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重塑法学教育的精英使命
发布日期:2009-02-27    文章来源:互联网

  近年来,法学教育究竟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法学界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认为我国法学教育模式应坚持精英化走向。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不能令人太乐观。虽然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法学专业学生在校总数急剧增加,但法学教育却呈现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现状。

  就办学渠道而言,既有教育部主管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又有司法部所属的法学教育系统,还有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所属的高等院校的法学院、系;还有地方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以及各种各样的民办大学中的法律院、系。

  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是由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和继续教育等同时并举的多种法律教育构成的。

  法学教育的层次非常繁杂。我国不仅有法学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基本层次的学历和学位教育,而且还有法学大专、中专教育。

  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当时法律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国家提出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发展的办学方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缓解了法律人才断层的困境。但我国法学教育已走过30个春秋,种类繁多的教育机构,跨度大、起点低的办学层次,与建立一元化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完全不相适应,成为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障碍。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立离不开法学精英教育。所谓法学精英教育,是指为适应现代法治的要求,以专业化和职业化为背景,以培养具有高度卓越的法律素养、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的法律职业群体为使命和目标的教育。

  现代法治的发展决定了法学教育的精英属性。一国的法学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的神圣使命,虽然各个国家法律体制的差异决定了其在培养法律人才的数量和素养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所有成熟的法治国家都把法律人才的培养当作成就法治事业的基石。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第一资源和基本力量,它们不仅是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法律制度的实践主体。我国在新世纪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造就大批的法律职业者、培育一个职业法律家群体。

  法律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法学教育的精英属性。法律职业者是一群精通法律专门知识并实际操作和运用法律的职业群体。他们受过良好的法律专业训练,具有娴熟的运用法律的能力和技巧。在现代社会,他们不仅实际操作着法律机器,而且保障着社会机制的运作,而整个社会的法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他们的工作和努力,而他们的工作和努力则依赖于良好的法学教育。

  最高法院院长肖扬同志认为:法律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具有中立性、最终性、独立性、公正性、程序性、专业性和公开性。可以说,从法律职业的同质性、公正性及技术性来说,法律职业群体的培养必须坚持精英化的走向。

  法律共同体并不是一个有形的组织体,而是一个具有共同的利益、知识、技能、观念和信仰的职业共同体。法律职业共同体被看作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及独特象征。法律共同体的形成具有多种因素,但是共同的法律教育和法律训练背景是其必备的条件。相同的法律教育背景可以提供法律职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从业所需的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法律职业具有较高社会期望和价值追求,它不仅与国家的权力包括立法权、司法权等相联系,也与人类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追求的实现密切相关。法律职业群体是“社会医生”,他们要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他们又“是介于政府和大众之间的第三种力量”,在社会结构力学的意义上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即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律职业阶层对公平与正义的理解决定了社会在公平与正义上运行的轨迹,他们为社会提供的不是一般的服务,而是维护一个正义的社会制度的运行,是将法律所包含的公平和正义体现在每一个具体事件之中。

  因此,他们不能是仅仅有法律知识的人,而必须是有法律信仰、有职业伦理、有良好的心智条件和良好法律理论、能够理解公平正义的、较完善、完整的人。对于这种人的培养和教育,就是精英教育,这正是法学院责无旁贷的任务。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职业是一门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它与医师、建筑师、会计师等职业一样,都需要在大学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专门的职业训练后,才能进入该职业,负担起职业所要求的职责。从某种程度来说,法律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

  我国要实现法学精英教育目标,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提升法学教育层次

  法学是一门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社会利益的科学,法学教育的层次多样化容易造成法律人才素质低下。法学教育的教育性和法律性决定了法学教育的高层次性,在办学层次、目标层次和人才素质层次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调整法学教育结构

  为了适应法律职业统一性和同质性的要求,应当确立全日制高等法学教育在我国法学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法律职业只有与法学教育密切结合,才能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才能维护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的社会声誉,促使中国的法学教育建立相对稳定和连贯的知识传统,并使中国的法律职业和法律制度拥有更深层次的历史与社会根基的支持。

  ◆提高法学教育质量

  从内容、教法、师资等方面提高法学教育质量,满足精英法律职业教育的需求。

  1、改革教学内容

  法学教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及内容的优化,应是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关键所在。精英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法律人才。一个合格的法律人必须是一个复合型人才,要懂得如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甚至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否则,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

  2、改进教学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手段和桥梁。在一定意义上看,方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法学教学方法上要激发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就要综合使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各种有效的方法,紧密联系司法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理论教育与案例教学并不是矛盾的关系。案例分析教学法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也有其优势的一面:传授的法律知识更具系统性、体系化和严密性,有助于学生打下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重视师资建设

  法学师资不仅是法学教育水平的保障,对一国法律制度的构建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法学教授首先是作为法学者而存在的,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法律素质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法律精神、价值和一国法律制度、法律职业的认同感。高校教师不仅要对法律知识有娴熟的把握、对法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应该深刻了解民情、掌握社会脉动、体认民主自由、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应该具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

  法学教育殿堂应该成为孕育社会精英之士的摇篮,它应该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正义和良知。可以说法学教育的精英诉求是一个国家迈向法治文明的重要基点。

  在目前形势下,法学教育所承担的更多是一种法律普及的任务———全国630多所法律院系,每年十数万毕业生,这些数据说明法学教育正在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

  当然,改变目前的现状,重塑法学教育的精英品位,面临着诸多现实的困难,但是,每一名有担当的法律人都应注意到当下局面的严峻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法学教育的变革。(符启林)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