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天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2010年3月1日
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当好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五个下功夫、见成效”的重要要求,加快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全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城乡面貌发生了新变化,各项社会事业更加繁荣,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全市生产总值超过7500亿元。据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7500.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1.01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4110.54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3259.25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为1.7:54.8:43.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2403元,折合9136美元,增长11.1%。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收入1805亿元,比上年增加315亿元,增长21.1%,连续7年增速超过2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21.38亿元,增长21.6%。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全年减税减费120亿元,大幅度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全年税收收入1208.68亿元,增长6.6%。
图1 2005-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财政支出1438.3亿元,增长27.2%。其中,科技和企业发展支出增长20.2%,支农支出增长20.3%,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传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等改善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3%、22.1%、28.5%、20%和37.1%。
劳动与就业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坚持以项目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培训促进就业、政策扶持就业、服务保障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全年新增就业40.2万人,增长5.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677.13万人,增长4.6%;其中从事第一产业73.13万人,从事第二产业283.72万人,从事第三产业320.28万人。
价 格
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双双回落。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0%,总体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从各月情况看,呈现上半年逐月回落、下半年逐月回升的态势,12月止跌回升,同比上涨1.8%。八大类分类价格指数形成“五降三升”格局(见表1)。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7.5%,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下降9.8%。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3.2%,其中新建房价格上涨3.5%,二手房价格上涨2.3%;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4%。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
指标
|
指数(上年=100)
|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99.0
|
食品类
|
101.2
|
烟酒及用品类
|
104.7
|
衣着类
|
97.3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
99.7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
102.6
|
交通和通信类
|
96.3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
96.1
|
居住类
|
94.9
|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达到5006.32亿元,增长47.1%,为近18年来最快增速。其中城镇投资4700.28亿元,增长47.4%;农村投资306.04亿元,增长42.6%。
图2 2005-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二、三产业投资均衡增长。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主要投向设施农业和养殖示范园区建设。第二产业投资2035.79亿元,增长47.4%;其中工业投资2011.58亿元,增长50.3%,百万吨乙烯、北疆电厂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第三产业投资2617.50亿元,增长46.5%,占全市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5.7%,一批商贸、旅游集聚区加快建设。
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28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种植业产值139.69亿元,增长4.8%;林业产值2.22亿元,增长1.3%;畜牧业产值83.57亿元,增长3.0%;渔业产值47.53亿元,增长2.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64亿元,增长2.1%。养殖业(畜牧业和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6.5%。
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59.96万亩,增长4.5%;粮食总产量156.29万吨,增长4.9%,为近10年最好水平,连续6年增产丰收。高标准建设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新建种植业设施12.8万亩,新建20个畜牧示范园区和15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见表2)。
表2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万吨
|
156.29
|
4.9
|
肉 类
|
万吨
|
39.50
|
6.4
|
牛 奶
|
万吨
|
66.38
|
-4.8
|
水产品
|
万吨
|
34.17
|
1.5
|
禽 蛋
|
万吨
|
19.60
|
-0.5
|
水 果
|
万吨
|
67.05
|
7.6
|
蔬 菜
|
万吨
|
373.85
|
19.0
|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370个,市级和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18个,其中国家级4个,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发展到320个,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比重达到8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节水灌溉面积24.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5%。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试点范围扩大,累计开工建设农民还迁住宅1400万平方米,14万农民迁入新居。全市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8.01%,比上年提高0.78个百分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30座。
工 业
工业继续发挥对经济的主拉动作用。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749.81亿元,增长18.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9.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056.56亿元,增长8.8%。其中,轻工业总产值2236.43亿元,增长5.9%;重工业总产值10820.13亿元,增长9.4%。
