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记帐的基本方式。如何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科学合理地运用会计电算化完成由手工向电脑操作的转变,为会计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工作成果,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贸易的复杂多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日趋活跃,使得电算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文章就会计电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发展趋势作初浅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问题 对策 趋势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形势
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应用导致了电子商务浪潮的兴起,电子商务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直接对原有的商务模式发起猛烈的冲击,从而也重新定义了新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全新规则。中国企业在面临网络化生存的同时,还需面对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伴随E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深,置身于国际大市场的企业必须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善其经营管理。财务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如何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去建立一个处于企业管理系统核心的财务系统,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人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信息依据,也是会计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已有一定的基础,多数企业基本完成了手工记帐向电脑记帐的转变。随着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形成具有管理、计划、分析功能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各级政府及多数企业都广泛应用会计软件;后台数据库正逐渐由XBASE数据库向互联网络数据库转变。管理机制符合我国《企事业会计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会计从业人员素质逐渐提高,操作水平日益熟练,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不断加强,会计电算化正向优良、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正日益受到广大财会人员的欢迎。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推行会计电算化,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到目前仍还处于生长期。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部分单位没有实行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已使用的部门、单位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的应用阶段;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并存,不具备“甩帐”条件;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规范性、适用性差,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缺乏既懂会计又能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5)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展缓慢等等。总的说来,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跟不上实际需要,操作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门管理不够科学,安全,相应的管理措施明显与现实不符,存在漏洞;优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少,性能不完善,使用说明书不规范,不详尽;会计软件之间缺乏兼容性,致使重复开发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会计软件频繁升级,无法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相对稳定性;当前会计软件无法满足会计数据保密性的要求;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未充分应用,商品化软件开发推广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这些现实说明,建立高效、务实、安全、稳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任重而道远。
二、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
从实践看,会计电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
1、一些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理解。他们没有认识到实行会计电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2、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相当难度。
3、部分管理人员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账”,软件只需一次投入即可,出现了只重视硬件换代,不注意软件升级的情况。
4、由于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掌握不多,对电算化管理甚至很陌生,习惯于手工记账的方式。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不甚了解,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二)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系统维护等人员的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管控,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会计系统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运转。加上电算化基础工作薄弱,因而电算化管理也就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使人们对电算化产生怀疑。
而且,电算化体系封闭,无法实现网络化管理,更无法支持电子商务。传统的电算会计由于产生的技术背景落后,只能支持局部应用,难以协同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无法实现网络化管理,更无法支持电子商务,不能适应网络时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另外,会计信息单一、滞后且缺乏前瞻性。一方面,由于传统会计核算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计价方法多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其软件也只是核算已经发生的历史会计信息,而忽视了前瞻性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传统财务软件无法做到会计信息的实时动态处理,事前的预测并提供前瞻性信息无法实现。
(三)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主要表现岗的会计人员即使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也还是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体现在: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
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证而已,并无多少实质内容。
3、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缺乏,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四)会计软件存在缺陷
会计软件的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决定着电算化工作的深人程度,也关系到能否顺利的做好“甩账”工作。但目前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1、安全性与保密性不足。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扬,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这些都为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埋下了隐患,容易产生问题。
2、各核算模块衔接不是很好。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库存等模块间数据不能顺利地相互传递,以实现自动转账、相关查询等功能,不能做到“无缝连接”和数据共享,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先进性。
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
三、推进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从已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企业来看主要有以下认识偏差:
一是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甚至有的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打出的帐比手工记的帐好看一些,搞不搞无所谓,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一味求简;
二是许多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素,把财会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把计算机作为主要因人员作为次要因素,只重视机的因素,不重视人的因素,不重视人员的培训;
三是部分财务人员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形式,较为方便,没有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大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会计软件的使用只局限在核算上,对于其他作用、功能不加以使用推行,以至于有些单位花钱买了软件却没有真正使用。
我们所定义的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工完工对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单位领导以及会计人员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转变观念,既要重视机的因素,也要重视人的因素,要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大的革命,这种“革命”可以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记帐、算帐、报帐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管理、资金分析上,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从而促进单位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相关法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另外,需细化对商品化软件的评审规定,杜绝软件的非法功能。
(三)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内控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权限分离原则。即对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系统操作员以外的操作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
