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刑法:刑法解释(适用)与罪刑法定原则
发布日期:2014-06-12 文章来源:互联网
1.概念、分类
(1)解释“理由”分类:文理解释·论理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比较解释)
①文理解释:根据法条的字词、语法、符号解释(法律含义)。
例:“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
刑法,通过文字约定也应根据文字理解,所以,文理解释是任何解释的出发点(前提),且任何解释都不可超出文字可能涵盖的范围。即使司法、立法有权解释者也不能超过文字可能有的含义解释法律。
②论理解释,相对于文理解释,根据刑法的体系、历史、目的、比较等解释(法律含义)。
(2)解释技巧(倾向)分类:平义解释、缩小解释、扩大解释、类推(比附)解释、当然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释、宣言解释。
平义解释,按照法条“字面”惯常(平白)用法解释。
相对于“平义”,解释有所扩张或缩小的,是扩大解释、缩小解释。
扩大解释:§第341条“野生动物”=包括人工圈养的。§“出售”:“包括出卖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将动物解释为财物,不超出字面的可能含义范围。
*缩小解释:滥伐林木罪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不包括房前屋后、自留地零星树木。
*刑法价值取向:保护个人权利。允许扩张解释、有利被告的类推,但不允许不利被告的类推解释。
*立法机构可以作拟制规定,但对法律规定不能作类推解释(拟制解释)。
2.类推解释的特点:
①超出字面含义、达到使“概念升格”的程度;②超出公民预测的可能性,背离公众认同程度。
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适用有类似规定的其他条文予以处罚。
类推解释的例子:
A.将破坏军婚罪中的“同居”解释为包括通奸;
B.将重婚罪中的“结婚”解释为包括“同居”;
C.将强奸妇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之“妇女”解释为包含“男人”。
例:甲利用乙(男、14岁)弱智(8岁的智商),以给乙买好吃的东西为由将乙拐卖,得款1万元。是否拐卖儿童?不是。
3.当然解释:
当然的事理:入罪(给人定罪),举轻明重;出罪(排除有罪),举重明轻。
(1)当然解释:根据常识当然的结论。
例1:因逃税被处罚2次又逃税的,构成逃税罪,被处罚3次又逃税的如何?当然构成逃税罪。
例2:盗窃数额较大构成犯罪,盗窃数额巨大,自然也构成犯罪。
例3:(若刑法规定,某一行为)致人轻伤的构成犯罪,(该行为)致人重伤的自然也构成犯罪。
例4:无照买卖香烟的有罪(非法经营罪),无照买卖假烟的当然也有罪。(社会危害性更大)
例5:以非暴力的方式拐骗儿童的可以构成犯罪,则暴力强抢(儿童)的,当然也构成犯罪。
*常见当然事例:
①入罪举轻明重,无照卖好烟的有罪(非法经营罪),无照卖伪劣烟的如何?当然有罪。
“抢夺”国有档案的有罪,“抢劫”的?当然有罪。
②出罪举重明轻,因被勒索行贿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为行贿罪,当然也不成立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2)反对解释:依法条正面表述,推导其反面含义。
例:根据刑法第50条死缓犯两年期满减为无期,推导,2年未满不得减。
4.合理扩大解释:
*汽车包括大型拖拉机,
*卖淫包括同性间,
*毁损不限于物理性毁坏,包括使灭失,例如,将人家的钻戒、黄金等抛入大海;将某人的宠物放生;
*财物含财产性利益,如把他人账户钱转账到自己账户,债务,债权凭证,盗打电话。
*邮件包括电子邮件,
*虚假广告含手机短信虚假宣传,
*走私武器弹药含零配件、弹头、弹壳。
*遗弃罪也含非亲属之间的遗弃,
*猥亵男童不排斥性交。猥亵妇女排斥性交。
5.解释中常犯的错误:
对法条(构成要件)无端添加限制、要素,如认为拐骗儿童需“收养目的”,盗窃罪需“秘密性”,抢夺罪需“公然性”,抢劫罪需“当场性”,敲诈需“将来取财”,贩卖毒品罪需“营利牟利目的”,引诱、容留卖淫需“牟利目的”,受贿罪需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行贿罪需实际“谋取不正当利益”,等等。这些解释都是错误的。骗取出境证件罪不需要“为组织偷越国边境使用”的要件。非法持有弹头、弹壳是非法持有弹药。
6.解释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在于其正当(合目的),而不取决于有利被告。
7.其他要点
①文理解释是(所有)解释的出发点且不可过分脱离(文义)。②可以根据多种“理由”作一种含义解释,但不可以采取多种技巧解释。③类推比附技巧不利被告的,禁止。
【例题·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
A.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
B.一个解释者对于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不可能同时既作扩大解释又作缩小解释
C.刑法中类推解释被禁止,扩大解释被允许,但扩大解释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
D.当然解释追求结论的合理性,但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刑法的解释。①解释可以采取多种理由,多多益善理由充足。②扩大与缩小(或限制)的“解释技巧”在同一点上不能并用,或者说“在同一条文对同一行为的适用上”不能既扩大又缩小。③采取何种方法、取向释法,不能保证结论必然正确。④追求结论的合理性,是当然解释的特点,“但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