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人肉搜索让网络暴力击鼓传花
发布日期:2017-09-11    作者:单义律师
以暴易暴、同态复仇,我们只能与正义渐行渐远,网络秩序也将越来越糟。    前不久,福建省福州市东街口新华都百货门口人行天桥桥下,一名正在乞讨的66岁老人,无故被一个头戴鸭舌帽的男子踢踹,持续近10分钟。这一幕被路人看见并拍了视频传到微博上。随后,有网友在微博“人肉搜索”指出当时打人者是24岁的宁波人小张,短短4天,小张成了全国网友讨伐的对象,1天收2000条辱骂短信。而肇事者似乎并非小张。
    肇事者无端在街头殴打弱势老人,不仅触及法律底线,更点燃了旁观者的激愤。人肉搜索的发起者正是出于义愤,怀着同情弱者、伸张正义的善意。可以说,大多数参与者都带着某种善意,他们认为每一次转发都是一次善意的传递,每一次转发都能让我们离真相与正义越来越近。
    殊不知,再充满善意的初衷,如果寄期望于通过不恰当的方式而实现,都将远离初心,沦为网络暴力的击鼓传花。然而,多方现有证据表明,这又是一起因人肉搜索引发的误伤。
    这种误伤在网络生态里显然不是第一次,也许也并不会是最后一次。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随时可以调取的大数据,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数据是模糊、碎片的。我们误以为借助网络的翅膀就能够化身正义,却忘记了正义实现的法治规律,忽略了对他人权利的敬畏。
    其实,这种披着正义外衣的人肉搜索与我们深恶痛绝的刑讯逼供毫无不同。这使我们倾向于将罪名强加在他人头上,不给他人任何申辩机会。与此同时,伴随人肉搜索而生的网络讨伐更有可能成为私设刑堂,即使对象正确,也容易让我们被所谓正义蒙住理性,将长期积攒的怨气不公平地集中发泄在某个人身上,越界而为,违反罪罚相适应的自然公正伦理。
    人们天然有着对正义的外在追求,对稳定秩序的内在需求。这在网络上,也并不例外。如果将这种追求与需求寄托于简单地以暴易暴、同态复仇,我们只能与正义渐行渐远,网络秩序也将越来越糟。拒绝网络刑讯逼供、远离动用线上私刑、重视指尖上的责任、遵守法律底线、尊重他人权利,我们谁也不能脱离其中。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