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命的学校”折射决策腐败
发布日期:2010-03-08 文章来源:互联网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内一所投资1500多万元、刚刚全部完工的现代化小学即将面临拆迁。有网友称这所使用不到两年的祥坂小学是“史上最短命的学校”(1月26日《中国广播网》)。
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应该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的,为什么投资1500多万元的学校用了不到两年就面临拆迁呢?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也许是决策的主观色彩太浓,决策者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另一方面或许是决策缺乏超前意识,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顾实际情况,结果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
据报道,祥坂小学并非违章建筑,它是两年前经政府规划批准,投巨资翻新而建的,刚建好又重新规划是因为建重点工程责令拆除。有关部门的规划朝令夕改,部分官员的“拍脑袋决策”,造成的是资源严重浪费,掏的是纳税人实实在在的口袋。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决策者当然要与时俱进,但面对关系国计民生、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时,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切忌随意性、盲目性和功利性。
政府的决策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但在一些地方,个别领导者奉行一人一变的规划原则,前任的规划坚决不用,人变了规划就变了。只要有利于自己的政绩,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有的项目建了拆,拆了再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被百姓斥之为“败家子项目”。
更让人痛心的是,不管决策失误造成的后果多么严重,只要当事人没有触犯法律,相关部门总会不痛不痒地以“好心办坏事”或“交学费”为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鲜有因决策失误而被问责的。
决策失误就是最大的腐败。只有让更多的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社会事项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政府决策中来,才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和腐败,才能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才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蔡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