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科学发展观下和谐执行的创新
发布日期:2009-06-25    文章来源:互联网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维模式
  1.1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维模式
  1.2和谐执行的法律意义
  1.3科学发展观下执行工作思维模式的特点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下法院执行工作的思维方式与问题解决模式的多种探究
  2.1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考分析问题的模式应当是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
  2.2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解决问题思路是科学的、体系的、多重的解决模式
  2.2.1复杂条件下法院执行工作的定位与执行策略
  1)明确法院执行工作的在社会生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在法院工作中的位置
  2)法院的司法强制处置局限性
  2.3执行工作思路是实践的工作模式
  2.4执行工作思路是衡平的、善良的、具备社会责任良知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
  2.5执行工作的综合性解决模式
  2.5.1综合实施组织与目标指引
  第三章执行工作措施与方法的创新之路
  结语
  注释
  前言: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法治社会,是一个建立在良好的以法律为主导的规则体系下的公平、正义与秩序的社会。而法治社会的建立一方面需要公民自觉守法,另一方面也需要运用国家强制力依法对不遵守法律的民事法律行为进行强制履行。执行工作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承担着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平衡各方利益的重要职能。当前法院执行工作面临极大的问题与挑战,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法制的公平与正义的期待值非常之高,另一方面,法院执行工作面临来自社会道德、舆论、权力、世俗习惯等、政策、地方保护主义诸多压力与限制。在执行工作中要完成执行任务,实现诉讼的判决目标,又不破坏诉讼前已经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生存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单纯的以司法强制力的形式去解决社会问题,必然导致在破坏社会关系中重建社会关系;司法手段只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而社会矛盾则是多种矛盾多元化矛盾纠集在一起的复杂形式,唯有以多元化的手段去解决多重的、复合的社会矛盾,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思考问题的试的思维方式,是现阶段下与时俱进解决复杂状态下社会矛盾问题的思维方式。将科学发展观融会贯通,在面对金融危机、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贫富分化、信息网络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寻找法院执行工作思路的创新、突破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维模式     1.1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维模式     在执行中法院代表国家公权力、代表公共利益依法将已经生效的判决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内容要求被执行人予以强制履行,将被执行人权益进行调整和重新分配。但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必然对既得利益者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会引起被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满,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矛盾对立并不代表冲突,更不代表矛盾的不可调和。     胡锦涛总书记在并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指出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这“三个至上”蕴含了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思想观点与方法论,法作为阶级社会的一种政治工具具有阶级性,解决执行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就是解决法的适用问题,而解决法的适用问题必须要有正确的法制的理念与哲学思辨的观念,而在现今中国解决发展中重重的种种社会矛盾的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就是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文意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科学的观点或是视角去看或是观察的总概。在人民司法中法院执行过程中,科学发展观下的和谐执行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法制理念与哲学思维方法与方式的解决法的适用问题的方法论总和。 [1]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执行司法理念解决了以单纯的司法强制力的方式处理多元社会矛盾下的执行工作难题,而科学发展观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解决目前法院执行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的重要的思想武器。 [2]     1.3科学发展观下执行工作思维模式的特点:     1)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维模式应当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思维模式;     2) 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是科学的、体系的、多重的解决模式;     3) 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是实践的工作模式;     4)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是衡平的、善良的、具备社会责任良知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     5) 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应当是符合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符合法律的精神与要求,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利,对缓解人民内部矛盾有利的综合性解决模式。