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1)渝三中法民终字第x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陈某,男,X年X月X日出生,汉族,农民。
委托代理人:刘某某,重庆某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浙江某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江某,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李某,重庆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陈某与被上诉人浙江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某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重庆市X区人民法院于2010年7月5日作出(2010)涪法民初字第X号民事判决。陈某对该判决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1年7月25日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询问,双方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均参加了询问。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法院审理查明:某某公司于1995年12月12日经依法登记成立。陈某系某某公司的职工,在2007年10月前与该公司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陈某在某某公司上班实行计件工资,按月签字领取。陈某在某某公司领取工资至2007年9月止,之后没有继续在某某公司上班。2008年10月14日,某某公司停产。该公司在停产后向其他原在岗职工按月发放了生活费,但未给陈某发放停产期间的生活费。2009年8月28日,陈某向重庆市X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解除与某某公司的劳动关系,由某某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x元和失业保险赔偿金x元。该仲裁委员会驳回了陈某的仲裁申请。
一审法院另查明:某某公司向职工发放了记载公司规章制度的职工手册。该公司规定:凡病事假一律凭请假条,按程序逐级审批,二天以内由车间主任签字后经部门经理审批,三天以上(含三天)由总经理审批;事假每月累计超过15天,全年累计超过60天,旷工每月超过3天,全年累计超过15天者,按自动离职处理。陈某所在车间的主任为张XX,部门经理为杨XX。2008年1月,陈某以“离婚后家庭负担重,无能力维持经济生活,特请假一年外出打工”为由,向某某公司递交了请假条,要求请假一年。张XX、杨XX在该请假条上签署了同意请假的意见。
陈某向一审法院起诉称:其于1986年进入某某公司工作至今,双方一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08年10月14日之后,某某公司因拆迁一直处于停产关闭状态,没有组织生产,也没有向其发放生活费。请求判决解除其与某某公司事实劳动关系,并由某某公司其支付经济补偿金x元和失业保险赔偿金x元。
某某公司答辩称:我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12日,陈某主张其1986年就进入公司不属实。因为三峡工程建设需要,我公司确有部分车间停产,但停产期间凡是和企业有劳动关系的职工,公司均发了生活费。陈某因于2007年9月自动离职,与我公司没有劳动关系了,所以没有发给生活费。陈某于2009年8月才申请仲裁,已超过仲裁时效。陈某的失业保险金请求没有经过仲裁前置程序,且系其自己的原因中断劳动关系,故不应该享有失业保险待遇。请人民法院驳回陈某的诉讼请求。
一审法院认为,陈某与某某公司虽然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但陈某自2007年9月离开某某公司后至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前,其从未向某某公司提供劳动,该公司也没有向其发放劳动报酬,双方事实上已无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次,根据某某公司的规章制度,职工全年累计请假超过60天即按自动辞职处理,陈某作为职工,应当知道企业的规章制度,其请假时间长达一年,某某公司对其按自动辞职处理并无不当。陈某请求解除已经解除的劳动关系,以及由某某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失业保险赔偿金,不符合法律规定。同时,陈某在某某公司于2008年10月14日停产后仍按月向其他在册职工发放生活费的情况下,长达一年多的时间未向某某公司主张权利,直至2009年8月28日才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已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的期限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判决:驳回陈某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元,减半收取5元,由陈某负担。
陈某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解除其与某某公司之间的事实劳动关系,由某某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x元及失业保险赔偿金x元。其主要理由为:1、一审判决认定某某公司向职工发放了记载公司规章制度的职工手册这一事实错误。某某公司没有证据证明职工手册的真实性,以及向职工发放了该手册;按照职工手册的规章制度规定,三天以上的请假应当由总经理审批,但车间主任张XX、生产经理杨XX却在请假条上批示同意请假,说明某某公司的领导层自己也不清楚公司的规章制度,这足以证明职工手册没有向职工发放及传阅。2、其请假获某某公司的部门主管领导张XX、杨XX批准,其有理由相信张XX、杨XX是代表公司准假。假期满后公司没有安排其上班,是公司的过错,公司也没有对其作出按自动离职处理的书面决定并送达本人,双方的劳动关系仍然继续存在。3、双方的劳动关系至今仍然存在,一审认定其申请仲裁已经超过仲裁时效是错误的。
某某公司答辩称:1、我公司的职工手册是1998年就制定的,已经实施长达十年之久,各种岗位的职责、考核指标、奖惩方案均在职工手册上,职工必须知晓手册上的内容才能从事岗位工作。陈某辩解没有领取职工手册不属实。2、公司的请假制度是逐级审批,陈某将请假条交由车间主任张XX、部门经理杨XX逐级审批,本身就证明其知晓职工手册的内容。陈某没有完成逐级审批程序,自身有错误。3、请假的逐级审批属于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张XX、杨XX的内部审批行为,不构成表见代理。4、陈某系自动离职,不是公司主动解除与陈某的劳动关系,公司可以不作出书面的处理决定。5、陈某申请仲裁已经超过时效,依法应驳回其诉讼请求。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维持一审判决。
某某公司在二审中提交了有职工签字的《职工手册领取登记表》,但陈某以该证据不属于新证据为由拒绝质证。
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查明的事实相同。
本院认为,职工应当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陈某请假时,将请假条逐级报公司相关领导审批,说明其非常清楚公司的制度规定;某某公司的车间主任张XX、部门经理杨XX逐级审批,亦证明某某公司的职工知晓单位的规章制度,因此,陈某关于某某公司未告知其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就本案查明的事实看,陈某于2007年9月就自行离开某某公司,没有继续在该公司上班,该公司也没有向陈某发放工资,双方的劳动关系已经解除。虽然陈某于2008年1月又向某某公司递交了请假条,但却并没有到某某公司上班,且其请假理由是“外出打工”,该请假条不能证明双方重新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同意,用人单位是否再另外出具书面意见,均不影响劳动合同的解除。陈某于2007年9月自行离开公司,其与某某公司的劳动关系已于2007年10月解除,一审判认定其2009年8月申请仲裁时已经超过仲裁时限,符合法律规定。陈某关于双方至今仍存在劳动关系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应予维持。上诉人陈某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0元,由陈某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黄世权
代理审判员黄镝鸣
代理审判员李小东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书记员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