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省委四届四次全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研究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这一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1)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意义。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力量。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海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地区的重要发展时期。无论是我省优势产业的发展,还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都离不开人才的作用。各级党委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把人才强省战略同优势产业战略、城市化战略、科教兴琼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并列入加快海南发展的重大战略,把人才工作纳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走人才强省之路。
  (2)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紧迫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人才。建省15年来,我省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培养造就了一批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为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加快,我省对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日益突显;人才工作机制还不完善,全面加强人才工作、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显得更加紧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我省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在我省人才工作处于需要整合力量、全面推进的重要阶段,各级党委必须深刻认识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环境优势、体制优势和立法优势,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破除一切束缚人才健康成长的观念,改革一切不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调整一切不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使人才得到充分尊重,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把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各类人才聚集到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上来。

二、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3)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以人才的能力建设和结构优化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工作观念和工作机制为突破口,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保障,提高人才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水平,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4)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统筹人才工作力量,统筹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重点产业需求与人才队伍整体建设,统筹当前需求与长远发展的要求,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政领导人才队伍,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支推动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支熟练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海南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促进经济社会与人才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和完善富有海南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三、构建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人才培养体系,抓好人才强省战略的基础性工程
  (5)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教育为先。要切实把教育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发展国民教育,积极发展教育产业,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统筹城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发展高等教育,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各类高级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调动社会资金和外资投资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与科技知识水平。
  (6)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把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完善人才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特点,制订人才能力建设标准,改革培训教育内容,创新培训教育方法。采取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境内培训与境外培训相结合、在职自学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尤其是对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强才干。通过广播电视学校、专业技术协会、农业产业化企业和科技下乡等,进行实用技术和农技人员培训,大力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优化整合人才培训资源,调整培训机构布局,提高培训资源的整体效益。

四、创造人才汇集、流动灵活的吸引环境,积极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
  (7)创新人才吸引政策。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理念,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大力拓宽引才引智渠道,积极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制定鼓励高层次人才来琼创业政策,放宽创业条件,降低企业申办门槛,提供优惠配套服务。制定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政策,鼓励留学人员来我省工作和服务。制定鼓励科技项目风险投资政策,吸引人才以技术专利、研发成果等智力要素来琼投资创业。实行特聘专家顾问制度,聘请一流专家学者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指导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建立与省外驻琼研究机构和重点企业的沟通制度,扩大双向交流,实现资源共享。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人才工作,对所有人才在职称评定、成果评奖、创业投资、信息享用等方面实行国民待遇,一视同仁。
  (8)以科技研发和建设项目作为吸引人才的平台。加强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学科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实验室,扩大留学生创业园,鼓励企业创建博士后流动站。推行重大项目招标和首席专家负责制,通过项目招标、技术委托、合作开发、人才租赁等形式进行引才引智。实行招商与引才相结合,在招商引资、对外交流中引才引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程度,增强我省的人才吸引力。
  (9)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有效、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发挥用人单位和人才的主体作用,促进用人单位通过市场自主择人,人才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外资投入人才市场。拓展人事代理范围,推进人才中介服务市场化。打破人才流动中的地区、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限制,疏通不同队伍、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通渠道。加强人才信息化建设,建立各类人才库,加快完善人才信息网络,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

五、建立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使用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0)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业绩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人才评价要重品德、重业绩、重能力。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手段,积极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实行评聘分离;推行职业资格制度,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社会化。
  (11)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破除论资排辈观念,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建立人才破格使用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试用制、离岗制、辞职制等改革,建立和完善党政机关干部淘汰退出机制。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任制,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要求,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对出资人代表依法实行派出制或选举制,对经理人推行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实行优秀专家动态管理制度,破除优秀专家终身制。完善后备干部选拔制度,着眼各项事业长远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
  (12)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指导企事业单位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将薪酬与责任、风险和业绩直接挂钩,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建立艰苦贫困地区津贴制度,激励优秀人才到中部市县和边远地区工作。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积极探索以技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途径。鼓励用人单位对有特殊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实行股权或期权奖励。制定允许人才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让拥有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的各类人才通过创新创业先富起来。
  (13)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资本产权和人才奖励制度。培育多元化的人才资本产权主体,明晰用人单位的人才资本产权归属,重视人才资本的投资、开发和经营,推行人才资本有偿转移。实行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政策,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奖励机制,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竞争力的科研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予以重奖,营造一个尊重人才创新创造、鼓励人才敢为人先的社会氛围。

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全面实施
  (14)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关键。要实行党委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各级党委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加大人才工作力度,整合人才工作力量,理顺人才管理体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人才工作效能。
  (15)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各级党委要统筹规划,把握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将人才资源状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之中,通过动态的人才工作指标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有效监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人才工作中长期规划,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人才吸引、流动、创业中的行政和人为阻力,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聚集人才、激活人才。加强人才市场监管,推进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6)加强对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的宏观调控。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市县的人才开发,建立促进优秀人才到中部市县、基层和艰苦地方工作的机制。鼓励经济相对发达市县、人才相对聚集单位的人才到贫困市县支持工作,把人才流动与智力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部市县工作,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中部市县人才缺乏的矛盾。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贫困落后地区人才培养和人才创业的扶持力度,把人才培养机制与扶贫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人才在地区、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配置和均衡分布。重视对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不断扩大人才工作的覆盖面,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等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
  (17)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加大人才资本投入。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政府宏观引导、用人单位为主、个人积极参与、社会共同承担的人才资本投资机制。各级政府要把人才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
  (18)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党的人才工作方针和政策,加强对人才强省战略的舆论宣传。对人才政治上要关心、工作上要支持、生活上要保障,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激发人才干大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我省具有立法自主权的优势,加大人才立法力度,制定人才人身权益、知识产权、人才智力成果保护等政策,保障人才的合法权益。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环境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把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