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咨询 法律咨询
登录        电话咨询

重大误解和善意取得第三者冲突时该认定哪方

双方当事人原告以重大误解为由被告以善意取得第三者为由判定一处房产。法院该如何认定

问题状态:已过期 回复 (2)
提问人:IFp5783
提问时间:2011-04-29
相关咨询

此款是否属于善意取得

我是山东省莱芜市的一名普通老百姓。2004年10月份,我与常某经人介绍认识。2006年7月24日,常某跟我借款,我从存折上转到常某帐户100万元,而且常某给我打借据一份。2006年8月19日,常某通过银行转帐将借款归还给我,后常某将借据撕掉。2006年8月21日我去莱芜市商业银行长勺支行转款时被告知冻结,我随即联系常某,常某手机

风流小刑警 已解决 2008-08-29 回复(3)

这下面几种能善意取得吗

1 在拍卖会上购买的遗失物和盗窃物,所有人能要求购买人返还原物吗? 2 在商场或公共市场上买的遗失物和盗窃物,所有人能要求购买人返还原物吗?

kukol 已解决 2009-09-03 回复(2)

如何驳斥买受人不是善意取得

案件描述 老大、老二和老三系兄弟,家父于1989年去世,留有位于丰润县石各庄镇女过庄村房产六间证号10-9-9和证号10-9-8未留有遗嘱哥三也未进行过分家析产,房产一直由老三看管,95年国家进行土地整理时老三未经其他二人同意私自将属于哥三共有的房产登记于老大金和自己名下,并于04年将该两处房产卖于外村人,并协助办理过

csqt 已过期 2010-03-25 回复(1)

抵押权善意取得的问题可否执行

我上年通过一家中介放款给一个抵押人,我看了他的房子和产权证,并办理了强制执行公正书,和产权处发的抵押权证。到今年该还款了联系不上抵押人了,我去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在执行前发现抵押人在向我借款前,把他和他离了婚。但没有分割的房产办了假的文书把房产析产到了他的名下。相这样的情况我手里有合法的产权证和抵押权

835241585 已过期 2010-07-02 回复(2)

下班途中驾驶二轮摩托车摔倒受伤,未报警,没有取得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认定工伤吗?

2010年8月8日因加班到晚上8点多才下班,下班途中驾驶二轮摩托车摔倒受伤,发生事故时通知了同事先行送到就近的私人诊所,简单处理后,告知公司后派车转送到医院治疗,上肢肩锁部位骨折多处,医疗费用目前均由公司给予支出,由于是自己摔倒,也无第三人受伤或在场,故未报警,没有取得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认定工伤吗?

Mjg985 已关闭 2010-08-24 回复(0)

算善意取得吗

别人用房主的房产复印件办的假房产证,身份证,找的替身,卖了房子,办了过户,房产还给办了,但买房子的不知情,房主都不知道有这事,到人要房子才知道,这样的过户有效吗,算善意取得吗?

mmatt2000 已关闭 2010-09-17 回复(0)

这样算善意取得吗

别人用房主的房产复印件办的假房产证,身份证,找的替身,卖了房子,办了过户,房产还给办了,但买房子的不知情,房主都不知道有这事,到人要房子才知道,这样的过户有效吗,算善意取得吗?

mmatt2000 已过期 2010-09-17 回复(1)

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但是第三者是省公安局的,我该怎么办?

事故中我是借道超车,但预见危险时我已采取避让措施,已经导致车身右边与被超车辆刮擦而大面积受损,已经不能再避让了,但是对方车辆并未在预见危险发生时采取任何避让措施,事故发生3小时后就叫我拿事故责任认定书,我的全责。可是他们的要求我觉得太不合理,要我赔偿误工费379元,我已经带他们去医院做了全方面检查了,并

306488475 已过期 2010-11-13 回复(1)

乙方取得行为属于善意还是恶意

住房转让协议甲方:郑父乙方:江涛 经甲乙双方协商, 甲方同意把原梧风洞老粮站的住房(甲方之了郑子住房)转让给乙方,具体协如下; 1住房让费为1000元,乙方一次性付清 2 住房转让后,房子的一切费用与甲方无关,住房所有权归乙方 3协议签定后,甲乙双方不得违约,否则违约方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并赔偿对方的一切经济损失4

BeV7564 已过期 2011-04-04 回复(1)

交通事故中如何认定雇用司机有重大过失

现在事故报告没出来, 今天我们到交警队 去问了, 他说我方负70%的责任 那么怎么认定在这次交通事故中 如何认定雇用司机有重大过失了?

yb624 已关闭 2011-04-22 回复(0)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
在线咨询律师
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