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学生,过年的时候打工完了之后人家不给我发工资。我可以起
这是可以诉讼解决的
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建议向劳动监察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你可以委托律师代为提起诉讼解决。
1.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合法且合理的理由,扣减您的工资不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存在“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用”“法院判决、裁定代扣抚养费、赡养费”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代扣代缴的金额来扣减您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法扣减您的工资,您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到法院申请支付令。
2.用人单位支付您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合同对劳动报西的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约定不明确,您可以要求与用人单位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3.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您,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实践中,部分地区规定用人单位在资金确有困难的特殊情形下短期延后发放工资是合理的。您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到法院申请支付令。
拖欠工资的处理建议
1.协商解决。
您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该途径更适合仍然在职并有意愿继续在该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
2.投诉解决。
您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3.申请仲裁。
您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后申请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后,您应当在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如果期间您向用人单位主张过您的权利,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就会重新起算。如果您申请仲裁后,用人单位以此为由将您辞退,您可以再次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经济补偿金。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
(1)仲裁申请书(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副本);
(2)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户口薄、户籍证明等);
(3)用人单位的注册信息(如:营业执照,不能提供营业执照的,可以到工商局去查询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有的地区也可以在劳动仲裁现场查询企业工商登记信息);
(4)证明争议事实的证据及证明你您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4.提起诉讼。
申请仲裁后对仲裁结果不服,您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前置是劳动争议案件诉讼的法定程序,劳动争议案件必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对仲裁不服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您需要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天内提起诉讼,否则仲裁裁决生效,生效后不能再提起诉讼了。
提起诉讼需要的材料:
(1)起诉状;
(2)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户口薄、户籍证明等);
(3)用人单位的注册信息(如营业执照,不能提供营业执照的,可以到工商局去查询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有的地区也可以在劳动仲裁现场查询企业工商登记信息);
(4)仲裁裁决书或仲裁不予受理的通知书;
(5)与您请求事项有关的证据材料;
(6)证明您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5.申请执行。
申请法院执行需要的材料:
(1)执行申请书;
(2)生效的仲裁裁决书或判决书;
(3)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
(4)单位的注册基本资料。
6.搜集证据。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和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都要先明确您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属于劳动关系。如果用人单位承认您是其员工,就不存在劳动关系方面的争议;如果用人不承认,您需要提出您证明您和用人单位之间确实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证明您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材料:
(1)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上一般需要有单位的公章或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或盖章,或者是人力资源部或行政部负责人的签字)
(2)工作证、工作牌、工作服等;
(3)入职登记表或聘用信息登记表等;
(4)考勤记录表、员工名册等;
(5)工资卡或银行转账记录,或者公司盖章的工资条等;
(6)您在单位工作或者参加用人单位活动的照片、视频等;
(7)业务往来或工作往来的文件资料;
(8)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通知书;
(9)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记录;
(10)违纪处分通知书或处罚公告;
(11)同事的证人证言(该项证明材料独立使用时证明力较弱,需要有其他证据进行佐证);
(12)其他能够证明您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
证明经过试用期的证据材料:
(1)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的条款;
(2)转正通知;
(3)试用期考核表。
注意:上述列举的各项材料,是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准备的材料,不同的地区要求可能会不一样,最终需要以当地的要求为准。在劳动争议方面,部分省、市会针对部分问题颁布一些地方性政策法规,您可以到劳动部门或法律援助中心等相关部门了解一下本地的地方性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