规定,而只是散见于各部门法
中。例如,《海商法》中船舶优先权制度,《合同法》中不动产工程承包人的优
先受偿制度等。与此同时关于优先权与担保物权的竞合的实现问题亦有相关的规
定,如在《海商法》中第二十五条之规定:“船舶优先权先于船舶留置权受偿,
而船舶抵押权后于船舶留置权受偿。”因此可以看出作为船舶这一特定财产,优
先权优于担保物权而实现。

    那么是不是在所有情况下优先权均优于担保物权呢?首先来看一下《破产法
》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关于优先权的规定中,规定优先权所及于的财产只能是破
产财产,而依《破产法》的定义," 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也就
是说优先权只能于担保物权实现后的剩余财产部分行使优先受偿的权利。我想立
法作出这样的规定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
秩序和法律的尊严。担保物权人与破产人依法成立担保法律关系,无论从立法的
目的和当事人的意志自治,都是为了保证交易安全,法律应当维护当事人的合法
利益。如果在破产人破产时规定优先权优先于担保物权,则担保物权对于担保权
人而言很可能形同虚设,而无法实现。这样就会从根本上动摇担保物权人对于担
保制度的信任,而且于此时如果不能保护担保物权人的担保物权得以实现的话,
则可能造成一家破产,株连多家的情况。此于优化社会资源,鼓励交易,保护交
易安全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如果优先权及于全部财产的话,则会出
现下面的情况。即优先权先于设有担保物权的标的物上优先受偿,而使此项担保
物权沦为普通债权,而只能于其他债权人比例受偿。之后的破产财产又会在优先
权不能在担保物上完全实现时,再优先受偿剩余部分的财产。这样一来,无论是
原有的担保物权人还是普通债权人的利益将都会受到侵害。这样一来就会在极大
保护优先权所保护的特殊主体的同时,使大多数的交易主体受到不同程度的牺牲,
这样的结果显然超出了优先权保护的必要限度,实际上是对其它债权人的歧视待
遇。

    综上可以看出,优先权的优先性应当严格的限定在特定(法定)财产范围内
得以优先于担保物权和某些公权力,而不能任意的优先于特定(法定)财产之外
的财产上设立的担保物权,也就是说在这部分财产上,担保物权应当优先于优先
权得到清偿。

    作者:马江

    参考文献:

    ①《物权法》梁慧星、陈华彬/ 编著法律出版社 2000.6 
  ②《民法》魏振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③《物权法要论》温世扬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④《论优先权同其他担保物权之区别与竞合》申卫星《民商法学》2001年第十期
  ⑤《担保制度的成因及发展趋势》田土城《民商法学》2001年第十期
  ⑥同①
  ⑦《担保法律制度研究》肖厚国、孙鹏/ 著法律出版社 1998.4

    其他参考文献:《法国物权法》尹田法律出版社 1998.2 
  《物权法论》史尚宽荣泰印书馆 1979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梁慧星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99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