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重拳出击可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发布日期:2012-04-28    作者:陈清辉律师

在言论自由的民主社会,从来就不乏谣言的传播渠道。危机时期的“银行破产”传闻、股市上的小道消息、对明星私生活的“爆料”、某政界人物收受贿赂的网络传言等,都可归至谣言之列。某些谣言可能破坏他人家庭和睦,有些谣言会造成名誉损失,更有甚者,部分谣言可能危害到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谣言的危害性已经得到众多案例的佐证,成为大家的共识。正因为如此,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到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都对造谣传谣作出禁止性的规定。此次有关部门的重拳出击可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近日,有关部门重拳出击整治网络谣言。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协调局局长刘正荣透露的数据,3月中旬以来,有关部门已经清理各类网络谣言信息21万多条,涉嫌在网上编造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人被拘留,16家传播谣言的网站被关闭。到今年3月底,被关闭的造谣传谣网站增加到42家。
所谓谣言,几乎与人类历史同龄,“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古代,为了惩治谣言,律法中往往针对“妖言惑众”者给予严厉处罚。可见,谣言并非网络兴起之后的新生事物。只是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新特性让谣言能够得以更容易地制造和传播。特别是近几年,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Web2.0技术迅速普及。Web2.0时代是“去中心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发布信息的机会,易于形成无数个舆论“微中心”,从而便于谣言等虚假信息的扩散。如果缺乏对谣言的辨识能力,则容易为假象所迷惑,成为网络舆论场中被随意摆布的“乌合之众”。肆虐一时的“网络水军”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