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高考诈骗几大骗术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陕西省招办负责人说,每年高考工作尚未结束,就有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入学心切的心理,以各种方式骗钱财、骗吃喝。根据经验,他列举了一些黑中介公司和骗子的骗术特征:
一曰“花钱可以上重点”。高考尚未结束,某公司的业务就开始繁忙起来:向前来登门的落榜生许诺,只要交多少万元,包你上某某大学的热门专业,低于大专线可以上大专,低于本科线可以上本科。如此诱惑,让许多家长忍痛解囊。等孩子入学后才知道,花钱进的是某重点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或网络教育学院,所发文凭与国家统招生有所区别。
二曰“不给钱不录取”。去年河南一家长的孩子报考了天津某高校,录取期间有熟人给他打电话,说他孩子分数偏低,要他拿3万元,不然学校不录取。他只好将钱送过去。孩子上学报到时才发现,凭自己的分数完全可以被正常录取。家长责问那个熟人,熟人说:你这还是少的,别人还交3万多呢。
每年招生期间,都有骗子利用学生家长对政策不了解,向学生家长收取活动费、定向费、信息费等等。考生和家长应该相信,国家的招生政策都是透明和公开的,相关政策可以向有关部门咨询,无需通过私人渠道了解。
三曰“花钱可以点招。所谓点招,是指高校在录取时指名要求录取某一学生,这是近年来教育部明令禁止的。点招的说法来自高校的调节计划:每年高校录取都有这种计划,目的是让更多的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不因填报志愿失误而失学,但各校对因增加调节计划录取的考生有具体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录取程序,绝不是花钱可以买来的。
一般骗子钻这个空子采取的骗术是:先到某高校了解情况,然后装作高校招生人员,在中学、当地招办附近向学生展示录取工作证件、大学的委托信函及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等,并声称手中掌握部分机动计划,需求者可以先交几千元定金,其余部分等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再交。等家长交上定金,招生人员便不知去向。
四曰“花钱可以买定向。“定向招生计划是国家为了解决一些艰苦地区、行业和军工等高层次人才需求,由用人单位和有关高校签订就业协议,经批准列入的当年招生计划。其特点是定向就业,而不是定向招生。招生必须面向全省,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
由于定向就业招生可以在该校调档线下20分以内、所在批次录取分数线上录取,一些不法分子和中介机构就钻这个空子,借机向考生收取所谓定向费,有的高达数万元。教育部今年特别强调,签订定向就业协议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要严格执行国家定向招生政策,不准额外向考生收费,毕业后必须为考生安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