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咨询 法律咨询
登录        电话咨询

夫妻关系是否是刑事犯罪的免责条件?私自变更股权是否犯罪?

A和B为夫妻关系 共同借款成立有限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A是公司法人代表 ,董事,经理,B是公司监事,会计, 离婚期间 B利用手里登报声明作废的公章 B私自伪造股东大会决议 伪造股权转让协议 并伪造了A的签名 通过工商登记机关变更了股权所有权 B非法侵占A 6万元股权 后又变更法人代表 等职务 B成为公司独资的合法持股人(自然人独资) B的违法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B的违法行为是否是刑事犯罪?为什么公安以夫妻关系不于立案? B的违法行为是民事责任? (下面是在网上找到的一些资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制在我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完善。我们时常可以听到或者是见到夫妻店式的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是那种仅夫妻二人作为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类型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一旦出现经营不善,就有可能出现由负责公司经营的丈夫将公司全部股权转让他人的情形。丈夫未经妻子明确授权擅自将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他人的法律效力如何认定呢?一、不能基于夫妻关系,认定丈夫对妻子股权的处置具有当然的代理权。在一个家庭当中丈夫和妻子是夫妻关系,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拥有共同的处置权。在婚姻关系中,基于夫妻的特殊身份,丈夫对妻子具有当然的代理权。然而在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中,丈夫和妻子是作为公司股东的身份出现的,按公司法的规定他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股东。这时他们具有双重的身份关系。我们看什么问题就要把它们放在什么样的法律关系当中去,现在我们看股权处置,就要在股东处置股权的法律关系中看问题,看的是股东处置与公司财产有关的一种权利,而不是看夫妻之间处置夫妻共同财产这一法律关系。我们不能将夫妻关系和股东关系相混同,更不能将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公司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相混同。二、不能基于夫妻关系,认定丈夫对妻子股权的处置构成表见代理。所谓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由于本人的行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表象,而与善意第三人进行的、由本人承担法律后果的代理行为。虽然丈夫与妻子具有夫妻关系,但他们在公司中却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个体。丈夫处置妻子的股权,其法律性质是处置公司事务,不是作为夫妻处置家庭事务。对公司股权的处置应当按照公司法第72条的规定履行法定的程序和手续。因此,丈夫对妻子股权的处置不能构成民法上的表见代理。三、丈夫处置妻子的股权除取得妻子的授权或者是事后得到妻子的追认外,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如何认定,丈夫擅自处置妻子股权的法律效力,所要解决的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决策权,并不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或者是夫妻共同生活过程中的消费纠纷,其法律关系应当为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认定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应当以公司法第72条的规定,作为确认当事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依据。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夫妻共同投资设立有责任公司后,公司及其财产被赋予了独立的法律人格,而作为出资者的公司股东就应当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因此,每一个股东的法律人格是独立的,作为夫妻的公司股东,在股权转让等重大决策问题上具有独立的处分权和表决权。现有法律并未规定夫妻之间在生产经营或者是股权处分上具有当然的代理权,因此,丈夫对妻子股权的处分,理应取得妻子的明确授权或者是事后得到妻子的追认,否则不能引发合法有效的法律后果。 诈骗罪   [释义]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条文]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 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 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百条第三款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相关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12.28) 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相关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 解释》(1996.12.16法发[1996〕32号)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 简称《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诈骗案件的几个具体问题解释如下: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 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 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 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 情节依法处罚。 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 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 法处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 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单位实施诈骗,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参照本条第四 款规定的数额,确定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或者第一百五十二 条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于多次进行诈骗,并以后次诈骗财物归还前次诈骗财物,在计算诈骗数额时,应当将案发前已经归还的数额扣除,按实际未归还的数额认定,量刑时可将多次行骗的数额作为从重情节予以考虑。 行为人进行诈骗犯罪活动,案发后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如果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给被害人;如果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害人被骗款物占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掌息总额的比例 发还被害人;如果能够确定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掌息不属于已查明的被害人所有,但又无法发还未查明被害人的,应当依法上缴国库。 行为人将诈骗财物已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货款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确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 本解释中使用的货币数额是指人民币的数额。审理具体案件涉及外币的,应当依照行为发生时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本解释所称“以上”包括本数在内。 