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索马里兰 同属非洲的索马里兰(Som aliland),独立机会则很大。我们不要把它和索马里混为一谈:以纷乱和海盗著称的索马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从前英属的北部和意属的南部,索马里兰正是北面部分。自从索马里中央政府解体、军阀混战,北部就单方面宣布独立。讽刺的是,索马里兰政局相对平稳,有民主选举,而没有大型战争,但因为属于分离主义,没有国家愿意正式承认。反而不能称之为国家的南部,却因为传统上有中央政府的存在,而依然被国际社会当作主权国家看待。这现象令不少国际工作者觉得不可思议,自然也令索马里兰当局觉得不公,因此该政府近年得到一些国际组织支持,以积极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假如索马里本部混乱持续,相信索马里兰独立的可能性会大增。
7.西萨哈拉 此外,非洲联盟有一个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正式会员,早已宣布独立多年,那就是西萨哈拉,它也是有可能快将得到全面承认的新国家。西萨哈拉国土荒凉,原来是西班牙殖民地,后来被西班牙放弃,当地游击队自然宣布独立。但西萨两大邻国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同时出兵,瓜分了西萨领土,令这个国家一出生就夭折。数年后,毛国支持不住战争撤军,摩洛哥成了西萨的单一控制国,声称那是他们“自古以来”的一部分。为此摩洛哥被非盟的前身非洲团结组织开除,也蒙受了侵略者的名声。究竟西萨能否最终赶走摩洛哥独立,看的就是国际社会的态度,因此目前西萨积极参加国际活动,希望造成国家早已独立的既定现实,并通过揭露摩洛哥反人权例子来施压,否则靠自己的实力,是难以和大国周旋的。
8.新喀里多尼亚 在太平洋独立呼声最高的新国家,首推目前属于法国海外领土的新喀里多尼亚((NewCaledonia)。不少太平洋岛国面积极小,例如身为联合国正式成员的瑙鲁、图瓦努都只有20多平方公里。与它们相比,新喀里多尼亚就可算是“超级大岛国”,面积足有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不少法国海外领土已完全并入法国,但新岛本土主义盛行,更成立了一个恐怖组织,这在太平洋岛国当中并不常见。这组织在1988年绑架了一批法国人质争取独立,成功逼使法国给予当地更大自治权,目前更已订下在2014年后进行公投决定是否独立,时间表和路线图都是十分实在的。假如它成功独立,就会取代斐济成为太平洋第三大岛国,该区的权力平衡亦势将重组。
9.波利尼西亚 法国在南太平洋还有另一片属地称为法属波利尼西亚(Polynesia),内里有一个大岛我们相对熟悉,就是盛产环球小姐的大溪地。新喀里多尼亚的独立路线图已被确定,但波利尼西亚则不同,因为它并不在联合国的非殖民化名单当中。原来当地相对不热烈的独立运动,却因为法国军事政策而被激发起来,事源法国一直利用太平洋属地进行核试,虽然一度休止,但近年又重新恢复,核试热点正是波利尼西亚。对此环保人士和独立分子都大为不满,认为这不但破坏自然生态,还会鼓励其它国家效法毁灭净土,当地人则担心核试会影响作为经济主要收入来源的旅游业。其实,只要法国让当地享有高度自治并放弃太平洋核计划,波岛的离心力是不强的,这正是这些年来法国的新措施。
10.波多黎各 不少地区千辛万苦争取独立,波多黎各却恰恰相反。这个加勒比海岛屿目前的官方身份是美国自治领土,由市民直选总督和立法机关,在美国国会有一名没有投票权的代表。曾几何时,它是西班牙殖民地,后来西班牙对美作战战败,把全部殖民地相让予美国,波多黎各就是那时候转手。美占初年,波多黎各独立运动盛行,曾发生暗杀美国总统的阴谋。但自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其它岛国独立后却混乱不堪,波多黎各人逐渐明白到要是美国人走了,生活会变得更糟,反而主动要求加入美国成为一个州,支持独立的人目前只占极少数。虽然大量美国人已移民当地,但美国却不愿意接受新州,情愿说服当地独立,期望波多黎各像一些太平洋前殖民地,独立后能以主权国家身份给予美国更大支持。由此可见,对一些主权国家来说,鼓励境内一些地区搞独立,然后继续予以紧密联系,也可能更符合国家政治和经济成本效益。这些概念构成的图像,就是21世纪的“次主权”结构了。
沈旭晖 香港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