八大优势产业初步形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119.0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 3920.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0.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完成3949.76亿元,增长12.9%。
产销衔接保持稳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26%,较上年回落0.84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率97.90%,重工业产销率97.1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见表3)。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天然原油
|
万吨
|
2296.96
|
15.0
|
汽油
|
万吨
|
136.41
|
14.0
|
乙烯
|
万吨
|
18.91
|
11.1
|
聚酯
|
万吨
|
22.65
|
19.4
|
水泥
|
万吨
|
690.87
|
23.9
|
生铁
|
万吨
|
1763.40
|
19.9
|
粗钢
|
万吨
|
2124.20
|
24.5
|
成品钢材
|
万吨
|
4080.49
|
30.5
|
#无缝钢管
|
万吨
|
324.55
|
-2.2
|
汽车
|
万辆
|
60.24
|
11.3
|
两轮脚踏自行车
|
万辆
|
1906.18
|
6.2
|
移动电话
|
万部
|
8558.68
|
-5.5
|
电子元件
|
亿只
|
3126.49
|
34.2
|
纱
|
万吨
|
4.32
|
23.1
|
布
|
亿米
|
2.58
|
28.5
|
家具
|
万件
|
516.36
|
13.1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万吨
|
216.69
|
58.6
|
工业企业利润有所回落。全年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913.99亿元,增长6.6%。实现利税总额1078.76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实现利润689.03亿元,下降6.9%;实现税金389.73亿元,增长8.3%。
建筑业
建筑业加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60.73亿元,增长13.6%;总产值完成1808.46亿元,增长28.6%。房屋施工面积10192.58万平方米,增长11.3%;房屋竣工面积2837.52万平方米,增长10.7%。年末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1296家,实现利润48.50亿元,增长55.5%;实现税金55.22亿元,增长30.4%。
交通、邮电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完成464.37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公路运输引领交通业务量上升。全年完成客运量25298.95万人,增长9.8%。其中,公路22566万人,增长8.2%;铁路2384.14万人,增长25.0%。全年实现货运量43553.72万吨。其中,公路19800万吨,增长9.4%;铁路11284.19万吨,下降7.2%;水路11656万吨。公路、铁路、水路三种主要运输方式占货运量比重分别为45.5%、25.9%和26.8%。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297.66亿人公里,增长14.5%。其中,公路131.22亿人公里,增长9.0%;铁路124.82亿人公里,增长19.7%。全年实现货物周转量10102.32亿吨公里。其中,公路205.92亿吨公里,增长15.5%;铁路296.73亿吨公里,下降13.5%;水路9595.44亿吨公里。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8111.30万吨,增长7.1%。其中,进港21519.80万吨,增长42.2%;出港16591.50万吨,下降18.9%。在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70.40万标准箱,增长2.4%。全年滨海国际机场起降航班7.52万架次,增长6.9%。机场货邮吞吐量16.81万吨,增长0.9%;旅客吞吐量578.03万人次,增长24.6%,跨入国内大型机场行列。服务辐射功能向腹地进一步延伸。全年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1242.24亿美元,下降23.8%,其中外地经由天津口岸货物总额占到58.0%。新建内陆无水港6个,总数达到16个。
全年城市公交客运量12.05亿人次,增长2.9%。更新公交车1000辆、出租汽车3951辆,全部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私人汽车进入快速普及阶段。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30.5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9.5%;其中轿车80.60万辆,增长24.3%。民用私人汽车达到100.54万辆,增长24.7%;其中轿车66.67万辆,增长28.6%。
邮政电信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86.67亿元,增长9.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59.76亿元,增长9.0%;邮政业务总量26.91亿元,增长14.8%。年末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3111.01公里,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12.99万户,公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85.13万户。全年公网电话本地通话量58.77亿次,长途电话通话量11.46亿次,其中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0.19亿次。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66.81万户,增长10.2%;全年短信业务总量129.06亿条,增长22.9%。全年发送邮政函件1.44亿件,增长54.6%;其中快递3180.3万件,增长86.1%。
国内商业和旅游
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4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24.94亿元,增长11.0%。
商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0678.91亿元,增长13.1%;其中,批发销售额8649.44亿元,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30.83亿元,增长21.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049.84亿元,增长21.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76.26亿元,增长23.2%。汽车和石油类商品销售是促进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零售额分别增长37.8%和26.5%,合力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个百分点。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使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汽车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活动共销售汽车1.8万辆、家电11.8万台,实现销售额12.3亿元。
图3 2005-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贸载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年末全市亿元批发市场达到75家,比上年末增加5家;其中成交额超10亿元的批发市场40家,增加6家。加快推动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与改造提升,新建标准化菜市场20个,累计达到330个。完善了具备早点快餐、便利店、家庭服务、美容美发、洗染、维修等多种商业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布局,年末累计新建、完善和提升社区商业中心209个。