本解释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 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于问题的解释》(199.10.20法释[1999]18号) 第六条 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以各种欺骗手段,收取他人财物的,依照刑法第」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第八条 对于邪教组织和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的 犯罪分子,以各种手段非法聚敛的财物,用于犯罪的工具、宣传品等,应当依法追缴、没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5.12法释〔2000〕12号) 第九条 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第十条 本解释所称“经营会话业务数额”,是指以行为人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的总时长(分钟数)乘以行为人每分钟收取的用户使用费所得的数额。 本解释所称“电信资费损失数额”,是指以行为人非法经营国际法律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的总时长(分钟数)乘以在合法电信业务中我国应当得到的每分钟国际结算价格所得的数额。 [说明] 一、诈骗罪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二)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似乎 “自愿地”交出财物。其实,这种“自愿”是受犯罪分子欺骗而上当 所致,并非出自被害人的真正意愿。 (三)在主观方面,应当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对于使用欺骗手段,意图短期占有公私财物,追紧就 还,不追就拖,一般不宜作为犯罪对待。 二、诈骗罪的司法解释,是新《刑法》修订前作出的,但时间只早三个月,故仍基本一致,可以适用。 [释义]诈骗罪,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象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具有以下特征: 1.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值得注意的是,刑法或者其他法律对某些特定的诈骗犯罪专门作了具体规定,如金融诈骗、合同诈骗等,对这些诈骗犯罪应当适用专门的规定。 [新刑法条文]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6.12.16法发[1996〕32号)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 简称《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诈骗案件的几个具体问题解释如下: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 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 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 法处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单位实施诈骗,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参照本条第四款规定的数额,确定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或者第一百五十二 条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于多次进行诈骗,并以后次诈骗财物归还前次诈骗财物,在计算诈骗数额时,应当将案发前已经归还的数额扣除,按实际未归还的数额认定,量刑时可将多次行骗的数额作为从重情节予以考虑。 行为人进行诈骗犯罪活动,案发后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如果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给被害人;如果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害人被骗款物占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掌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如果能够确定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掌息不属于已查明的被害人所有,但又无法发还未查明被害人的,应当依法上缴国库。 行为人将诈骗财物已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货款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确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 本解释中使用的货币数额是指人民币的数额。审理具体案件涉及外币的,应当依照行为发生时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本解释所称“以上”包括本数在内。 本解释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职务侵占罪   [释义] 本罪是指公司或其他企业职工利用职务或工作上的便利,侵占公 明司或企业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与司法解释] 《公司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 董事、监事、经理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还公司财产,由公司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合伙企业法》第六十八条 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中,将应当归合伙企业的利益据为己有的,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责令将该利益和财产退还合伙企业;给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12·25法发[1995]23号) 二、根据《决定》第十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 的,构成侵占罪。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 实施《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四、根据《决定》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决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处罚。 《决定》第十二条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 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吊身份的人员。 五、《决定》第十四条所说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职工”,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中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工。 六、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本解释规定的受贿、侵占、挪用的定罪数额幅度,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上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1999.6.25法释[1999]1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几个问题的解释》(2000.6.30法释[2000]15号) 为依法审理贪污或者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现就这类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问题解释如下: 第二条 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 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 第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 [说明] 一、本罪主体是不同于贪污罪主体的另一类特殊主体。公司的董事、 监事和其他职工(包括经理)以及其他企业职工利用职务或工作便利,非法占有公司或企业财物构成本罪。这类主体不是国家工作人 员,侵犯的财物也不是国有财产,这是本罪区别于贪污罪的关键。对 国有公爵工及犯本罪的,按贪污罪论处。而在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 体上两罪是相同的。 二、本罪主体在执行刑事罚没之前,如有民事赔偿责任而其财产不足支付时,应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保证他人的民事权益,但非本罪而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除外。 三、本罪是新设立的罪名,1979年《刑法》无此规定。

