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如何确定最高额保证的担保范围
发布日期:2009-06-26    文章来源:互联网
案情? 某信用社与刘某、邹某、李某三人签订“最高额保证担保借款合同”,该合同约定:信用社在最高限额贷款人民币3.3万元内,对借款人刘某发放贷款;邹某、李某二人在该最高限额内对借款人的贷款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贷款本金、利息、贷款人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人之间对借款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后信用社一次性向刘某发放贷款3.3万元。因刘某到期未归还贷款,双方产生纠纷。

    ?评析? 对邹某、李某二担保人应如何承担担保责任,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邹某、李某与信用社在“最高额保证担保借款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担保的范围为贷款本金、利息、贷款人实现债权的费用,因此,邹某、李某应对所发生的借款本金3.3万元及利息、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债权总额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邹某、李某二担保人与债权人信用社签订的是“最高额保证担保借款合同”,双方在该合同中约定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最高限额为3.3万元,因此,邹某、李某仅应在最高限额即3.3万元的范围内与借款人刘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上述两种意见的分歧点在于应如何确定最高额保证担保合同中担保人的担保范围。

    笔者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三条规定:最高额保证合同的不特定债权确定后,保证人应当对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债权余额承担保证责任。根据该条规定,在最高额保证中,保证人的责任范围就是“最高债权额限度内的债权余额”。本案债权人信用社与担保人约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贷款本金、利息、贷款人实现债权的费用,而贷款本金、利息、贷款人实现债权的费用均属于“债权余额”的范畴,同时双方又约定了担保的最高限额为3.3万元,因此,邹、李二担保人应在最高限额3.3万元之内对所发生的贷款本金、利息、贷款人实现债权的费用承担保证责任,而不应对超出该限额的部分承担责任。

韩 涛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