旅游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旅游产业节”,实施了京津冀旅游“一卡通”,进一步提升改造“近代中国看天津”9个主题板块,加快推进40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津湾广场、“天津之眼”摩天轮、北塘海鲜街、新改造提升的海河游览线及八大公园等新景点,成为津门旅游的新亮点。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111家;旅行社30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1家,国内旅行社286家。全市A级景区47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个。全年接待国际旅游者141.02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30.58万人次,均比上年增长15.6%;旅游外汇收入11.83亿美元,增长18.1%。全年接待外省游客人数比上年增长10.2%,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7.2%。全年全市22.7万人次出国出境旅游,增长12.9%;旅游支出31.76亿元,增长16.0%。
金融业
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2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金融改革创新取得积极进展。设立改造重组了一批资本规模大、投融资能力强、市场化程度高的全市性投融资平台,投融资和防控金融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船舶产业投资基金、飞机租赁基金设立,累计注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和创业风险投资企业413家,天津成为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相对集中的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积极搭建基金与项目对接平台。成立了铁合金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等新型交易平台。日本爱和谊财产保险公司、韩国企业银行落户天津。
存贷款规模迅速扩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152.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7.2%,比年初增加3463.71亿元,超过前3年新增贷款的总和。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7256.78亿元,增长66.6%,比年初增加2879.56亿元,占到全市新增贷款的83.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887.1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2.1%,比年初增加3931.79亿元,同比多增2215.51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6240.66亿元,增长58.6%,比年初增加2294.57亿元,占到全市新增存款的58.4%;储蓄存款余额4973.05亿元,增长25.4%,比年初增加910.69亿元。
金融市场交易活跃。年末全市共有30家上市公司的31只股票在沪深两市挂牌交易。红日药业成功登陆创业板。各类证券交易额15340.16亿元,比上年增长91.9%;其中股票交易额14044.81亿元,债券交易额29.78亿元,基金交易额144.03亿元。年末证券帐户开户数263.0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2.0%。期货市场发展迅速,期货交割库数量与品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全年期货市场成交量2672.57万手,增长79.9%;成交额16648.68亿元,增长1.6倍。调剂外汇总额35.3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5.6%。其中调入外汇17.81亿美元,下降37.0%;调出外汇17.51亿美元,下降52.2%。
保险业继续发展。海康人寿保险天津分公司、金盛人寿保险天津分公司、长城人寿保险天津分公司、中航三星人寿保险天津分公司先后开业。年末全市共有保险总公司4家;分公司38家,其中产险19家,寿险19家;专业中介机构83家;各级各类兼业代理机构2786家。全年保费收入151.29亿元,下降13.9%;其中,财产险收入45.8亿元,寿险收入92.5亿元,健康险和意外险收入13亿元。全年赔付总额59.92亿元,增长17.4%;其中,财产险和短期人身险赔付32.84亿元,寿险赔付26.21亿元。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发展较快。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7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市场信心的恢复、需求的增加及“房产新政”效应促使房地产市场迅速回暖。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35.18亿元,增长12.5%。商品房销售面积1590.02万平方米,增长27.0%;实现销售收入1094.85亿元,增长45.4%。全年存量房交易面积1020.8万平方米,交易金额586.9亿元,分别增长1.7倍和2倍。
二、改革开放
对外贸易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外贸出口降幅较大。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39.4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6%。其中,出口299.85亿美元,下降29.0%;进口339.59亿美元,下降11.4%。对美国、欧盟、东盟、韩国和日本等五大主销市场出口199.2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66.5%。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204.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9.3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出口的68.2%和39.8%,同比分别提高6.1个和4.5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96家,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138.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实际到位90.20亿美元,增长21.6%。服务业依然是利用外资的主要领域,合同外资额99.69亿美元,实际到位48.90亿美元,分别增长7.0%和8.3%,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72.0%和54.2%。新批合同外资额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8个。全年有381家企业增资,外商增资额49.67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额的35.9%。实际到位增幅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为美国、韩国和香港,分别增长1.7倍、1.1倍和47.4%。其中香港在津投资项目个数、合同外资额和实际到位额均名列首位。截至年末,在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43个,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136家。
吸引内资增势不减。全市实际利用内资1242.87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大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185个,到位资金974.37亿元,占全市内资到位额的78.4%。引进国内500强优势企业累计达119家。
经济合作与交流
国际交流与区域合作达到新水平。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全年签订服务外包合同91个;协议金额5.02亿元,执行金额2.12亿元,分别增长1.5倍和2.3倍。全市当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307个,合同额17.22亿美元,实现营业额21.47亿美元,增长95.6%。截至年末,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国家24个,在境外劳务人员1.28万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全年签订技术引进合同490项,合同金额8.68亿美元,年末全市拥有外资研发中心25个。成功举办了首届全球绿色经济峰会等重要展会。我市承担建设的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获得国家授牌。
对口支援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对口援建陕西省宁强县、略阳县的295个项目基本完成。继续实施对甘肃省、西藏昌都地区、重庆万州区和新疆喀什的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全年共组织实施援建项目51项。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制面进一步扩大。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实施国有企业改制53户,累计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制3532户,改制面达到93.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取得积极成果。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完成交易的国有产权项目342宗,成交金额155.89亿元,增值率达8.0%。
