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被告人供述的瑕疵如何处理
发布日期:2020-07-29    作者:许仙凤律师

被告人供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讯问笔录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的; 
        2、讯问聋、哑人,应当提供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而未提供的; 
        3、讯问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被告人,应当提供翻译人员而未提供的。 
        对被告人的讯问笔录有下列瑕疵,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可以采用;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讯问笔录填写的讯问时间、讯问人、记录人、法定代理人等有误或者存在矛盾的; 
        2、讯问人没有签名的; 
        3、首次讯问笔录没有记录告知被讯问人相关权利和法律规定的。 
        审查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应当结合控辩双方提供的所有证据以及被告人的全部供述和辩解进行。 
        刑事案件,一般是1个半月;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一般是3个月; 
        上述期限不包括检察院“以案件需要补充侦查”为由,提出延期审理的期限(最多2次、30天/次、每次重新计算审理阶段的时限),以及精神病 鉴定的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三、行政诉讼法法院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或者仲裁机构裁决文书确认的事实,可以作为定案依据。但是如果发现裁判文书或者裁决文书认定的事实有重大问题的,应当中止诉讼,通过法定程序予以纠正后恢复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案件涉及法律使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六)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七)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