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互联网+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与推进策略
发布日期:2020-04-11    文章来源:互联网
摘 要: 在过去十年间,我国经济经历了由快速发展到主动减速的过程,并开始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其中如何使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转变为现代经济结构成,为了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不仅要解决城市经济的发展问题,更要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普惠金融政策的提出顺应了这一要求,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发展问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经济发展; 普惠金融; 措施;

  自2015年年底国务院提出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后,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便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并着重强调了对农村等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的普及。为此,大量的资本涌入到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给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而随着国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范围的扩大、服务深度的加深提供了助力,加之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在核心理念上的一致性,使得互联网金融成为了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必然选择。

  一、互联网+的基本概述

  所谓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通俗的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将两者相加即可,而是要通过对互联网平台及信息技术的使用,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进而创造出全新的发展生态。而互联网+金融的应用,不仅给普通百姓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理财选择,而且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市场、客户的稳定成熟和接受监管,进一步发挥了金融服务经济的作用,实现了金融行业“点对点”的服务。

  二、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模式及问题

  (一)发展模式

  1. 基于电商服务平台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商

  这种发展模式建立在电商平台之上,依托电商平台的客户与数据资源,从而开展与之相配套的金融服务。比如,阿里巴巴在2014年提出的“前县万村”计划,具体为阿里巴巴将在未来五年时间内建立一千个县级运营中心和十万个村级服务站。与此同时,通过农村淘宝合伙人模式与菜鸟网络,借助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来解决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融服务的协同跟进,通过余额宝满足广大农民的理财需求,通过蚂蚁小额贷满足广大农民的贷款需求,通过支付宝满足广大农民的支付需求。


  2. 农业产业链金融

  这种模式是基于农业产业链,利用大数据对当前的客户和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从而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准确依据。比如,大北农所提出的“智慧大北农”的布局,具体来说就是将农业电商平台、云端管理服务、金融服务这三大块整合为一个产业链,农业电商平台负责提供农资、农产品的交易等服务,云端管理提供种植、饲养等技术、技巧等服务,金融服务则提供资信评估、小额贷款、支付结算、投资理财等服务。通过这样的整合,使“产、销、助”发展为一条完整的链路,促进农业的发展。

  3. 第三方P2P网络贷款平台

  这种模式主要基于线下的信贷员,通过对农户信用数据的收集分析,并根据农户的贷款申请,对农户开展入户调查,全面审核,进而给予其授信。

  (二)面临的问题

  1. 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前期投入成本高

  普惠金融提出的目标是为全社会成员提供机会平等的金融服务,但农村普惠政策在推广时所遇到的一大问题便是金融基础设施前期投入的成本过高。基于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和国情,农村人口大于城市人口,但在分布上却呈现出散落,地偏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地广人稀的现状。而对传统金融来说,要想为其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就必须要建设配套的金融服务营业点,这一现实情况大大限制了金融服务的提供,农民也难以方便的获取金融服务,有悖于普惠金融服务全社会成员的原则。

  2. 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随着普惠金融的实施,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均已初步实现了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村镇银行为主,各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合作社为辅,农村金融服务站、非金融性质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给农民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但由于银行与银行间竞争意识的薄弱,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等在业务宣传力度上的不足,造成了金融服务效率的低下。伴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愈加旺盛,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反观我国当前的金融服务,仍存在忽视农村这一板块的问题,无法满足农民对融资、投资理财、保险等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要求。

  3. 信用体系不完善,难以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当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完善,而通用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则主要集中于银行信贷信息的体现。相对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大部分的客户并没有机会与银行发生信贷业务,因此这一征信系统的建立存在着对农村地区覆盖程度薄弱的情况。农村普惠政策面对的是农村,更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民,由于相关信息采集上的困难,金融机构很难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此外,由于约束机制缺乏有效性与强制性,对一些故意拖欠债务的行为,金融机构难以找到有效的惩处方式,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这也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热情。

