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惊现第十跳!这样的头条标题已经不再如前几天“第五跳”、“第六跳”那样吸引人了,因为似乎“跳到十”已经在人们预料之中,只是不知道这个“预料”什么时候会变成现实而已。
全社会对于富士康的口诛笔伐已经无以附加。“血汗工厂”成了这个在深圳拥有42万名员工的大型企业永远无法脱掉的大檐帽——遮住了以往的光鲜,遮住了深圳市“纳税大户”的美名,遮住了在它的员工连续选择以“飞”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这家公司留给世人的一切良好印象。在博友“水上孤舟”( http://kangyun28.fyfz.cn/art/627542.htm)的描述中,童工、高强度、工作环境、压力等关键词成了富士康作为众矢之的的根本理由,而事主关于80后、90后员工心理素质弱、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过强、心理承受能力过差等笔者看来尚有些道理的分析,却因为违背了主流意识而沦为不值一提的“强词夺理”。然而,当大家一边倒地对这个“社会主义中的资本家”代表口诛笔伐之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可能已经忽略了在这种类似的连环性悲剧事件中另一个重要角色所起到的作用呢?
媒体,是时候走到台前了。
早就开始关注媒体了,在这类连环性悲剧正式走进社会视野之初——爬高讨薪的时候。曾几何时,以自由落体的方式相威胁讨回欠薪成了几年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讨薪者前赴后继,评论者层出不穷。爬楼、爬塔吊、爬大桥乃至于爬体育场的探照灯,几乎所有可以想得到的高处都出现了讨薪者的身影。为什么一时间欠薪的问题突然如此严重?为什么讨薪者都赶时髦般的选择“登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媒体宣传。欠薪的之事本就存在,只是绝大多数讨薪者都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但是当有一天与他们在媒体上看见一个与他们遭遇类似的人用“登高”威胁的方式要回了自己的血汗钱的时候,规模化的“东施效颦”的出现就已经成了时间问题。
把目光转回今年。曾几何时,在幼儿园、小学校园里刀捅无辜的儿童成了一种血腥的“潮流”。值得注意的是,这又是系列极具相似性的连环悲剧——有人在幼儿园捅了孩子,紧接着就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然后把地点从幼儿园转移到小学,把刀捅的对象从孩子扩大到老师。参照上文的逻辑,所谓的由于特殊经历产生的仇视社会的心理或许在犯罪人心中早就萌发,只是不知如何通过一定的行为外在表达出来。当一名潜在犯罪者在媒体上看见与自己情况类似的人通过血洗幼儿园的方式来宣泄戾气的时候,那种“终于找到了”的庆幸便促使他迫不及待地扔掉“潜在”的帽子,蜕变成了一名真正的犯罪人。当然,地点和侵害的对象可能有所改变,但是犹如单纯改变登高的地点一样——其行为性质是没有变化的。
分析至此,当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富士康的时候,已经不难发现,“第N跳”不过是对这种已经被社会关注数年的连环性悲剧的“第N次”复制而已——媒体在其中的作用依然如故。究竟是什么作用?笔者在网络上找到了所谓“维特效应”的说法。即少年维特的“烦恼”通过某种方式被不断复制并传达给他人,从而出现了社会行为的复制与重复发生。换个角度而言,拥有类似心理的潜在行为人本来处于或是找不到适当的行为与心理相对应,或者意识到了其应当实施某种行为但是尚未下决断的时候,媒体的报道使他获得了与其有类似心理的行为人是如何行为的信息,于是对他产生了两种暗示:①“是的,就应当这样做”——于是他的单纯模仿导致了类似行为的出现;②“放手干吧,XX就是这么做的”——于是他处于犹豫状态的潜在行为在一种外来的刺激下被付诸实施,这也导致了与媒体报道相类似的行为的出现。当行为人的所作所为为社会法律、道德、舆论导向背道而驰乃至被斥为“令人发指”的时候,连环性悲剧也就出现了。悲哀的是,这种与舆论背道而驰的行为的产生,恰恰是以引导社会舆论为己任的媒体的行为所直接导致的后果。在这种偏重“情绪化”的情况下,加里·S·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理论似乎就派不上什么用场了——在外界因素的强烈刺激或诱导下,那些制造悲剧的行为人是不会有多余的理智来对自己将要实施的行为进行准确的经济分析的——前提是,如果他们还知道“经济分析”这回事的话。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连环性悲剧的屎盆子全部扣在媒体的头上。前文已经强调,媒体扮演的是一种因信息传达而产生的直接诱导角色,而向广大不特定受众传达信息则是媒体的根本社会职能。矛盾于是出现了:如何能在确保媒体传达信息职能的前提下减少这种传达在潜在行为人身上可能产生的直接诱导作用?由于潜在行为人在理论和技术上根本无法与其他普通信息受众分辨开来,因此唯一能够施加影响的,就是所传达的信息本身。媒体的职责,除了准确、真实地报道事件真相,还应当切实肩负起引导舆论的作用——对所报道事件中的行为给予深刻、充分的价值分析与道德评判,让受众在了解事情真相的同时也随之产生正确的判断结论,以此来减弱不当行为的传播复制效应。毕竟,过分注重描述事实而缺乏对信息的价值引导与评价,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基本媒体信息需求,虽然这仍是我国媒体行业的普遍现象。
也正是由于以上的理由,我们对于迟迟难产的《新闻法》,产生了新的立法期待。
【作者简介】
郑毅,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法治政府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