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下法院执行工作的思维方式与问题解决模式的多种探究     2.1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考分析问题的模式应当是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     以本院受理的几起案件为例,在1998年防城港市政府为了修建东西大道,当时市政府缺乏经费便采用修路后以土地使用权抵债的形式对垫资修路的法人进行补偿。在工程完成后市政府也实际上履行了划地补偿的义务,而修路的公司在拿到土地后便将其中的部分转卖给了他人实现经济利益,时隔十年之后,中央已经明确下文禁止此类以地抵债的行为,而现政府以原抵债土地行为违法为由要将原抵债的土地收归政府重新规划,用金钱的方式对原修建公路的公司予以补偿。案件的诉讼是在1999年进行的,并作出了判决,而案件的执行则是在2003年开始的,一直持续到现在,在案件执行的过程中政策与法律不断在变化,对土地使用权取得也有了物权法的明确规定,如果从现今的法律来看,原修建公路的公司已经不具备物权主体资格了,而政府的单方行为也正是导致其丧失土地使用权的根本原因,究其原因是案件在执行过程中政策与法律剧烈变化而导致的,而政策与法律的剧烈变化导致当事人权益的丧失利益受损,这个最终结果由当事人承担是显失公平的,而在当事人利益受损的前提下进行司法强制执行,其后果与社会效果可想而知,执行难的问题由此产生。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与社会的观点,也是一种历史的、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思维方式。以科学发展观看问题一方面要向前看,即要积极的向前看,立足现在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看问题,另一方面要向后看,即要以历史的眼光要看问题,要懂得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从历史的高度来分析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利益的变化过程,唯有尊重历史,才能真正的面对未来的不可知与现在的必然存在。     如上例所述,在社会形势剧烈变化中过程中法律实施遇到的困难就更需要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用历史的高度去分析法律事实,另一方面,要以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看问题,明确现今法律的规定与法律的价值取向,降低双方当事人的期待值,平衡双方的法律权利义务,取得和谐的共赢。     2.2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解决问题思路是科学的、体系的、多重的解决模式     我院曾有过一件涉及民政福利企业的执行案件,当时企业基本上垮掉了,职工发不出工资,成天到政府上访,由于企业本身债务缠身,其他企业对该企业的收购拯救也不敢参与,后来在法院的协调下对企业的债权债务处置实行了放水养鱼的方式。通过这次执行和解,解开了一系列的连环扣,将一个将死的企业做活了,做强了,做大了,最终实现了申请执行人权利得以实现了,执行债务得以化解,职工权益得到保障,企业得到发展,政府税收得到提高,真正在科学发展观下完成了执行案件的和谐执行,矛盾化解,法律的终极目的得以实现。     如果说这个执行案件的解决是偶然的,那么其中所包含的解决执行案件的思路则一种全新的和必然的。通过这起案件的执行我们思考了下面三个问题,一是法院在社会矛盾复杂的执行案件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二是法院如何利用有限的司法权力协调好多重的社会矛盾;三是法院案件执行效果如何评价,单纯的以执结为评价标准的法院案件执行评价标准很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而面对复杂的多重的社会矛盾的纠集体时单一对执行员的要求显得太单薄与肤浅,以个人承办案件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社会疑难问题显然也是非常错误的,这应当是一个法院集体甚至社会集体共同来解决的事情才对,善于利用法院的社会地位来解决在执行中遇到的障碍是一种必要和必然的手段方式。     2.2.1复杂条件下法院执行工作的定位与执行策略     1、明确法院执行工作的在社会生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在法院工作中的位置。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军队、法院、监狱等司法机关是国家政权暴力机关,其职责有二,一是用暴力维护革命所建立起来的政治政权和经济体系;二是用暴力制裁破坏政权体系和经济体系的个人和组织。法院作为社会主义司法机关,一方面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的终极判断者、裁判者,另一方面是将所作出的终极社会价值判断用国家司法强制力的形式予以强制实施。法院执行机关作为法院民事判决与裁定的最终实施机关其执行权来自于全国人大所制定的诉讼法所授予的司法强制力,民事判决与裁定对社会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应有的社会秩序以及社会价值的取向做出了判断,而纸面上的法律判决最终必须通过涉诉行为人、涉诉标的依法院判决所确认为方式进行流转或作为才能真正使法律所主张的社会正义与法律价值取向成为现实。 [3]     法院执行机关作为社会价值食物链的最高级分配者其法律地位与实施效果直接决定了法的社会效果及其地位,法院执行机关一方面依照法院的判决将原有的社会关系予以破坏,另一方面,依照法院的判决所确定的方式与内容将新的社会关系予以重建,其整个执行过程就是破坏与重建的过程,也是对社会利益与社会权益进行重新分配的过程,法律对社会利益与社会权益依法律价值判断进行重新分配的全过程也是人民民主政权的政治基础、经济体系与经济基础的维护与自新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法院扮演了食物链中食腐者的角色,将社会价值体系中不符合的部分与不协调的部分予以清除,重建为协调的,符合社会价值判断与社会正义的部分。     所有的法律均存在一个滞后性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全球化的发展,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一日千里,在原有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法律体系面临全新的不断变化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两者出现了极大的差异与割裂。