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公司治理律师:企业改制是一个值得用心的好机会
企业改制是一个值得用心的好机会,就像考大学填报志愿。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一所大学和专业,其实也是在选择自己的未来。既要现实,又要在同等条件下寻找最优学校或学科,为自己的理想铺路。改制也一样。原有的模式已经形成,资产业务人员不可能按新的设计完全重来,即使有问题也要在原有基础上按照上市的基本要求,逐步完善理清公司决策的机制和管理架构。
一个优秀的改制方案,不仅充分考虑了上市的合规性,而且能为企业战略发展做出良好铺垫。例如一家服装企业,到底是想以品牌运营为目标,还是以产品渠道扩张赢利为目标,这从业务重点、管理和税务角度考虑商业模式都应该是有所区分的。一旦私募进入,一般来说公司的经营模式就不能实施较大的变革,要不然会严重影响公司业绩的稳定性。除非是老牌的上市公司遇到发展瓶颈,必须要改变,像香港上市的李宁公司,虽然是以当期业绩下滑作为代价,但是为了保持今后的持续增长,经营政策是必须调整的。
而未公开上市的公司,本来融资方面的腾挪余地就小,一旦有外部股东,尤其是财务投资型的股东进入,一般都会反对公司在上市之前实施任何影响业绩稳定性的举动。大家都要有业绩,而财务投资者获得预期的财务回报就像生产型企业卖出自己的产品换取利润一样。你不能随意改变客户下订单的货物。
改制时充分研究至少未来5年的经营计划是很必要的。一般来讲,企业从改制到上市的过程都是寻求跨越式腾飞的最佳阶段。因此企业改制时应集合今后发展所需的元素,尽量将相关业务放在一个平台上,也就是拟上市公司。管理上市公司的成本并不低,能充分运用上市公司的平台使企业得到真正做强做大的支持也不是个简单的工作,需要人才和资产的完美结合。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的企业必须集中精力,站得越高的风险是摔得越重。最可怕的是赶上个时代,人潮如涌,连爬起来的机会都没有。
在市场上待久了,尤其是中国正处在消费升级状态的市场,企业家也许满眼黄金,看到什么都觉得能挣钱,能更挣钱,能更快地挣更多的钱。做实业的想做房产,做房产的想做金融,做金融的都想做投资。可笑的是,做投资的最终都在寻找有持续增长前景的实业。甚至一些金融或投资行业专家反身又投奔了实业。
大体看来,世界还是均衡的,哪行都差不多。最终一定是掌握了行业核心、有耐力的公司胜出。大家可以算出巴菲特创造业绩的时间和策略。投资业绩最终取决于进入和退出价格的差价,还有资金成本。进入价格低当然就是承担了风险,要不然人人都抢,郁金香也会有黄金的价格;退出价格要高,必须得熟悉资本市场规则,所谓抓住时机至少你要知道时机的轨迹;而拿到资金成本低得有让闲置资金生财的能力从而吸引足够规模的资金在手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做到行业最强才是真正的胜者,才能创造可持续的赢利能力。
如果一家经营了15年的服装企业偶然拿到两、三块地,开发了房产业务挣得一笔钱,甚至超过企业年度净利润的50%,纵使当时房地产如火如荼,企业还能拿到两三块地,再挣上一笔,但如果你想融资上市,对不起,在计算当期企业价值时,这部分也会被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剔除,在赢利预测中根本不予以考虑。除非是企业新设了公司,雇了团队,但如果这样把这家企业定义为哪个行业的公司值得商榷,毕竟,不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风险大不相同。
涉足一个新的行业磨合期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有多少投资者可以有耐心用投成熟企业的资金成本去维护一家试运行公司?虽然世界上这样的综合型公司很多,但中国市场毕竟从开放算起才30多年,财富刚刚积累,企业的产业转型和管理人才的更迭也才刚刚开始。有潜质成为中国行业龙头的公司必定会“称霸”世界,但是在以百米速度竞争 “马拉松”的时代,只有集中精力跑到终点的人才会是最终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