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工厂上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到现在都还没有发9月份的,,
可以去劳动部门维权
申请仲裁维权吧,如有疑问,可拨打电话或者添加微信(电话同号)与我详细沟通
需要核实解决的
可以直接按照仲裁来维权的,并且提交工资关系证明的
你好,如果还是不给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
回复6
回复目录
一、你要补充理清的问题
二、分析
三、参考法规摘录
四、必要提示
回复正文
一、你要补充理清的问题
(1) 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工厂上班(具体日期)?
(2) 有无购买社保?
(3) 工资多少钱一个月?
(4) 工资有哪些项目构成?
二、分析
2.1 针对拖欠工资的问题
你可以要求工厂支付拖欠部份的工资, 但要注意仲裁时效(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
2.2 针对未签定劳动合同的问题
如果自入职之日起至离职(或申请仲裁)之时,不满12个月,则自入职的第二个月开始,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差额(见《劳动合同法》第82条);
如果你现在已入职超过一年,那么你和用人单位视为签定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你不能再向用人单位请求双倍工资差额(见《劳动合同法》第14条)。
2.3 针对可使用的法律追索手段
(1)你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见《法释〔2020〕26号》第13条、《劳动合同法》第3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6条);
(2)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三、参考法规摘录
3.1 关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部分法规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2关于劳动仲裁时效部份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3关于支付令部分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20〕26号》
第十三条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二款和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符合民事诉讼法第十七章督促程序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就劳动争议事项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依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依据调解协议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十六条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四、必要提示
上述意见仅供参考,请自行根据实际情况与现有证据综合分析研判。
你好,仲裁吧。
可以去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