法律价值标准并非是衡定而不变的,而法律价值标准的确定则是远远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发展的,特别是在现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民法院依法做出一个判决之后,却面临一个无法将判决内容完整实现的问题。一是判决的内容无法实现,二是判决的内容实现会导致极其而明显的社会不公,而在一个缺乏法律理性与法制传统的国家,一旦当事人认为法院判决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就会人为的抵制法院判决的实现,执行难问题便再所难免,最终的法院执行难问题便成为法律实施的终极问题。 [4]     2、法院的司法强制处置局限性     法院的司法强制处置具有显而易见的局限性,1)司法强制处置的执行机关单一,即人民法院;2)司法强制处置的方式较少,司法强制处置的方式只限于法律规定的方式,查封,扣押,变卖,抵债等;3)司法强制处置的社会副作用大,对社会经济生活关系破坏性大,在法院判决对大规模社会关系的大量的破坏的时候其执行效果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社会影响力,一个企业的被强制拍卖就导致一群依附于企业生存的职工的生活与工作的问题,以及依附于职工的子女与赡养的父母的生活、教育问题,以及依附于原企业进行上下游加工与原料进出口贸易的关联企业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每一个每一项都是法院强制执行难产生的原因,法院强制执行难,就难在法院强制执行的标的物下所附着的一大堆的社会问题,而仅仅依靠法院一家的力量来解决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很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法院的执行难问题,是一个社会矛盾综合体现的结果,以法院强制执行为矛盾激发点完整的展现出来,以法院强制执行力直接对多重社会矛盾中的一部分直接下手解决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增加社会问题,在面对司法强制力的前提下老百姓的社会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无所依靠的老百姓便以死拒之,用自己的生命或是别的最终极的方式寻求司法公平。由此,一个不公正不公平的司法被另一种更极端的以人的生命权、健康权为砝码的不公平所平衡,这两种极端的法制问题的产生完全将法院的执行难问题摊到了台面,成为双方挤压的面饼而完全无回天之力。     2.3.1由上述可见,和谐执法并非只是意味着法院执行只要体现人性化、搞柔性执法就可以了,笔者认为其中应当包含如下两个方面:     1)要忠实地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职责,严格按照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开展执行工作,杜绝和减少违法现象的出现,维护社会发展与稳定大局。只有在程序正义与透明公开的前提下社会和谐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2)执行应当在合法性的基础上,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出执行工作的人性化,做到晓之以法,明之以理,动之以情,既要以法服人,又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被执行人心服口服。 [5]     2.3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是实践的工作模式     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应当是立足于执行工作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逐一进行,逐个化解,循序渐进的。在实践中实现,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实践。     2009年1月,离春节只到几天的时间了,天宁房地产公司的却急匆匆的到防城港中院立了一个非常少见的双务执行案件。广西天宁房地产公司与海南华港公司签定了一个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在合同签定后天宁地产在交付合同第一期款项后便对原土地上的住户开始实施搬迁,对土地上的建筑物进行拆迁,土地使用权转让手续也正在办理之中,随着金融风暴的来临,很多房地产商资金链开始断裂,华港公司对合同的继续履行出现了怀疑,他们担忧天宁公司能否支付合同的后续款项,于是他们便单方面中止了合同履行,不再协助办理土地使用权过户手续了,此时天宁地产正将所有的资金与押宝在这块土地的楼盘开发上,而此时正是天宁公司需要取得土地的使用权办理好过户手续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关键时期,由于不能及时取得土地的使用权涉及楼盘开发的所有工作被迫停止,银行贷款也无法进行,此时的天宁面临着真正的危机。他们向法院进行诉讼后,法院判决合同继续履行。判断是做出了,而能不能将法院的判决实施完美的履行,则是天宁最忧心的地方。     这是一个典型的在金融危机之下的执行案件,面对金融危机,企业之间自保倾向严重,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不信任,经济的交流与物质交流停滞,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与新情况,作为法院,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积极而稳妥的促进贸易保障合同安全。     一方面,这是一个双务执行案件,案件的执行并非是以单方的给付作为案件执行的内容,而是双方的积极作为才能促成案件的顺利履行;第二,因为双方当事人对彼此的资信已经存在严重的不信任才导致案件的发生,而在执行阶段要将合同完整履行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何增加双方对合同履行的信心,重建彼此的信任,则是解决案件的关键所在。第三,案件有合谐履行的可能,因为作为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华港公司,他们首先也想要卖地,通过卖地可以直接的实现他们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天宁公司需要买地,他们需要开发楼盘,从中获取经济利益,一个愿卖,一个愿买,本身就是合同履行的基础嘛,但是破解合同履行的僵局则是双务执行中最麻烦的事情。     面对双方当事人僵持的局面,我们提出了明确目标、逐一进行的执行工作思路,即由申请执行人拿出资产包,交给法院进行执行担保,由此换取华港公司将土地的使用权过户办理的红线图和规则许可证交出给天宁公司办理土地使用权过户手续;在天宁公司取得土地的使用权后即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支付部分合同价款,换取华港公司清理土地上的住户并完成实际的土地使用权交付,完成对该宗土地上规则许可,完成建设工程报建;最后天宁公司在工程项目报建后取得相应的建设项目工程的银行贷款开始楼盘开发并支付全部合同款项。