三、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完成3810.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5%,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0.8%。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完成8223.99亿元,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02.66亿元,增长4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24亿元,增长31.8%。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104.94亿美元,实际到位57.64亿美元,分别增长5.7%和22.1%。
组建了滨海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确定了“一城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空间布局和战略。中新天津生态城起步区建设进展顺利。东疆保税港区一期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部建成。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加快建设,响螺湾商务区在建商务楼宇达到39座。滨海高新区渤龙湖总部园区启动。南港工业区建港造陆10平方公里。滨海旅游区、临港工业区、临空产业区加快开发。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连续12年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中名列第一。天津保税区依托海、空两港的区位、政策和功能优势,新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1个,2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45个,区域发展总量和能级进一步提升。滨海新区、滨海高新区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和创新型试点科技园区。滨海高新区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滨海科技园2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高新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滨海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14.7亿元,比上年增长37.1%;技工贸总产值366.8亿元,增长27.0%;利润总额24.2亿元,增长32.1%;税金总额19.2亿元,增长31.7%。
四、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规划与建设
规划建设管理不断加强。确定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发展战略。编制了区县总体规划、一批专项规划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市规划馆成为展示天津形象和广大群众参与决策的重要平台。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606.97亿元,比上年增长55.9%。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机场第二跑道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津汕高速公路(天津段)建成通车,天津港主航道二期拓宽、津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试验段已完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向于家堡延伸、天津站地下交通枢纽、天津西站铁路站房、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快速路西北半环、中央大道、海滨大道南段、地铁2、3、9号线、南水北调干线和配套工程等项目抓紧建设。
公用事业服务能力增强。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为325.50万立方米/日,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6.20亿立方米。全社会用电量550.1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6%;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4.61亿千瓦时,增长20.7%。完成10万平方米老住宅供热补建,为11万户居民更换户内自来水和燃气旧管道。继续实施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100万农民受益。建成一批社区服务中心、停车场和人行天桥。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统筹调剂全市用地,有效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全年土地供应总量7711.27公顷,增长35.7%,其中土地出让6843.40公顷,土地划拨867.87公顷。
生态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工程全面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已经竣工,年度污染减排计划任务全部完成,“创模”成果进一步巩固。新增绿化面积280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26万亩。以河道治理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河道水质明显改善。以煤烟型污染、建筑工地扬尘和汽车尾气治理为重点,全市开展了烟煤电厂、非电企业高效脱硫改造工作。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垃圾清运回收处置体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有 3个区、7个镇获得国家卫生区(镇)称号,8个镇获得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建成文明生态村810个。中新生态城建设全面展开。循环经济规模越做越大,形成了北疆电厂、子牙环保产业园、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5个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比上年下降1%。
环境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良好天数达307天,占总监测天数的84.1%。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8年保持100%。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总体评价保持在“好”和“较好”等级,新创建“安静居住小区”28个,全市总数达到211个。年末全市有环境监测站21个,生态示范区7个,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9.11万公顷。
开展了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大气洋气、清新靓丽的城市风貌,入市环境焕然一新,城区道路规范了报刊亭、垃圾箱、城市座椅等设置,小白楼、奥体中心等重点地区亮点凸显,公园改造形成各自特色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城市绿化特色鲜明,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道路、交通设施、路灯照明、爱国卫生、综合执法等各项城市管理工作得到了新的加强。
安全生产形势好于上年。各类安全事故共死亡1072人,比上年减少299人,下降21.8%。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5人,比上年下降32.9%。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47人,下降1.3%。
信息化建设
全面贯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逐步呈现出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的良好发展态势。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40%的企业开展了B2B、B2C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数字城区、医疗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等方面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554.43万户,增长17.0%;其中宽带接入用户154.55万户,增长11.4%。