问题状态:已过期 回复 (1)
提问人:shitu0221
提问时间:2009-12-09
相关咨询

司法鉴定结果为轻伤,是否已到达刑事犯罪?

因为与离异男子交往,被其前妻找人群殴致伤!请问这样是否已经构成刑事犯罪?

~tina~ 已过期 2010-04-23 回复(1)

司法鉴定结果为轻伤,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

因与离异男子交往,被其前妻邀约十多人到受害人公司办公室将其拖出去群殴致伤。经医院诊断全身大面积软组织挫伤,脸上大部分抓伤,左耳骨膜穿孔,司法鉴定结果为轻伤。受害人已经报警,并将司法鉴定结果送交公安机关了,请问赵律师,这样是否已经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能否立案侦查?能否将其刑事拘留? 已经报公安机关,

~tina~ 已过期 2010-04-23 回复(2)

案件已经终结,应该提请检察院批捕,交检验院公诉,但公安机关却以涉嫌刑事犯罪网上通缉嫌疑人,是否合理?

案件已经终结,应该提请检察院批捕,交检验院公诉,但公安机关却以涉嫌刑事犯罪网上通缉嫌疑人,是否合理?

taozi0 已过期 2010-05-11 回复(3)

刑事犯罪和治安犯罪的区别

我同一人发生口角,事后他找来4 成年人集体每人专门去商店买一个铁锹棒,见到我后进屋就打,直到所有锹把折断为止,他们的这种有组织有准备行为是刑事犯罪还是治安犯罪

那好 已过期 2010-06-26 回复(4)

这种情况属于刑事犯罪还是治安犯罪

您好! 我一个朋友在物流公司上班刚一个礼拜,因为他库房的同事发货的时候多发了10台货,事后司机不承认,办公室的人出主意司机再来送货的时候偷他的货,当时偷拉货的时候库房只有他和他师傅,因为他师傅怀孕了所以让他拉的,他刚去对库房不熟悉他师傅给他指路让他拉,他师傅又给另外一个司机打电话把货从库房里的另一个门

开心—00 已过期 2010-08-13 回复(6)

司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交通事故致当事人(一人)重伤,丧失劳动能力,司机逃逸(事故当晚凌晨两点,肇事车上有三男一女,男的身上闻到酒气,女的说是她驾驶,之后,又说是男的驾驶,故交警认定逃逸),司机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从赔偿的角度,司机赔不起,车主是否负连带责任?

FPL2940 已过期 2010-08-18 回复(3)

因丈夫有刑事犯罪我要离婚,请问财产丈夫是否有权分割?

因丈夫有刑事犯罪我要离婚,请问财产丈夫和公婆是否有权分割?结婚到现在我和公婆一直生活在一起买了两套住房,购房时公公都给了钱也没有分家,购房后房产证是我丈夫的名字,现在我丈夫犯罪判10年刑了,我要离婚怎么办手续?

oqG8572 已过期 2010-09-07 回复(2)

借用检察院名义的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A系某信用社主任,某年因涉嫌受贿罪,检察院立案侦查,侦查期间,该信用社上级--联社理事长B告知A“检察通知了,侦查期间不准A上班(此间A正常上班)”,随后停发A的工作,及其它福利待遇--其行为实质是开除工作(这些行为都是B口头安排下属,没有形成任何文件依据)。后来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不起诉。请问B借用检察院名义

vvB6077 已过期 2010-10-08 回复(1)

民事判决生效后,得知真相是否可以重新认证他是诈骗刑事犯罪呢

个人集资巨款数百万,当初借款时说是办公司,可是公司注册的是他父亲的名字,我们受害者在民事判决生效后,他至今三年分文未归还我们,后来我们知道他将钱用于到澳门打赌了,现在是否可以到公安部门报案,要求以诈骗罪论处呢

vVK2496 已关闭 2010-11-15 回复(0)

这样的股权变更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算不算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与02年开始我和姐姐还有姐夫一起开办公司,当时是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資金50万,姐夫占90%股权,我占10%股权。(注:实际我没有出资,我只出力,当时口头说的是10%的股份算我的投资,当时办理公司的时候股东签字也是姐夫代我签字的)经过几年发展,公司渐渐上了规模,但是姐夫也由于小有所成吧,变的不可一世,而且他对姐姐

小坏坏 已解决 2011-03-12 回复(5)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
在线咨询律师
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