针对法院拿出的如此细致合理的执行方案双方当事人觉得切实可行,而这种执行案件路线图最终的指向了执行的完美实现,在历时半年之后,案件通过一层层,一步步的切实可行的分解式执行,双方当事人的相互信任重新建立,案件的执行终于大功告成。     构建和谐执行的目标要求我们的执行工作更注重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法院案件的执行工作需要开动脑子想办法,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敢于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分析对策,要敢于做事情,要敢于切入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核心,在实践中实现。要擅长于从双方当事人最核心的利益诉求出发,实现双赢和多赢。而最终的目标的实现是以每一步的每一环节的努力实践分不开的,科学发展观下和谐执行必然是一种合谐执行和合理执行,也是我们法律的价值取向,也是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社会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要求。 [6]     2.4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是衡平的、善良的、具备社会责任良知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     法院的执行难问题的产生根源于社会矛盾的多元化与多重化复杂化,其解决的出路也在于以多元化多重化的方式。一方面要在政策层面将可能出现的利益流转进行政策分析,防止政策对原有的社会关系与社会利益的破坏。另一方面,在司法层面要加强多种处置力量的介入,即要有政府的介入力量,从经济上,从政策上,从行政措施上对出现的历史原因的问题进行综合协调的处理,对确因政策失误造成利益受损的个人和公司进行政策补偿,另一方面也要利用政府部门的经济实务与政策优势利用别的方式给予补偿,从政策层面平衡当事人因为法院判决而导致的利益与权利受损的部分。     法院的衡平方式对法律关系进行判决是基于良心与良知,而在执行阶段法院的衡平方式也是基于良心与社会良知,作为执行工作部门需要一种严重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危机感,一种执着的共产主义理想,要超然于社会利益之上,这也是大局观的体现,法制利益实现的最高境界。 [7]     从某些方面来说,法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如果因为法的实施而导致了社会秩序的破坏,就违背了法的根本目的与追求。所以说,司法之中的大局观也是正确的司法观,唯有符合大局意识的司法行为才是符合法律目的司法行为,具备大局观的司法观才是正确的司法观。     2.5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应当是符合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符合法律的精神与要求,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利,对缓解人民内部矛盾有利的综合性解决模式。     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司法独立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唯有司法独立与行政权、立法权相互制衡才能真正保障法的正确实施。     一,司法独立并不排除司法资源与其他社会手段合并使用;二、司法独立是司法判断的独立,而不是司法作用的独立;三、司法独立是司法制度的独立与司法部门的机关独立,而不是司法机关与社会彻底绝裂。     法院依法作出的判决在实现之前法律的目的与价值目标是没有实现的,而法律的目的与价值目标的实现是社会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即有政治上的需要,也有经济生活上的需要,也有政权稳固的需要。在以法治为基础之上的,以法的价值目标为指引下的多重的社会力量的介入,产生执行联动,使法的目标价值实现真正成为可能。     2.5.1综合实施组织与目标指引     1)综合实施前提是法的价值与目标的指引     法的最终价值是指引人民法院完成执行工作的最重的方向指针,如果司法过程中即便是完全遵守了诉讼法的规定,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完成了执行工作,但是执行的最终价值背离了法的最终价值与法的目的要求,我们说这样的司法是失败的,只能说是程序上的合法,而这种执行的后果与效果是不被人民所接受的。 [8]     2)综合实施的形式是分工协作。分工协作包括在党委政法委的领导下组织公、检、法以及其他综治成员单位共同采取实施的各种执行措施的总和,由于职能的不同,分工协作是执行工作综合实施的最重要一环。     3)综合实施的领导部门是各级党委政法委。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下执行工作措施与方法的创新之路     3.1科学发展观下执行工作的创新既包括执行工作思维方式与思维模式的创新,也包括执行工作措施与执行工作方法的创新,做为人民法院的业务部门不应当拒绝网络信息社会的新事情的进入,敢于在司法工作中用信息化与网络化武器执行工作,敢于启用新的执行工作平台,将执行工作由单一作战的方式变成网络协同工作,将执行工作部门与协助执行部门的信息分散面目存储与分散管理变为集中化存储与信息共享的集约化信息管理,将法院执行工作与信用社会的信用创建直接结合起来,互为因果,互为促进,将法院执行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中去,在社会生活的通盘发展中找到新的执行工作措施与方法。     和谐执法关直接关系到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实现执行工作的人性化运作是和谐司法的重要内容,新一轮的法院改革已拉开帷幕,人性化的审判方式和执行方法必将不断创新和完善。在执行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严格地依法办事,遵守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和谐、为民、务实、高效是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执行工作中工作措施与方法中要用发展、变化、全面的视角看待执行工作的工作措施与新方法的问题,应用信息网络科学技术到执行工作中去,改善执行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执行信息的共享程度,将执行工作透明化,制度化,公式化,让司法执行在阳光下,让腐败无处可逃,从工作形式上、制度上、实体上取得公正公平。

【作者简介】
王盘明,广西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注释】
[1]刘德军,张玉玲.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J]. 东岳论丛, 2006, (03) .