质量检验和监督
积极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天津碱厂“红三角”牌纯碱等107种产品被市政府认定为2009年天津名牌产品,年末“天津名牌产品”累计达到264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24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33个。开展了“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中心正式启动运行,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年共对2769家生产企业的3169批次产品进行定期检验,综合合格率为92.4%,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9个,国家检测中心5个,产品质量认证机构5个,共发放产品认证证书5698张;计量检定技术机构2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9.41万台(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力度加大,天津口岸全年截获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33种、共122批次,检出动物疫病疫情10种、共8批次。
五、科教文卫事业
科 技
科技进步取得新成果。全年完成市级科技成果2020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06 项,应用技术成果1726项,软科学成果88项。在科技成果中,属于国际领先水平9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51 项,分别比上年增加13项和26项。全市11项科技成果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涉及新材料、干细胞技术、商品检验技术、农业机械等多个领域。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53家、高技术产品156项,获得国家级新产品认定5项。组建科技服务队21个,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1023人。受理专利申请19187件,专利授权7216件,分别增长10.1%和9.0%;年末全市有效专利达20515件,增长18.5%。全年签订技术合同9843项,成交额106.15亿元,分别增长5.6%和21.3%。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建成,55项重大产业化项目全面启动。曙光超百万亿次计算机已经形成生产规模,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第三代聚光太阳能电池、巨型子午线轮胎装备等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正在加速推进。新增45家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累计达到292家;新增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累计达到24家。
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完善。全年引进各类人才5841人,新建博士后工作站9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达到184个,在站博士后近800人。全市高级以上技术工人达到26.8万人,比上年增长10.3%,占技术工人队伍的比重达25.9%。
教 育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728所,其中普通高校55所,中等职业学校75所,技工学校44所,普通中学571所,小学983所;在校学生总数达到154.45万人,平均每万人口拥有学生1285人。
教育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前列。全市普通高校当年共招收本专科学生12.52万人,毕业10.14万人,年末共有在校学生40.60万人,专任教师2.71万人。招收研究生1.49万人,毕业1.10万人,年末在学研究生3.77万人,指导教师0.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5%。全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74亿元,惠及6.8万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21亿元,7048名贫困学生受益。职业教育改革继续推进,海河教育园区开工建设,成功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年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1.70万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3.95万人。其他教育不断完善。成人高校15所,成人中专23所,年末在校学生分别达到7.75万人和1.3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20所,年末在校生0.2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64万人。
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项目实施,对首批282所学校进行了评估验收。完成了118所农村中小学校舍的安全加固。图书配送工程、新增基础性教学仪器设备达标工程、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等扎实推进。全市普通中学当年招生14.79万人,毕业16.75万人,年末在校学生47.46万人,专任教师4.1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5%。小学招生8.13万人,年末在校学生50.74万人,专任教师3.7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
文 化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8个,博物馆18个,公共图书馆32个,电影放映单位185个,街乡镇综合文化站217个。档案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全年35个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101.83万卷,比上年增长5.1%。全市共有广播节目22套,市级电视节目13套,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43.3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95.69万户。全年摄制电影故事片4部。组织了一系列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天津)演艺交易博览会、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等文化活动。
实施精品战略取得新突破。创作出电视剧《解放》等一批影视精品。评剧《寄印传奇》、歌曲《天蓝蓝》、广播剧《中国钟》等6部文艺作品荣获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电影《我的左手》获得华表奖,天津电影制片厂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5次获得华表奖的电影厂。
文化惠民工程顺利推进。天津市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小白楼音乐厅投入使用,广东会馆、文庙博物馆完成整修,数字电视大厦、天津电影艺术中心、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杨柳青年画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建成32个乡镇文体中心、1000个村文化室。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铺设光缆3300公里,覆盖1400多个自然村,实现有线电视信号到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扎实推进。新建“农村书屋”1000个,累计达到1300个。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出版电影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出版传媒集团和北方电影集团挂牌成立,以天津市杂技团为试点的文艺院团改革、以天津电视台为代表的制播分离改革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顺利完成。津产漫画版《四大名著》、全国首部京剧三维动画《定军山》等创意产品相继问世。天堂电影沙龙及意式风情区情景表演、津味相声风景线等11个文化产业项目相继推出,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卫 生