2、相互制约原则。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人、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3、安全、保密原则。安全主要是对软硬件,文档的安全检查保障控制。保密主要是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设置多级保密措施。
4、内部防范原则。主要是针对个别人容易出现的个人垄断现象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进行防范。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四)规范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
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再加上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自己的特色,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此外部分从事财务软件销售和代理的公司往往只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追求量的突破,而没有真正在服务和技术上狠下功夫,致使部分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由于购买的财务软件不合格,经常出故障,出了问题又无处问,没人管,严重地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此外,不同的财务软件在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上不一样,也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
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一些具体法规或者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甚至可以直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种务软件,加强对财务软件销售公司和开发商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此外,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时,不要只盯住最先进的产品,要结合单位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否则一方面将会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会因财务软件的复杂难以操作,结果事与愿违,反而影响了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进程。
(五)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保养和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要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进程,就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在培训的内容上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学了就能用得上,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落实培训效果,造就一大批既能够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专于财务管理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要经常性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见到实效。仅靠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水平。单位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形成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以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六)结合实际,制订完善的实施规划,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硬件的购置、软件开发、人员培训、资金筹措及组织管理等许多方面,其中会计电算化人才匮乏是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实施规划,促进会计电算化再上新台阶。
1、努力把握我国电算化的趋势和基本要求。
2、结合会计情况,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选点及推广工作。
3、作好软件管理与开发工作。
在会计实践中,只有建立和完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才能真正实现会计电算化。把广大财会人员从复杂的记帐、算帐、报帐中解脱出来,就能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管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同时,推动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工作规范化,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高效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只要我们认清形势,把握现状,立足改革,会计电算化必将出现辉煌的局面。
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针对上述情况,面对全球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冲击,我国会计电算化必须走国际化发展的道心,基于互联网路。这里的“国际化”特指参照国际会计理论及架构管理会计,以财务管理为核技术,全面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应用的一种全新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信息系统。
(一)从技术角度看,会计电算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应具备如下特征:
1、基于网络计算技术和信息交换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实现由文件服务器系统(F/S)向客户机/服务器(C/S)方式的转变,现在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日趋成熟,为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优越的资源管理平台,不仅能处理结构化的数据如各类关系数据库,又能处理各种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象、声音等。网络技术具有开放性、标准化、分布式、使用简单易于维护等特点,它为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同时,这一技术为企业涉足电子商务提供了技术基础。
2、通过大型数据库技术实现会计信息的海量处理。为适应竞争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将由分散走向集中,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协同处理、会计信息处理实时动态化。显然,小型数据库如ACCESS等无法达到数据海量处理、高速运行及安全性的要求,因此新的会计软件必须采用如使得企业的业务处理如企业采购、销售等完全不受限制。ORACLE等大型数据库,
3、多层结构技术和组件开发技术的采用,实现软件的N层分布式计算模式,从而为企业建立全面信息系统,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4、开放性技术的全面采用,包括对各种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等的开放。其中跨平台技术指对各种数据库平台的支持开放以及对各种网络操作平台的支持。
5、网络安全技术。新的会计软件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必须从技术上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安全防范体系。
(二)从功能角度看,会计电算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应具备如下特征:
1、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支持比较会计。软件应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支持多国语言和多币种核算,可将会计信息按照不同国家会计准则或者会计核算制度进行相互转换、翻译,为企业提供具有国际可比的会计信息。
2、全面网络化管理,增强集团控制力。国际财务软件从设计到开发应用都定位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网络环境不但包括常规的以客户/服务器(C/S)计算模式为基础的境,而且还包括WWW、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络技术在内的环境。集团企业可通过国环际财务软件这一网络化管理平台,利用各种远程通讯式方轻松实现下属机构与集团网络的互联,集团总部可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各分支机构的运营情况,从而全面增强整个集团的控制力。
3、全新架构管理会计,加强内部监控。国际财务软件的开发设计应在财力会计基础上全新架构管理会计,软件各模块高度集成。一方面,它满足企业的日常财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达到财务业务一体化协同运作,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集成统一。另一方面,国际财务软件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扩展和发展,为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服务,软件更加注重管理功能,如决策分析、预算管理等,使软件能充分发挥预测、决策等功能。
4、全方位开放体系,支持电子商务。国际财务软件支持各大型数据库系统,还支持各种网络操作平台以满足大中小型企业的不同需求,对金融、财税、审计和第三方软件对接或者与企业前台交易系统的衔接,都能开放和兼容,保证了软件的通用性及其全面的开放性。在网上交互方面,国际财务软件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应用,支持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网上支付的商务运作模式,可与各电子商务系统无缝集成有效衔接,实现从前台到后台、从内部到外部的有效整合与协同运作,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5、财务业务协同运作,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象和概括,、票据流的有效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高度抽涵盖了企业管理和全部内部。财务软件系统应能够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快速、准确地描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来龙去脉,使管理者可以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提高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必将对传统会计观念、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将彻底改变中国原有财务软件的形象,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
[2]刘语成,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3]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艾文国,会计电算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张辉,会计电算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李岩,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21)。
[7]房琳琳,试论财务软件的国际化发展趋势,[J],现代会计,2001(3)。
[8]张献英,试论网络经济的财务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5(3)。
[9] 宋岩,论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 2003年23期。
[10] 彭焕文,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冲击,[J],财会月刊,2004年04期。
作者黄维青: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学硕士,会计师,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