[2]肖光荣.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2)
[3]征汉年,马力. 论权利意识 [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4]吴军营.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J]. 中国司法, 2008,(01)
[5]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J]. 中国司法, 2009,(03) .
[6]洪朱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野中的中国司法体制改革 [J]. 福建法学, 2007,(02) .
[7]江万丰.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组织工作实践 [J]. 党建, 2009, (01) :41
[8]周超举.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应坚持“三个注重” [A]. 中国管理科学文献 [C], 2008

【参考文献】
[1] 刘德军,张玉玲.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东岳论丛, 2006, (03) .
[2] 肖光荣.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2) .
[3] 严书翰. 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J]. 前线, 2007, (03) .
[4] 冯丽芝.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科学执政[J]. 理论前沿, 2007, (12) .
[5] 雷鸣. 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 (02) .
[6] 郭永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
[7] 赵江丽. 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与科学发展观[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2) .
[8]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组.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理论界, 2006, (07) .
[9] 吴焕生,张小奕. 用科学发展观探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 .
[10] 王天林.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宁夏社会科学, 2007, (04) .
[11] 谢春红. 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实践科学发展观[J]. 岭南学刊, 2009, (01) :25-28
[12] 本刊评论员. 增强发展信心 实现科学发展[J]. 新长征, 2009, (01) :1
[13] 张杨. 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 今日科苑, 2009, (02) :18
[14] 李瑞斌, 裴波, 刘佳. 团结 创新 求实 奉献——解放军123医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掠影[J]. 人民军医, 2009, (01) :79-80
[15] 刘宗洪. 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9, (01) :12-15
[16] 江万丰.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组织工作实践[J]. 党建, 2009, (01) :41
[17] 张良皓.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J]. 公民导刊, 2009, (01) :31
[18] 赵杰.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政治解读[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9, (01) :9-10,48
[19] 郑玮. 松原市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J]. 新长征, 2009, (01) :2
[20]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J].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09, (01) :8-9
[21] 征汉年,马力. 论权利意识[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
[22]繁荣法学研究 推进依法治国——《学报》编辑部2009年新春寄语[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
[23] 范莉. 论职务犯罪预防机制的建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4] 吴军营.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J]. 中国司法, 2008,(01) .
[25] 肖义舜. 加强法制宣传 推进依法治国[J]. 中国司法, 2009,(01) .
[26]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J]. 中国司法, 2009,(03) .
[27] 戴昌桥,金毅. 公共权力腐败的根源探析[J]. 当代经济管理, 2008,(11) .
[28] 肖佳灵. 比较国外反腐败体制:理论与实践[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3) .
[29] 洪朱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野中的中国司法体制改革[J]. 福建法学, 2007,(02) .
[30] 王大海,王春卫. 职务犯罪要案多发领域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 法学杂志, 2009,(01) .
[31] 李世林. 坚持科学发展观 焕发夕阳青春的活力[A]. 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 2008
[32] 周超举.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应坚持“三个注重”[A]. 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 2008
[33] 王礼洲. 人学视阈下科学发展实现路径探析[A]. 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 2008
[34] 刘傲洋. 论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时代性与前瞻性——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理论的新突破[A]. 青海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35] 程安每.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机关党的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强有力的保证[A]. 探索创新30年——改革开放与机关党建工作创新论坛论文选编[C], 2008
[36] 肖东坡. 从《乡约》栏目管理谈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A]. 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 2008
[37] 李运全. 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和谐房产新局面[A]. 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 2008
[38] 张世俊. 着力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A]. 青海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39] 张祖华, 王妮. 浅谈学校管理中落实科学发展观[A]. 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 2008
[40] 内容简介[A]. 青海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