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律师分析是否有方案
您好,可以以单位存在违法情形,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如需法律帮助,可以来电咨询。
劳动合同本身不是你签名,你当时也没有到场,合同当然是无效的。但你实际在该公司工作,你和公司之间有事实劳动关系,也应当认定为劳动关系,受劳动法的保护,但可以按照未签订劳动合同处理。那么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对你提出的问题分别解答如下:
1,关于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
用人单位必须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对工作岗位、时间地点、工资数额等项目做明确约定。不签定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最高为11个月。证据方面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即可,比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装、工作往来信息、同事证言等.
所以你这几年在单位一直工作,但从未经你手亲自签订过劳动合同,你单位应当支付你11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且视为你现在与单位建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关系。
另外,劳动合同应当至少一式两份,劳动者和单位各持一份,你单位不给你合同也是违法行为,你可以要求立即补发合同,否则你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维权。
2,关于降薪的问题。
工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发放, 且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北京市是1400元, 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你可以要求补发。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提成等全部费用。拖欠或扣发工资、改变工资发放形式都是违法行为,你可以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全额发放,并要求单位支付拖欠工资25%的经济补偿。超过合同约定工资发放日15天以上算拖欠。
同样,降薪也是违法行为,任何情况单位不得降薪,否则劳动者有权要求补发。你的工资虽然单位没有扣掉,但奖金扣除了,薪金数额也有降低,这些都是违法的,你可以要求单位补发。
3,关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
你单位对你不安排任何工作、不进行绩效考核,这属于典型的变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也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可以要求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以劳动者本人实际工资计算.
解除劳动合同单位需要提前30日通知,如果没有提前通知的,需要另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司法实践中,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通常只有一项会得到支持,你可以自己选择.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4,关于你现在怎么办的问题。
你现在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已经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了,且单位存在多处违法情况,你既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恢复你的工作,也可以基于单位违法要求离职和赔偿,这个你有选择的权利。
单位有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你可以随时离职,不需要提前通知,单位应当为你办理离职手续, 包括结算工资、开具离职证明、办理户口和档案的迁转等。
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也可以委托律师代为仲裁。
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当然,具体情况和最终处理方式,还需要根据案件详情和证据情况等来确定。如果你有需要可以追加提问,以便根据本案细节做出更准确的解答。
如果你说的属实,那么这份劳动合同无效。你可以与公司协商或者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去劳动部门申请仲裁。
请及时联系律师,现场为你解答相关法律问题为宜。
1、为什么只提1995年的老合同,合同期到什么时候?我注意到你是有在合同上签字的,并非他人说的没有“本人签字”。既然你签了字,就是对合同的认定。何况,新劳动法实施后,只处理2008年后的问题。
2、1995年那份合同之后,难道就没有签过合同吗?情况是怎样的?目前没有看到企业有违法的现象。
3、心态决定出路。你如果不想离开那就忍受,如果扛不住那就辞职。你挖空心思想捞一票的做法是不健康的。
单位有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你可以随时离职,不需要提前通知,单位应当为你办理离职手续, 包括结算工资、开具离职证明、办理户口和档案的迁转等。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
建议委托律师处理
合同有你签字,虽然抬头名字写错,但不影响合同效力。
建议还是寻找案件的关键点为好,与案件无太大关联的情节,过多的纠缠没有实质意义。
建议预约专业律师当面详细咨询。
1、按照我国司法实践,合同无效的主张还是重实体轻程序,您说的签名字体不符等一般不予作为合同无效的理由,只是合同有瑕疵。
2、如果合同不是你的签名,你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3、如果有约定工资结构,并且是按照绩效发的话,你可以要求公司对你进行绩效考核,否则按照全奖发,过错在公司。
4、主动离职就没有补偿金了。
既然是涉及隐私案件,建议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律所与律师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