  4. 缺乏必要的鼓励机制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地区是一些经济落后、地理位置偏远的山区,重点对象是一些低收入、年老病残的群体以及小微企业等,对金融机构而言为这类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盈利空间是有限的,加之前期投入的成本和之后的运营成本过高,因此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重视。对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来说,在发放贷款时常常需要贷款人提供稳定的收入证明来源,但农民的收入变量因素过多,易出现较大的波动性。此外,一些银行在放贷时,还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物或担保人,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其资产并不具备可抵押的资质,因此对这类客户而言,根本无法享受到金融普惠政策。同时,由于政府缺乏一定力度的鼓励与扶持,单纯依靠金融机构的自身发展,面对如此现实情况很难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

  三、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分析

  (一)优势分析

  第一,互联网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特性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时间与空间也不会受到限制,因此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网点,更加便利,更加开放;第二,互联网金融是基于大数据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其更加贴合资金供需双方的需求,换句话说资金的放款更能实现“雪中送炭”的效果;第三,互联网金融大大降低了金融借贷的门槛,简化了金融放贷流程与手续,只需要通过网络即可完成贷款申请和放贷,对农户而言更加高效、更加便利。

  (二)机会分析

  第一,随着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政策倾向,金融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将更加蓬勃,同时在智能手机的不断升级和普及下,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空间和市场将是巨大的;第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促进中国民间征信系统的建立,进而丰富完善我国的征信系统;第三,第三方支付业务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金融业务有了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市场空间,进而促使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

  (三)挑战分析

  第一,当前我国仍缺乏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管体系、监管标准、监管机制,给国家政府部门提出了一定要求;第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带来网络安全问题,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愈发重要;第三,对部分偏远地区,知识水平低的农户来说,要接受互联网金融,学会熟练应用互联网相关产品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四、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措施

  (一)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地区网络覆盖范围

  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重,且人口高度分散,部分地区存在地广人稀的情况,这给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网点的建立带来了较大的成本投入。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应用,依托于网络通讯技术和移动终端,便可为农民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从而解决了线下网点业务办理效率低、排长队、距离远等问题。故,地方政府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建立起通信企业、金融机构为主的合作,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范围,使农民在家便可使用网络;金融机构则要完善金融产品的线上服务,加快产品研发、服务优化、营销升级,使农民在家便可在金融平台上享受金融服务。

  (二)建立互联网征信系统,降低信用风险

  从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建立与覆盖率来看,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网点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相较而言,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支撑的互联网金融,却可根据客户的过往消费记录、交易信息等数据实现对客户信用水平的高效、低成本、准确评估。为此,应增强大数据的应用,开发出全新的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基于大数据对农民的交易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为农村征信评估困难的情况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可从农民自身的角度着手,加大对信用体系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信用保护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信用。且在金融机构对农民的信用评估有了准确的数据后,便可直接通过互联网平台给农民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

  (三)设计适合农民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用户的体验高度重视,也更加推崇用户的自助和消费自由的理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农村普惠政策也应重视农村地区农民的实际需求,不仅仅是要给农民提供资金借贷服务,而且还要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农户的交易行为,交易习惯,从而精确的掌握农户对金融服务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并为此给农户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提高农户的粘性。比如,当前大多数农户十分关注的农产品保险、养老、投资理财、网上借贷等问题,金融机构就要基于农户的需求,加强对这类金融产品研究与设计,给农户带来更加有效、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四)提升金融知识水平,加快与金融市场的接轨

  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移动终端逐渐普及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基层单位更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定期开展互联网技术、金融技术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增进农村地区人民对互联网技术、普惠政策、金融知识的认识与了解。通过电商平台的引入,使农户感受到自己亲手种出来的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喜悦,并增加其收入;通过金融平台的引入,使农户可通过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完成投资理财、对外转账、网购商品等操作,甚至直接在网上申请贷款,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

  五、结束语

  基于上文对农村普惠金融分析可知,面对我国农村人口占比重、分散广、位置偏远等现实条件,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只能“望而却步”,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难以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现实需求。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应用大大推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覆盖,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地理环境,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仍受到一定的阻碍,为此,需要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征信系统的建立、金融产品的设计等多层面、多角度入手,使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凯雯.“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与出路[J].纳税,2019,13(17):234.  [2]郭娜.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9(11):264-265.  [3]沈莉莉.“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分析[J].河北企业,2019(4):91-92.  [4]张博.“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3):125-126+145.  [5]彭庆超.“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J].时代金融,2018(33):33-34.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