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致食管穿孔的争议
发布日期:2014-07-15    作者:110网律师
【案情回放】
    2010年8月16日,江某因“右上腹痛1周、伴发热、黄疸1日”入住W医院。诊断: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肠道感染。8月21日,在ERCP下行胆道内支架引流术,治疗过程中发生食管中下段穿孔。经会诊后于穿孔处置入带膜支架一枚,口服造影剂未见明显渗出。9月5日拔除胃肠减压,并予以少量流质饮食。9月15日起进食半流质。10月26日拟在内镜直视下行支架取出,操作者发现食管支架下缘与食管粘膜形成致密粘连,并形成大量肉芽组织。予以江某全身麻醉后,经内镜下烧灼肉芽组织,分离支架与食管间粘连,仍无法取出支架,决定暂不取出支架。予以禁食、高能营养及抗感染治疗。一周后医院鼓励进食并初步减少补液。12月13日,江某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官引流术。术后予以抗感染及补液支持治疗。2011年1月17日拔除胃管,进食流质。1月25日开始半流质。5月19日拔除T管,长期予以半流质及适量静脉营养支持。10月江某出现进食困难,进食有胸骨后疼痛伴呕吐,口服碘水造影示支架下段狭窄,考虑肉芽组织增生所致。11月2日经会诊,简易胃镜检查。11月16日X线透视下行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给江某经营养管的场内营养支持,逐渐减少肠外营养。2012年1月、5月、9月江某多次出现营养管堵塞,经处理后仍无法疏通营养管,故拔出并重新再内镜下置入营养管。后持续住院治陪中。
【专家评析】
    1、患者因“右上腹痛1周发热、黄疸1日”入住W医院。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肠道感染诊断明确,行ERCP及胆道内支架引流术有指证。2、行ERCP过程中发生食管下段穿孔,为ERCP少见并发症,这与医方操作不慎有直接因果关系。3、发生食管穿孔后,医方予患者置入临时带膜食管支架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医方未告知患者家属如食管穿孔处不愈合可能延迟取出支架及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使患者失去选择是否采用临时支架的权利。4、由于患者食管穿孔处未愈合,故医方决定延迟取出食管支架,但医方仍未明确告知患方延迟取出支架可能的不良后果。由于肉芽组织增生导致临时食管支架无法取出及食管狭窄。目前患者食管功能严重障碍,存在特殊医疗依赖。5、患者高龄,有长期服用激素,这是患者食管穿孔处难以愈合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案属于对患者人身的医疗损害,W医院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