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司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表】
发布日期:2012-06-27    文章来源:互联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一)法治:法律之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依法合理配置权力与权利的社会状态。

(二)法治理念:对法治的基本问题(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以及根本保证)的集中概括和系统认识(即法治的理性思想观念)。
它是谋划
法治战略的基准,是制定法律的指南,是实施法律的指导,是理解并遵守法律的参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存在根本差别。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方面。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才会有可靠的政治保证;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真正落实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才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才能有可靠的法律保证。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必然要求。(三个至上是三者统一的必然要求,统一决定至上。)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就是在法治的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是在法治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全面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当家作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法治实践成效的重要标准。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就是要把严格遵守宪法法律作为法治实践的基本要求,党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执法和司法要严格以宪法法律为依据,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树立执法司法的公信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