卫生资源优化进展顺利。海河医院改扩建项目、安定医院迁址新建项目投入使用,中心妇产科医院迁址新建项目基本完工,总医院、南开医院和人民医院二期等工程抓紧施工。完成114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61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0个,妇幼保健机构23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6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2万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3万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73万人,注册护士2.31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66人。全年无偿献血14万人次,增长7.1%。
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实行全市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在9个城区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改革,基本用药价格平均下降25%以上。建立了大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双向互动机制。为全市妇女儿童免费提供12项疾病筛查服务,110万人受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采取措施,严密防控甲型H1N1流感。
体 育
竞技体育实现新跨越。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天津体育代表团共获得23枚金牌、14枚银牌和15.5枚铜牌,名列金牌榜第8位,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天津女排成为第一支在职业联赛中六次折桂的球队。成功举办了第25届亚洲篮球锦标赛、国际剑联女子佩剑世界杯大奖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世界汽车飘移系列赛、别克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联赛总决赛等国内外大型赛事。全民健身蓬勃开展。
六、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 口
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在外来人口作用下,人口规模稳步扩大。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28.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16万人。其中外来人口265.99万人,增加41.9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1.7%,提高2.7个百分点。全市户籍人口979.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1.31万人,非农业人口598.53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3‰,人口死亡率为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再上新台阶。继续实施18项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规范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绩效工资。连续第五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建立了覆盖城乡的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65万老年人按月领取生活补贴。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860.78亿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劳动报酬42983元,增长7.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30元,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675元,增长10.4%。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平稳较快增长。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801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商品性消费10915元,增长11.7%,增速高于服务性消费5.1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1.7辆,比上年末增加4辆;电脑80.33台,增加7.93台;移动电话190.40部,增加11.33部。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26元,增长7.3%;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5.3%,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3.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5%,下降0.4个百分点。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生活用汽车11辆,比上年末增加2辆;电脑23台,增加4台;移动电话162部,增加16部。
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扩大了廉租房、限价商品房保障范围,建设保障性住房770万平方米,为16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向5万户低收入家庭发放租房补贴。加快对旧楼区的综合整修,12.3万居民受益。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8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48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36平方米和1.19平方米。
社会保障
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城乡职工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人数不断增加。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居民的全覆盖,在全国省级单位中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年末享有各类医疗保障的人员达929.2万人,增长10.3%;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444.1万人,增长11.3%。养老保险参保人员401.5万人,增长6.6%,其中离退休人员136.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239.2万人,增长2.9%。工伤保险参保职工292.2万人,增长6.3%。生育保险参保人员204.6万人,增长4.1%。
社会福利与救助
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提高了优抚对象抚恤、城乡低保、特困救助标准,29万人受益。实施了困难家庭帮扶和重症患者救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和城镇无保障老年人按月发放生活费补贴,62万人受益。政府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17万人,城乡低保对象25.2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7.9万人。年末全市有救助站11个,全年救助1.74万人次。截至年末,全市各类福利院拥有床位2.49万张,在院收养1.73万人。新(改、扩)建一批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年末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拥有床位1487张。社区服务设施达1827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3亿元,筹集彩票公益金2.56亿元。接受社会捐赠1.06亿元。
注:
1.2009年各项统计数据为快报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括全部国有(含国有联营、国有独资)工业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4.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及每万人口拥有学生数统计口径为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和小学合计。
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