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骗局为何长骗不倒?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深圳等地一些公司以提供大额出口订单、承诺巨额融资资金等为诱饵,诈骗内地企业,并长骗不倒。遭遇诈骗的企业在倾家荡产寻求维权无果的情况下,或雇请黑社会解决问题,或进行角色转换,成为诈骗集团的一员。冷锋调查骗子公司已有两年,姚富荣是被骗和骗人的双重角色,二人揭出了诈骗公司的骗人伎俩:出口、融资骗局是如何步步得逞的……
疯狂进行诈骗
深圳等地一些公司以外商订单、融资等为诱饵,诈骗内地企业和政府部门
“目前,深圳等地有一些诈骗公司以出口订单、融资等为诱饵,疯狂诈骗内地企业和政府部门。请《大河报》给以关注。”自6月初起,受骗人冷锋开始向本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料,披露目前深圳等地大量出现的诈骗公司的行骗手法。
冷锋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调查隐藏在深圳等地的诈骗公司呢?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几年前,冷锋曾是信阳某企业的业务主管。曾于2002年年初、2003年2月两次因出口加工业务被骗走公证费、资料费、律师见证费等数万元。
2003年6月,冷锋在《中国经营报》上看到一条招商信息:香港沛镒国际有限公司希望与内地企业合作进行出口加工业务。于是,冷锋到深圳与该公司签订了一份2900多万元的服装加工订单。然而,在交了10万元的前期费用后,该公司突然人去楼空。冷锋所在企业因此破产了。
冷锋决定留在深圳彻底调查诈骗公司。他在香港沛镒国际有限公司门上留下字条,凡找此单位者与他联系。
很快,一个个受骗企业向他“报到”。许多受骗者和冷锋一样,被骗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当的。在此后的调查中冷锋发现,驻扎在深圳的诈骗公司并非一两家,而是大面积、网络化、职业化分布在深圳的许多写字楼。冷锋调查一起,就向工商、公安机关报案一起。同时,冷锋还向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周刊》等媒体报料。央视《新闻调查》进行了《深圳外贸骗局揭秘》(2004年5月24日)、《南京“大海”加盟连锁隐藏着难以识破的陷阱》(2005年1月31日)、《追踪姚若松的投资神话》(2005年7月6日)等报道,以冷锋调查的事实为主线对诈骗公司进行了曝光。由于栏目时间所限,诈骗公司的行骗行径未能充分披露,冷锋遂又向本报报料,以期给内地企业以警示。
企业跌入陷阱
承诺巨额融资资金隰诱内地企业交纳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费用隰拨款日期无止境顺延隰诈骗公司蒸发
跌入投资骗局的还有杭州派克兰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富荣。姚富荣与冷锋相识在深圳某文印店。当时,冷锋看到姚正在打印一份融资合同。冷锋说,这可能是一个骗局,不要上当,并给他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但并未引起姚富荣的警惕,后来姚富荣被骗后找到了冷锋。
前天,冷锋向记者讲述了姚富荣被骗的经过。冷锋告诉记者,据姚富荣讲,姚富荣的公司缺后续资金。2003年7月28日,他认识了香港若松集团董事长姚若松,姚若松答应可以为姚富荣的公司投资1.2亿元人民币,条件是先交10万元人民币的前期运作费,姚富荣很快兑现。
当姚富荣向姚若松提出拨款时,问题出来了。姚若松说,双方签的是意向协议,这么大的投资要考察后做出考察报告,签订正式协议后才能拨款,姚富荣也认为这是合理的要求。
姚若松作出“慎重”的考察安排:由自己指定的人去姚富荣的公司考察,考察报告通过后即办理正式投资合同,9月15日款到位。同时提出考察人很辛苦,要姚富荣给他们“准备点费用”,姚富荣照此办理。
然而这些程序过后,资金仍没有如期到位。姚若松称,要拿到钱,还要按国际惯例交纳保险费、律师公正费,包括打通关节的费用共120万元人民币。有了这笔运作费,钱很快会划过来,拨款日期就定在10月10日。姚富荣怀着对1.2亿元投资的憧憬四处借钱给了姚若松这笔费用。
但到了约定的拨款日期资金仍未到位。姚若松总能找到逻辑性很强的解释:在美国各方面运作良好,但到银行划拨资金时发现了两个姚若松,现在马上要到四川老家调档案,由政府出文件后,再到国务院办赴美的有关解冻资产文件。这样一来,时间还得拖拖。
姚富荣对这种无止境的“程序顺延”无可奈何。“引资后遗症”的直接后果是他借的上百万元面临还本付息的危机。
2004年12月25日,姚若松来个金蝉脱壳——回四川老家看病。姚富荣这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中。
今年6月中旬,冷锋发现姚若松出现在四川。经冷锋报案,姚若松被当地公安机关抓住了。令人遗憾的是,深圳公安迟迟不到四川接姚若松,而姚若松在四川的诈骗金额尚不足以进入起诉程序,姚若松最终被放了。
看到骗子在深圳大肆行骗可以平安无事,为捞回本钱,姚富荣也花7000元钱在深圳注册了一家公司,他说:“钱要不回来,报案也没有用,杭州回不去了,我就在深圳干姚若松一样的事情,骗!”而姚富荣身边的数位“工作人员”,大多数是这种“出身”——从受骗到骗人。